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湖北什麼時候調整2級響應

湖北什麼時候調整2級響應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07:26:54

湖北什麼時候調整2級響應?今天(5月1日),湖北省召開疫情防控例行新聞發布會湖北省副省長楊雲彥在會上介紹,根據有關規定,經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研究,按程序報批後,決定自5月2日零時起,将湖北省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響應級别由一級調整為二級,并相應調整完善有關防控措施,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湖北什麼時候調整2級響應?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湖北什麼時候調整2級響應(湖北一級響應調至二級)1

湖北什麼時候調整2級響應

今天(5月1日),湖北省召開疫情防控例行新聞發布會。湖北省副省長楊雲彥在會上介紹,根據有關規定,經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研究,按程序報批後,決定自5月2日零時起,将湖北省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響應級别由一級調整為二級,并相應調整完善有關防控措施。

■ 為何要下調響應級别?

近期,湖北省指揮部組織專家和有關部門,對湖北省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全省疫情形勢和防控能力進行評估分析後認為:

一是省内疫情傳播已得到基本阻斷。疫情發生以來,通過關閉離鄂離漢通道,牢牢抓住救治、阻隔兩大關鍵環節,實行醫療救治、篩查甄别、小區封閉管理、公共區域管控等系列嚴格措施,省内本地傳播基本阻斷。4月4日起,我省連續28天無新增确診病例;4月18日起,全省所有市(縣、區)均降為低風險;4月24日,武漢市重症病例清零;4月26日,武漢市住院病例清零。前期應急性超常規的管控措施,有效降低了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同時,3月31日起,已連續32天無境外輸入确診病例;4月1日起,已連續 31天無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

二是防控能力顯著提升。目前,全省疫情應急監測和指揮體系運行高效有力,定點醫院和應急床位處于備勤狀态,實驗室檢測、疫情調查處置和應急物資儲備能及時滿足疫情應急需要,能有效應對可能出現的疫情擴散和反彈風險。

三是常态化防控工作機制基本形成。重點場所、重點單位和重點人群防控責任明确,各項措施落實,公衆防病意識和自我防控能力明顯增強。

經綜合研判、慎重研究,湖北省已具備将全省應急響應級别由一級調整為二級的條件。

■ 下調響應級别後,防控策略有何不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應急響應級别調整為二級後,由省級人民政府領導和指揮本行政區域内的應急處置工作。

對于湖北來說,防控力度不減、防控手段優化、防控措施系統,将夯實聯防聯控基礎,築牢群防群控防線,加強防控與救治能力提升,做好重點人群管理。繼續堅持“内防反彈、外防輸出、嚴防輸入”策略,抓緊抓實抓細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強重點單位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精準防控。

■ 防控工作将如何做?

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堅持黨委政府領導。繼續堅持黨政主要負責人直接指揮疫情防控的工作機制,“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

二是繼續做好社區防控工作。繼續實施小區精準防控管理措施,引導居民非必要不出門、非預約不出遊,指導社區居民做好個人衛生及自我防護,做到不聚集、不紮堆。提醒做好個人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胸悶等症狀時,要及時就醫治療。

三是深入推進複工複産複市複學常态化精準管理。嚴格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等四方責任,堵住薄弱環節,堵住反彈漏洞。在全面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加緊做好分類分時複學複課等各項準備。

四是加強重點人群管理。做實做細流調,做到常态化精準防控與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繼續加強無症狀感染者篩查防控,進一步擴大檢測能力,對武漢市“五類人員”和離漢人員中的重點人群、武漢市外的“兩類人員”應檢盡檢。其他人員願檢盡檢。對所有入境來鄂人員嚴格落實“四個一律”管控措施。

五是強化公共場所管控。繼續暫停密閉式娛樂休閑場所營業;商場、超市、書店、集貿市場等公共場所在入口處設立警示提示,提醒購物者做好個人防護,注明人員進出要求和人流控制标準。各類公共場所對經常接觸的公共用品和設施做好清潔消毒,保持通風換氣,促進室内空氣流通,空調通風系統需關閉回風系統。督促服務人員、遊客或顧客佩戴口罩,落實體溫篩檢措施,對于拒絕佩戴口罩、檢測體溫的勸阻進入,對出現發熱、幹咳等可疑症狀的及時報告場所所在社區,并采取臨時隔離措施。

