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龍魚和海豚的區别?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地球科學學院韓鳳祿副教授率領的團隊宣布發現一具約2.5億年前、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的早三疊世魚龍化石該魚龍長達3米、外形憨萌,可能具有更強的遊泳能力,作為一個新屬種,被命名為“粗壯百色魚龍”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已在國際生物學期刊《同行評議科學雜志》(PeerJ)在線發表,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史前龍魚和海豚的區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地球科學學院韓鳳祿副教授率領的團隊宣布發現一具約2.5億年前、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的早三疊世魚龍化石。該魚龍長達3米、外形憨萌,可能具有更強的遊泳能力,作為一個新屬種,被命名為“粗壯百色魚龍”。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已在國際生物學期刊《同行評議科學雜志》(PeerJ)在線發表。
聯合研究團隊對化石進行了曆時3個月的修複。該化石主要包含了軀幹的前半部分,由于未保存頭骨和大部分肢骨等關鍵部位的特征,給鑒定帶來了一定困難。
研究人員經過對比研究和統計分析,最終識别出了一些關鍵特征。“這件标本雖然保存不完整,但具有魚龍類所獨有的一些特征,不同于鳍龍類等其他海生爬行動物。”韓鳳祿說。
據悉,魚龍是繁盛于三疊紀和侏羅紀的海生爬行動物,最早出現在約2.5億年前,在9000萬年前滅絕,大約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魚龍的起源和早期演化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謎。目前發現的魚龍最早出現在早三疊世,在日本、加拿大、北歐和中國湖北、安徽等地有過正式報道,多為長度不超過1.5米的小型個體,其化石材料和分布範圍都較為有限。
此次發現的标本體型較大,據估測全長可達3米,遠大于此前國内發現的早三疊世魚龍。複原後的外表與現代的海豚相近。“相比其他早期魚龍類,百色魚龍有着更長、更強壯的前肢骨,暗示了百色魚龍可能具有更強的遊泳能力,可能在當時的海洋中扮演了一種高級掠食者的角色。”韓鳳祿說。(記者李偉)
來源: 科技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