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轉載于公衆号“力學酒吧”,本公衆号先前已經推送“計算應力應變曲線腳本idealdeform.sh使用指南”。
應力、應變是固體力學中的一對重要概念,它們在力學中的地位就像一部小說中的男女主人公,固體力學整部劇目就以它們的經曆為線索展開各種各樣的情節。
在《材料力學》中,應力和應變分别定義為:單位面積上的内力和單位長度的改變量(應變僅以線應變為例),以衡量構件所能承受的内力及其發生變形的能力,用公式表示分别為
有的同學看到應力這樣定義後,經常會産生一個疑問:應力和壓強是不是一回事?首先說應力和壓強的單位是相同的,都是牛頓/平方米(N/m2);但它們所反映的力學概念卻是不一樣的,壓強是外力在某物體表面的平均分布,應力是内力在物體假想截面上的平均分布。
例如大氣壓強指大氣層的自身重力作用于物體表面的壓力,大氣相對于物體就是外界,所以大氣壓力是外力;而應力,是先在物體内部假想了一個截面将物體截開為兩個部分,應力是這兩個部分在假想截面上的相互作用力的平均分布,由于這兩個部分同屬于同一個物體,所以是内力。其次,壓強總是垂直于物體表面的,而應力則不一定垂直于截面,将截面上兩部分之間的應力沿垂直于截面和平行于截面分解,垂直于截面的分量被稱為正應力,而平行于截面的被稱為切應力。
應力、應變在表征材料強度和變形能力中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假設有A和B兩種材料,用材料A做成直徑20mm的圓棒試樣,材料B做成直徑為10mm的圓棒試樣,材料A在50kN的拉力下被拉斷,材料B在45kN 拉力下被拉斷,但我們并不能說材料A的承載能力就比材料B的承載能力高,但是求其最大應力可得
可見,材料B比材料A有更高的承載能力(3倍還多),隻是因為試樣B截面積較小才在較小的拉力下斷裂,因此用“單位面積上的内力”就消除了試樣截面尺寸的影響,得到材料的本身屬性。
變形方面也是這樣,還是材料A和B,假設其截面相同(直徑10mm),但試樣長度不同,材料A長為200mm,材料B長為250mm,假設在45kN下兩種材料的伸長量都是0.2mm,同樣我們也不能就說材料B具有和材料A相同的變形。按照應變的定義,有
在相同的伸長量下,隻是由于材料A試樣短才與材料B具有了相同的變形量,實際上材料A的變形要大一些。結合前一問,在此條件下材料B已經發生斷裂,因此材料A的變形能力要高于材料B。可見,應變通過“單位長度的變形量”消除了比較材料變形能力時的試樣長度影響。
萬能試驗機(來源于網絡)
材料強度和變形的測定一般用萬能試驗機來測定(如上圖),将标準試樣安裝在上下兩個夾具之間,通過力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測出在拉伸試件過程中力的變化和試樣長度的伸長量,并将其畫在“力-伸長量”的坐标系内,将其分别除以截面面積和試件長度可得到“應力-應變曲線”。下圖所示為低碳鋼拉伸曲線,由于它具有彈性變形、屈服流動、強化、頸縮四個典型的材料變形特征,因此常被用來說明材料的變形過程。
低碳鋼拉伸曲線(來源于網絡)
需要強調的是,按照前面應力、應變的定義,将拉力除以試樣面積,将伸長量除以試樣長度,所得到的應力、應變,實際上有很大的問題,主要集中在頸縮階段。這個階段,試樣面積急劇減小,但是應力求解還是利用拉力除以原始截面面積,這就産生了錯誤!同樣,試樣在拉伸過程中,長度不斷增加,但求解應變還是用伸長量除以原始長度,這也是不對的。因此,這樣求出來的應力應變并不是真實的應力、應變,隻能算是名義上的應力、應變,因此稱之為名義應力和名義應變,大概是工程使用上比較方便,也稱為工程應力和工程應變。
令人遺憾的是,真應力、真應變在《材料力學》中并不做介紹,這部分知識多在《材料的力學性能》中講解,而《材料的力學性能》大多是機械和材料專業所學的專業課程,力學專業并不開設《材料的力學性能》(主要是我校情況,其他學校沒有調研),力學專業以研究“應力、應變”著稱,竟然不學真應力和真應變?
1)解決了物體内應力不均勻的表述問題,微元體相當于“點”,這裡的應力、應變隻定義在某點處,而不是平均應力;
2)消除了結構的具體形狀的影響,如材料力學研究細長結構,而微元體可以組成一切形狀的結構,也就是說彈性力學可以解決一切形狀的問題;
3)消除了不同材料之間的差異,不同材料在彈性力學中隻有參數的不同,而無本質上的不同,彈性力學可以在彈性範圍内解決所有材料的變形問題。
彈性力學中得到應力、應變更加純正,理論上更加完美!
不過,如果要在工程中測量真應力、真應變,《材料力學》和《彈性力學》都沒有提供方法,隻能使用《材料的力學性能》所提供的(2)、(3)公式進行測試。一門學科能在社會生産、實踐中得到實用,将會得到更為廣泛的認可,這就是這門學科結出的果實。
真應力、真應變的概念讓人産生這樣一種印象:力學傳承了應力、應變的概念,提供了應力、應變的分析和計算方法,卻不能為工程提供簡便、可行的測定真應力、真應變方法,這或許是工程界很多人對力學學科和力學專業感到陌生的原因之一。這就好比力學隻專注于享受“漁”的過程,而對“魚”本身卻無動于衷。
力學要積極的與工程接軌,服務于工程,讓力學結出工程應用的果實。
參考文獻:
劉鴻文《材料力學》
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工程力學》
徐芝綸《彈性力學》
王磊《材料的力學性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