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叫"嬴政",但他的兩個兒子卻一個叫扶蘇,一個叫胡亥,這似乎不太符合常理。因為按照中國的姓氏文化,應該子随父姓,包括現代人的名字,通常分為姓和名,也可以合起來成為姓名,可能大家會認為"姓"和"姓氏"是一回事,但這隻是在現代看來,古代人的姓氏其實是分開的,"姓"是"姓","氏"是"氏",這樣聽着是不是很拗口呢?這到底是這麼回事呢?
其實,大家稱秦始皇為"嬴政",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稱謂。因為在古代,人們彼此的稱謂根本沒有那麼簡單。在古代,一個人的稱謂大緻包括姓、氏、名、字、号等等。而在我們現代社會,我們已将姓與氏組合成了一個新的詞,那就是"姓氏",而姓氏的大概意思就是就是指我們的姓,同理,也将名與字組合成了一個詞,那就是我們的名字,在當今就指的是人名。那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原因就是,在當今,氏與字已經沒有人去講究這些,那至于号,基本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外号了。
不僅如此,在相關史料中還記載着,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就連男女之間也有所差距,而且根據"氏"可以區分貴賤高低,賤者隻有名而無氏。姓則是自商周之前的母系氏族就有了,還形成了上古八大姓,姬、姜、姚、嬴、姒、妘、妫、姞,比如周朝開國君王周武王姬發,秦朝秦始皇嬴政,但這時的他們已經離本族"十萬八千裡"了,原本的八大族分散成了無數的小家族在天下各地傳承家族,但同姓家族之間也需要區分,所以才有了專屬于某個家族的"氏"。
先秦時期的姓氏制度。先秦時期的人名稱謂種類繁多,具有一套成體系的稱謂系統,遠比今天"姓 名"的模式要更為複雜,這也是我們無法用現在的思維去理解先秦時期各種人名的原因。例如孔子,他老人家既不姓孔,也不名子。實際上,孔子是宋國人,殷商後裔,"孔"是孔子的氏,"子"是他的姓,"丘"才是的名,而"仲尼"則是字。
所以,按照的後世的習慣,我們應該稱呼孔子為"子丘"或者"子仲尼"。但同時儒家大牛的孟子,既不姓"孟",更不姓"子",這裡的"子"變成了古人的一個尊稱(參考韓非子、莊子、老子),孟子實際上姓"姬",是名副其實王室後裔。
我們經常會聽到"公子扶蘇"類似的"公子某",這是因為先秦時期諸侯的兒子被稱為公子,他們沒有氏,再往下傳是公孫某,他們可以以卿和大夫的身份擔任司徒、司空等重要官職,當然這也能夠成為他們的氏,若是能夠繼承王位,那麼他們就可以以國名為氏,比如齊桓公之前被稱為"公子小白",魯莊公被稱為"公子同",總之氏可以有多種方式獲得。
所以,秦始皇是姓嬴,趙氏,這樣算下去,他的兒子也必須是嬴姓,趙氏,而大家稱呼他的兒子為扶蘇與胡亥,那隻是因為沒有稱呼他們的氏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