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大多數人都知道蘇東坡的這首《水龍吟》,雖然是次韻章質夫所做,但是卻比原作更加渾然天成。讀這首詞時,常常會有疑惑,為什麼楊花落入水中,在蘇東坡形容起來就變成一池萍碎了呢?
楊花,在古詩詞意象中,擁有着最為矛盾的内涵,因而也很耐人尋味。
大多數文學作品裡,楊柳楊柳,其實是柳。楊花楊花,其實不是花。何解?
從植物學上來講,楊和柳,區别甚大。單看葉子,楊樹葉子是短圓形的,但是柳葉細長狹窄。“楊樹”,既可以指弱小的蒲柳,又可以指“白楊”、“青楊”等,“柳樹”則專指柳屬植物。
《周禮》雲:谷雨一日,萍始生。這裡的萍,即浮萍。其實,浮萍早在清明就已萌生,待到谷雨,池塘已被浮萍鋪滿。
傳說,柳絮飛入水裡,即變浮萍。一開始,這大抵是古人的浪漫想象,結果越傳越廣,越傳越深,竟然弄假成真。“楊花入水,化為浮萍”,文人紛紛“用典”。以至到了清代,李漁仍然信誓旦旦、煞有其事的說:楊入水為萍,為花中第一怪事。
所以,古時有人形容輕薄的女子為“水性楊花”,意思就是說楊花落入水中化為浮萍,漂泊無根。
當然,浮萍也有非常積極的意象,當年,王冕隐居會稽九裡山,種梅千枝,築茅廬三間,以賣畫為生,制小舟名之曰“浮萍軒”,放于鑒湖之阿,聽其所止。又廣栽梅竹,彈琴賦詩,飲酒長嘯。何等潇灑風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