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最怕小視,關節病型銀屑病就經常被人忽略,這是一種銀屑病有關的炎症性關節病變,它起病隐匿、進行性發展,可累及外周關節和骨柱。及時合理的治療可以延緩病情惡化、減少畸殘,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發病機制1.與易感人群免疫激活導緻角質形成細胞過度增殖有關。
2、T細胞在發病中的起重要作用。涉及多種細胞因子,包括1L-12、1L-22、1L-23、TNF-α、INF-γ和1L-17家族。
病未至≠不需治
1、關節病型銀屑病的發病率高,但确診率低。有時患者會以為是關節問題,而到風濕免疫科、骨科就診或疼痛科就診,延誤治療。
2、關節病型銀屑病的發生獨立于銀屑病的嚴重程度,輕度銀屑病不代表患關節病型損害輕。
3、關節症狀常晚于皮膚症狀出現,這導緻患者容易忽視病情、延誤治療。
如何預防和治療?
關鍵是早發現、早診斷
1、簡單概括為4個症狀:
(1)關節疼痛;
(2)關節僵硬:早上醒來後或靜止30分鐘後出現;
(3)手指腫脹可伴指(趾)炎;
(4)脊柱受累:與僵硬相關的背部疼痛,随活動而改善。
2、兼具銀屑病皮損和類風濕關節炎症狀,關節症狀往往與皮損同時加重或減輕,但類風濕因子檢查為陰性。
3、關節損害以手、腕和足等小關節多見,尤以指(趾)末端受累更常見。受累關節紅腫熱痛,長期關節強直導緻活動受限,最終導緻關節緻畸緻殘、脊柱強直。
2、治療的根本目的是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1)在皮損治療的基礎上,緩解關節腫痛、保護功能和防止畸形發生是治療的關鍵。
(2)局部外用藥是治療皮損的基礎。
(3)生物制劑(如司庫奇尤單抗、烏司奴單抗、阿達木單抗、依那西普等):指南一線推薦使用,快速有效緩解關節症狀的同時兼顧較高的安全性,相對傳統治療更加省時方便,但費用相對較高。
(4)傳統用藥:
①非甾體抗炎藥:具有有抗炎、止痛和消腫的作用;但隻能緩解症狀,不能阻止關節病變的進展, 部分患者胃腸道反應明顯。
②抗風濕藥物(如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等):該類藥物起效較慢,但盡早使用可以延緩病情進展。
(5)聯合治療:生物制劑聯合傳統治療、紫外線治療,既能增加起效速度和皮損清除程度,又能延長緩解期、提高用藥安全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