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而無不為”,語出《老子.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其大意是:學問、技藝的增長是積累式的,即由增長見聞覺知而成,越學越充實、越豐富為好,正如王弼所注:“務欲進其所能,益其所習”。而修道,即精神修養,應是遞減式的,即不斷地去除私心雜念,以達清心寡欲為好,正如王弼所注:“務欲返虛無也”。這裡“虛無”是講自然界萬物乃默默運行變化着,有其自身規律,沒有私欲存其間。“無事”,是不憑個人好惡,有所偏執;“有事”則反是人們隻有超乎物欲,順乎事物的自然規律,即“無為",才能冷靜、公正地看待世事處理世事,辦得圓滿,即“無不為”。明代号稱體物子的王一清,他在《道德經釋辭》中解釋這一章說:“學者誠能去識去知,則宿習漸消,業火漸滅,妄心漸斷,幻緣漸空,以至于内外兩忘,動靜恒定,修無所修,損無所損,萬緣頓息,人欲盡消,故曰‘損之又損,以緻于無為也’。竊嘗思之:人豈無為哉?但無妄為耳!是故聖人所謂無為者,無心于為而為之謂也。”
老子這段話講的“無為"與“無不為"的辯證關系,頗為練功者重視。因為“無為”主要強調的是去除妄念,所以古人講修養都十分注重靜坐實踐。在靜坐實踐中,似乎是“無所事事”,但每一個實踐者都會知道,雜念反而比平常有更多地起伏。其實這并不是增多,而是“憧憧往來,朋從爾思”,沒有象靜坐下來内觀反照有所覺察而已。由此反而更加證明靜坐是去除雜念的重要手段。功夫就在于能否真正達到所謂的“無為" ,即進人不再胡思亂想,人我兩忘的境界。這種“無所為",其實是最大程度地激發自身的潛能,開啟非凡的智慧,讓自己的思想由“必然王國”過渡到“自由王國”。中國曆史上被視作智慧化身的諸葛亮,他的治學、修身的經驗就如他
自己所說:“才須學也,學須靜也;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又說:“吾心如秤,不能為人作輕重。”由淡泊甯靜可以使人獲得最大程度的身心健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