六是嚴格酒店、餐飲行業防控。酒店、飯店、餐廳等餐飲場所按照各地現有防控規定,落實堂食防控措施,控制就餐人數,推薦實行送餐及分餐等方式。對開放堂食的場所,加大餐廳内餐桌間距。嚴格落實餐飲場所進出體溫檢測、健康碼查驗等措施,每日按規定頻次消毒、經常性通風。對住宿場所入住旅客逐一如實登記,對所有住宿人員和來訪人員進行測溫查碼,禁止住宿場所開放市内封閉式健身房、遊泳館、洗浴、茶室、棋牌室等娛樂場所。

七是強化院内感染防控。繼續采取錯峰、限制人流等措施,推廣分時段預約診療和“互聯網 醫療健康”。嚴格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工作流程,強化發熱門診閉環管理,及時排查風險并采取措施,嚴格探視和陪護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八是加強宣傳引導。以更大力度加強防護知識的宣傳普及,引導公衆提高健康素養,讓“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成為城鄉居民的良好衛生習慣。

總之,調整應急響應級别并不意味着降低對疫情的警惕性,反而更加考驗我們的耐心和治理水平,需要我們做好較長時間常态化防控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慎終如始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因時因勢完善各項防控措施,決不讓來之不易的向好形勢發生逆轉,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 一級響應調至二級,武漢小區還要封控管理嗎?

武漢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成果來之不易。必須清醒地看到,城市重啟後,人員流動聚集風險明顯增加,居民防範意識有所松懈,社區防控力量也有所調整,加上還存在一定數量的無症狀感染者和康複出院後複陽患者,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加大,保持防控成果的任務仍然繁重、防止疫情反彈的複雜性增加,因此,常态化防控這根弦必須時刻繃緊。為此,武漢市将有針對性地健全完善疫情防控長效機制,持續做好小區封控管理工作:

一是充實防控力量。根據小區實際,動員組織小區居民、物業人員、安保隊員和轄區志願者,落實常态化防控力量;發揮網格員、居民小組長、樓棟長作用,深化群衆自治;組織街道社區工作力量,加強巡查督導。

二是優化管控措施。繼續加強出入口管理崗位責任制,對進出小區人員嚴格落實身份必問、信息必錄、體溫必測、口罩必戴要求。根據實際需要合理調整小區出入口,結合本地實際探索制發小區出入證、提前掃碼等舉措,提高通行效率。鼓勵使用“武漢微鄰裡”、電子測溫儀等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手段。

三是強化宣傳引導。“武漢微鄰裡”、居民微信群、宣傳欄、小喇叭等線上線下相結合,及時公布疫情信息,加強防護知識培訓。加強小區巡邏守護,及時規勸不戴口罩和聚集紮堆行為。深入開展無疫情小區創建,增強小區居民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

四是深化基礎工作。持續開展重點人群的疫情排查,突出做好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複陽”人員、境外來漢(返漢)人員以及密切接觸傳染源後返家人員等特殊崗位人員的跟蹤排查,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深化愛國衛生運動,對電梯、樓道和公共區域等重點場所和設施設備進行通風和預防性消毒,加強小區垃圾清理,引導群衆樹立健康衛生理念,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加強對孤寡老人、殘疾人士、困難兒童等特殊群體的幫扶工作,堅持每日以上門、電話聯系等方式走訪探視,及時提供必要幫助,确保無遺漏。

五是壓實防控責任。牢固樹立“外防輸入、内防反彈、嚴防輸出”意識,警惕不降低、要求不降低。建立常态化社區防控長效機制,區、街道(鄉鎮)、社區 (村)三級聯動。強化街道(鄉鎮)屬地管理,突出社區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控,引導居民群衆自我服務、自我管理。健全完善巡查督導,對失職失責行為嚴肅追責問責。

了解更多:

什麼是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響應?

根據《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衆身心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社會安全等事件引起的嚴重影響公衆身心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範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可劃分為特别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四級。

根據《突發事件應對法》《傳染病防治法》《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各地制定了本地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 應急響應是怎麼分級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将突發事件分為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四類。以上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範圍等因素,一般分為四級:一級(特别重大)、二級(重大)、三級(較大)、四級(一般)。

■ 不同級别應急響應對應哪級決策主體?

根據各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不同級别應急響應,對應不同的決策主體。一至四級應急響應,分别對應國家、省、地市、區縣4個級别的決策主體。

一級響應由國務院組織實施,各省級人民政府在國務院統一領導和指揮下組織協調省内應急處置工作;

調整為二級響應,由省級人民政府領導和指揮本行政區域内的應急處置工作;

調整為三級響應,由市級人民政府領導和指揮本行政區域内的應急處置工作;

調整為四級響應,由縣級人民政府領導和指揮本行政區域内的應急處置工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