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唐風宋韻古風詩

唐風宋韻古風詩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9 21:30:09

唐風宋韻古風詩(這些文绉绉的口語源于古漢語古詩詞)1

這些文绉绉的口語源于古漢語古詩詞(續一)

舊時王謝堂前燕、明月幾時有、問君能有幾多愁……這些朗朗上口的古詩詞中”舊時、幾時、幾多”,都是粵語的口語。像這樣的古詩中的粵語還有很多,下面再舉幾例:

紙鸢,紙鹞(風筝)源于: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 清 高鼎《村居》

郎心如紙鸢,斷線随風去。——許棐《樂府》

放風筝粵語叫放紙鸢。”鸢”粵音jyun1,老鷹之義。

睇(看)源于: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别音容兩渺茫。——唐·白居易《長恨歌》

為誰流睇不歸家《西江月·佳人》宋 · 蘇轼

凝睇萬象起,朗吟孤憤平

《秋江早發》唐 · 劉禹錫

睇在粵語中表示看。常用語有:睇相,睇水,行街睇戲。

晏 (晚、遲)源于: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觀刈麥》唐 · 白居易

廣東人一般中午不說中午說晏晝。晏晝,指中午及下午。“晝”與“夜”相對,是指白天的時間。

“上晝”是早上,“下晝”是下午,而“晏晝”則包括中午和下午。因此“吃中午飯”又叫做“食晏”。

趯(躍跳走)源于:

寒蟲鳴趯趯,落葉飛翻翻。---南朝·吳均《酬别江主簿屯騎》

趯古書中通“躍”,跳走的意思,現在多用指很快的走、使……快走的意思

例:

趯開隻狗:(趕走那隻狗)

趯咁快做乜:(走那麼快幹什麼。)

搦(拿、拎)源于:

雲濤觸風望,毫管和煙搦。----唐·陸龜蒙《紀夢遊甘露寺》

搦管趨入黃金阙,抽毫立在白玉除。----唐·白居易《紫毫筆》

例如:

搦返去:(拿回家)

搦走:(拿走)

匿(藏)源于:

逃蜂匿蝶踏地來,抛卻齋糜一瓷碗。----唐·孟郊《濟源寒食》

豫子匿梁側。聶政變其形。----三國·嵇康《答二郭詩》

匿是躲藏的意思。

倒如:

匿響邊:(躲在哪?)

睇你匿到幾時:(看你能躲到什麼時候)

窿 (洞穴)源于:

匍匐緣修坂,穹窿曳長索。----唐·沈佺期《自昌樂郡溯流至白石嶺下行入郴州》

滴瀝泉澆路,穹窿石卧階。----南北朝·庾信《山齋詩》

粵語的窿是洞的意思。

例如:

耳窿:()耳洞

塞豆窿:小孩(意思是孩子很小,可以塞進豆大的小洞)

朝(早上、上午)源于: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唐·李白《蜀道難》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顔色故。----唐·白居易《琵琶行》

朝的本義指早晨,

例:

今朝:(今天上午)

朝九晚五:(上午9點下午5點)

朝頭早:(早上)

畀(給)源于:

君王縱使輕顔色,予奪權何畀畫工《五美吟·明妃》

清 · 曹雪芹

應緣此山路,自古離人征。陰愁感和氣,俾爾從此生。----唐·元稹《思歸樂》

嗟嗟乎雙齒,自吾有之爾,俾爾嚼肉咀蔬,銜杯漱水。----唐·白居易《齒落辭》

粵語口語中的“畀”的來源是非常古老。

如今很多人甚至雜志中寫作“俾”或“比”,均屬錯誤。

例:

畀返你:(給回你)

畀面:(給面子)

噍(咀嚼、吃)源于:

我以指撮白玉丹,行且咀噍行诘盤。----唐·韓愈《記夢》

噍是咀嚼、吃的意思。

例如:

噍爛先之吞:(嚼爛了才吞下)

噍完松(sōng):(直譯)吃飽了就走(這是粵語中專指“始亂終棄”的詞,是一個港産詞)

發狼戾(發脾氣)源于:

天驕五單于,狼戾好兇殘。----唐·李白《幽州胡馬客歌》

誰言狼戾心能忍,待我情深情不隐。唐·司空圖《馮燕歌》

發狼戾指橫蠻無理地發脾氣。“戾”還可組成“戾橫折曲(歪曲事實)”、“冤戾(冤枉)”這些詞。

例:

發狼戾:(發脾氣)

菢(孵)源于:

鶴翎不天生,變化在啄菢。----唐·韓愈《薦士詩》

菢是禽鳥孵卵的意思。

例如:

雞乸菢窦:(母雞孵小雞)

掘(秃)源于:

掘筆,秃筆。----《國語詞典》

大明世,常用掘筆書,以此見容。-----《南齊書·卷三十三·王僧虔傳》

掘是秃、鈍的意思。 本字是“屈”,本義是短尾。

例如:

掘尾巷:(死胡同)

枝筆掘曬:(這支筆已經秃了)

一陣(一會)源于:

輕舟過去真堪畫,驚起鸬鹚一陣斜。----唐·陸龜蒙《北渡》

一陣是一會兒的意思,

例如:

你等一陣,(你等一會兒)

等一陣我就來(等一會兒我就來)(聶巨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