小昭,你的名字叫絕望。
邱淑貞版小昭
張無忌放棄了江山,同時也辜負了紅顔,這在金庸的作品中無疑也是一個讓人絕望的結論。
小昭回歸波斯的表面原因,那是金庸給出的三個理由《倚天屠龍記》在射雕三部曲中言情氣質相對更重一些,感情糾葛的處理更纏綿悱恻。無論是主人公張無忌在諸多女子中舉棋不定拖泥帶水,還是悲劇色彩更重的楊逍和紀曉芙之間的孽緣,都令人感歎情之一物給世人帶來的詛咒和消磨。
整部書中,張無忌始終在感情上糾結,這毫無疑問給他自己和那些女子的命運帶來了讓人唏噓的變化,也給他自己和那些女子的生命形成了難以治愈的傷害。
被張無忌這種對待感情遊移不定、殺伐不果斷的性格和态度傷害過的女子,都會赢得讀者的一掬熱淚和滿腹同情,其中周芷若和小昭尤其讓人心中意不平。
人生中改變命運的抉擇最難确定,小昭決意回歸波斯,永不回中原見張無忌,就是她一生中改變命運的抉擇,在做出這個抉擇的關鍵時刻,我們相信她所承受的痛楚和重荷非常人所能想見。
小昭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抉擇?始終是讀者們極為關心的一個話題,對此各種猜測紛纭而起,各種推斷層出不窮,各種聲音不絕于耳。
擺在明面上的理由,是金庸先生在書中所欽定的:第一,小昭本就是波斯聖女的女兒,按照血統理論,她自身無疑也是聖女;第二,小昭的母親紫衫龍王違反教規,與千葉先生私定終身,已經犯了死罪,要想保住性命,同樣具有聖女身份的小昭必須回歸波斯,以自己的感情和自由為母親所犯的罪孽贖罪;第三,小昭回歸波斯,身為聖女,能夠恢複和維護波斯明教總壇與中土明教的曆史正常關系,消弭矛盾,化解紛争,有益于中土明教站穩腳跟,制衡天下。
小昭離開的三個理由,其實非常勉強
這三條理由看來已經夠多,但是我們發現這三條理由并非無懈可擊,并非不可破解。
關于第一條理由,具有聖女身份未必就要回歸波斯擔任聖女,這隻是一個具有資格認同性質的非強制性條件,不理會這個條件的大有人在,小昭的母親事實上就打破了這個身份束縛,形成了可資借鑒的先例。
陳玉蓮版小昭
關于第二條理由,以小昭母親的生死為要挾,其實是個無奈之舉,也是個不智之舉,按照書中所寫,張無忌已經有了通天徹地的本事,有了天下第一的功夫,要保證小昭母女的絕對安全,隻是一個時間的問題,絕對不是無能為力和難以為繼的困局。沒有張無忌那樣舉世無雙的武功,紫衫龍王還能夠避開波斯明教的追殺,在江湖上興風作雨,做出了很多唯恐天下人不知道的事情。這就足以證明這條理由雖然關鍵,卻絕非充分,也不必然。
關于第三條理由,在金庸先生看來這具有非凡和巨大的意義,但是在心無大志卻擁有絕世無雙武功的張無忌看來,無異于畫蛇添足,非但打動不了他,就連讀者也打動不了。這條理由有深廣的意義,卻無任何實際價值,作為朱元璋那樣的戰略家可以考慮,作為毫無權謀之心的張無忌甚至會對此不以為然。如果他考慮這些,為何選擇了非我族類的趙敏,卻放棄了天作之合的周芷若?這條理由無疑在金庸的這部書中因為自相矛盾,而難以說得通,更難以服衆。
金庸給出的三條理由具有基礎性、關鍵性和附加性,但是他恰恰忽略了任何人在做影響命運的抉擇時,至為重要的是要有決定性的理由。
小昭做出的抉擇是回歸波斯,永不回中原見張無忌。我們應該認識到,答案就在這個抉擇之中小昭的這個抉擇很難做,因為極度催生的悲怆正在壓榨着她,因為無以複加的幽怨正在困擾着她。沒有決定性的理由,她不會做;沒有決定性的理由,她也不能做。
在做這個改變命運的抉擇之前,她也許正在期待張無忌給她一個留下來的理由,但是張無忌沒有給她這樣的理由。張無忌不僅沒有給她一個留下來的理由,而且她在思考自己将要做出的抉擇時,前塵往事聯翩而至,一幕幕剪影彙成了聲聲癡怨的歎息,愛恨情愁才下眉頭又上心頭,那個決定性的理由無可争議地在這個時候堅定下來,煙水般升騰,烈火般炙烤,磐石般堅硬。
邵美琪版小昭
回歸波斯,永不回中原,都不是關鍵。關鍵是以這兩點為前提推導和引申出來的最終結論:永不再見張無忌。
這個結論中埋藏着她做出這個抉擇的決定性理由,我們可以斷定,那一定是她已經對張無忌徹徹底底絕望了,正是因為絕望,她選擇了離開,而且是永遠離開;她選擇了不見,而且是永遠不見。
小昭的絕望不是憑空而來的,張無忌的所作所為的确給了她徹徹底底絕望的支持和成全,由此我們可以認定是張無忌成就了小昭令人意不平和氣難消的絕望。
張無忌的花心,是小昭絕望的第一個心病。射雕三部曲中,張無忌是個多愁善感自命風流的存在,天然具有情聖的易感體質。郭靖對待愛情極為專一,異常堅定,眼中心中隻有一個蓉妹妹。楊過雖然清狂灑脫,不拘俗禮,放任不羁,有着一見楊過誤一生的宿命般的魔咒在身,對待愛情卻仍舊是情深一往,生死以之,不離不棄,一切都圍繞着小龍女,一切都為了小龍女。與郭靖和楊過相比,張無忌在愛情上左右逢源,來者不拒,卻做得相對拙劣。與周芷若藕斷絲連,和趙敏愛恨相牽,對殷離難以釋懷。
邵美琪
張無忌的遊移,是小昭絕望的第二個心病。殺伐不果斷,是讀者對張無忌人設的最大诟病,不僅在江湖争霸上瞻前顧後,而且在感情抉擇上左顧右盼,毫無定見,也全無決斷。本來已經決定和周芷若成婚,趙敏驟然出現,他又随趙敏而去,雖然金庸給了他為了尋找義父謝遜的堂皇理由,但是處理問題的手法委實讓人不理解,如此智商和情商突破了讀者的認知底線。
明知徹底黑化的周芷若就是奪取屠龍刀和倚天劍的黑手,并且涉嫌傷害了義父謝遜,他還沉陷在往日的情愫中難以自拔,無力救贖,不思決斷,與周芷若舊情不斷,眉目相交。
張無忌的輕視,是小昭的第三個心病。小昭的心思宛如明月,小昭的心機渾似滄海,對張無忌的認知和把握,絕對要在其他女子之上,精明睿智如趙敏在小昭面前也要退避三舍。小昭與張無忌的認識,偶然中帶着必然,張無忌誤入光明頂重地,是偶然;在明教紛亂之時,以侍女身份隐藏真實身份的小昭也出現在重地,就是必然。由此可見小昭的心智之深。
田麗版小昭
張無忌對小昭的态度,按照他自己所說是憐惜,這種以憐惜為主的感情事實上是不平等的,其中的輕視之意昭然若揭。況且因為楊逍提及了小昭的神秘之處,張無忌的輕視之中又生出了猜疑。
我們必須認識到,輕視和猜疑是對感情的最大挑戰和最終傷害。沒有人會選擇生活在充滿不平等的感情裡,沒有人能夠忍受感情中的輕視和猜疑。
現實世界的女子不會,武俠小說裡的小昭當然也不會。
張無忌沒有給小昭最後留下來的理由,這是讓小昭徹底絕望的終極壓力。張無忌并非不想小昭留下了,因為這是他的天性和多情決定的,但是他沒有認真去對待,沒有用心去挽留。
他留下小昭的理由其實就是一句話,那就是,你是我的女人,你不能走。
當然這個理由,猶疑不決拖泥帶水的張無忌是無力給予的。因為這既是一個承諾,又是一個束縛。攜手百年的承諾,此情不變的束縛。
與小昭攜手百年,自命風流的張無忌做不到;對小昭此情不渝,多情多愁的張無忌更做不到。
小昭,你的名字叫絕望。我們怎能不為此灑下一掬傷心傷情的熱淚,然後對她說,一路走好,徹底忘了張無忌,此生永遠不見張無忌。
梁朝偉版倚天屠龍記中的周芷若,趙敏和小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