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威廉·莎士比亞最具代表性和普及性的五部喜劇:《無事生非》《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皆大歡喜》《第十二夜》。讀完,腦子裡确實有點想法,就想着趁熱打鐵,寫點什麼。
這五個故事皆表現出喜劇最主要的特征:由于人為因素或客觀情況引發一系列的沖突,陰差陽錯,誤會連連,最終走向善有善報、皆大歡喜的圓滿結局(往往以代表進步力量的主人公獲得勝利或如願以償為結局)。故事以對話的形式呈現,語言诙諧,手法誇張。
故事情節也很簡單明快,讀懂來龍去脈毫不費力,剛起個頭就能猜到結局。所以,故事的跌宕起伏并不是我想談的。讀完這五部喜劇,我癡迷于莎翁對語言爐火純青的駕馭,以及天花亂墜的想象力。莎翁将二者巧妙地揉合得天衣無縫,讓讀者跟随戲劇中的角色“鼓唇弄舌”,時時讀出一番酣暢淋漓之趣。
這類語句可以信手拈來:
他的道理就像藏在兩桶砻(lóng)糠裡的兩粒麥子,你必須費去整天工夫才能夠把它們找到,可是找到了它們之後,你會覺得費這許多氣力找它們出來,是一點不值得的。《威尼斯商人》
菟絲也正是這樣溫柔地纏附着芬芳的金銀花,女蘿也正是這樣缱绻着榆樹的皺折的臂枝。《仲夏夜之夢》
你認為是炮彈的,在寬容慷慨、氣度汪洋的人看來,不過是鳥劍。《皆大歡喜》
她把她的新聞向我傾吐出來,就像鴿子哺雛一樣。
要是讓這個家夥把你們像釘牆闆似的釘在一起,你們中間總有一個人會像沒有曬幹的木闆一樣幹縮起來,越來越彎的。
《無事生非》配圖
莎士比亞的戲劇人物都擅長“鼓唇弄舌”。男女角色出口成章,語言就像高山流水源源不斷,傾瀉而出,毫無停頓之意;又似從彈跳的炮竹中一個一個蹦哒出來的噼裡啪啦,讓人應接不暇。而莎翁的高明之處在于,一人分飾多個角色,一問一答,一來二去;問得刁鑽,答得精巧。
我們常用“罵人不帶髒話”來形容一個人的雙商在線。《無事生非》中,培尼狄克和貝特麗絲兩個年輕人給我們上演了一出文明人掐架的經典招數。如果吵架都這麼吵,就少了很多怨氣,多了幾分趣味。幾次争吵下來,學問都要見長不少啊。
《無事生非》
《仲夏夜之夢》配圖
《第十二夜》中,莎翁在故事中安插了一個小醜的角色。此小醜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小醜,他口齒伶俐,思維敏捷,怼起人來妙語連珠,如:“一句話對于一個聰明人就像是一副小山羊皮的手套,一下子就可以翻了轉來”;“文字自從失去自由以後,也就變成很危險的家夥了。”細細品來,有沒有咂巴出一絲哲理的味道呢?
愛情,是這五部喜劇的主題之一。
莎士比亞為癡男怨女們獻上了五頓愛情的饕餮大餐,每頓大餐中都必備“癡情、瘋狂、猜忌、嫉妒、誤會、和解”的愛情盤中餐。
《皆大歡喜》配圖
愛情不過是一種瘋狂;有了愛情的人,是應該像對待一個瘋子一樣,把他關在黑屋子裡用鞭子抽一頓的。那麼為什麼他們不用這種處罰的方法來醫治愛情呢?因為那種瘋病是極其平常的,就是拿鞭子的人也在戀愛哩。《皆大歡喜》
在愛情沒有完成它的一切儀式以前,時間總是走得像一個扶着拐杖的跛子一樣慢。《無事生非》
在《仲夏夜之夢》中,莎翁将戀人們和瘋子以及詩人相提并論,他借雅典公爵“忒修斯”的口說出來:瘋子、情人和詩人,都是幻想的産兒。
《仲夏夜之夢》
《威尼斯商人》這部戲中,羅蘭佐和傑西卡,一對戀人之間的打情罵俏、酸言酸語,讀者讀來那麼得津津有味。如若将這部劇搬上戲劇舞台,這段琅琅上口的台詞,必定成為表演者轟動現場的絕殺技,觀衆們自然也願意融入這眉目傳情和幽幽怨艾之中了。
《威尼斯商人》
閱讀這本書,窺見莎翁的人生智慧和藝術精華。莎翁就像一位精于耕作的農人,将智慧的種子播撒在文字之間,看似輕巧随意,實則是他熟練于心的水到渠成。閱讀的過程中,這些種子生根、發芽、開花、最終結下累累碩果,閃爍于字裡行間,讓人垂涎不已,想全部收進囊中才好。
《威尼斯商人》配圖
《皆大歡喜》中,劇中人物傑奎斯将所有的世人都比作演員,一生皆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代表着人生的七個時期。
再有,試金石在本劇中被衆人稱之為“傻子”。他講了這樣一番話:
一個騎士以名譽為誓說煎餅很好,又以名譽為誓說芥末不行;可是我知道煎餅不行,芥末卻很好;然而那騎士卻也不曾發假誓。
假如你用你所沒有的東西起誓,你便不算是發的假誓。
這個騎士用他的名譽起誓,因為他從來不曾有過什麼名譽,所以他也不算是發假誓;即使他曾經有過名譽,也早已在他看見這些煎餅和芥末之前發誓發掉了。
從“這個以名譽起誓的騎士”這番話可見,試金石不但不傻,反而是個智者。莎士比亞非常喜歡利用小醜、傻子、試金石這樣的角色說出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話,這不但在劇中和那些所謂的聰明人形成了一股濃濃的諷刺對比,同時讓這些文字更加深刻和有力。
再比如從一個“傻子”的口中對傻子進行的描述:
讀者能從這五部喜劇中收獲甚多,不得不提一提翻譯的功勞。傻子們是有這種權利的,有像風那樣廣大的自由,高興吹着誰便吹着誰。那些被傻話所挖苦的人也最應該笑。被一個傻子用俏皮話譏諷了的人,即使刺痛了,假如不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來,那麼就顯出聰明人的傻氣,可以被傻子不經意一箭就刺穿,未免太傻了。
傻子有特許放肆的權利,雖然他滿口罵人,人家不會見怪于他:君子出言必有分量,雖然他老是指摘人家的錯處,也不能算為謾罵。
聽見傻子的話也會那麼高興的聰明人們,都不過是些傻子們的應聲蟲罷了。
毫無疑問,莎士比亞是語言藝術大師。但是作為中國人,能多大程度上領略到莎翁語言的風采和藝術的魅力,全靠譯者對中英文博古通今的能力,還必須擁有對語言獨特的領悟力。
我在重慶圖書館的書架上尋找莎士比亞的書時,發現莎翁幾乎所有書籍都是朱生豪先生翻譯的。當時就想,一個人能翻譯莎士比亞這麼多書籍,至少對莎士比亞的風格非常了解,而且肯定對翻譯是無比的熱愛。此時看來,我的選擇沒有錯。
《第十二夜》配圖
莎翁擅長寫詩,這在五部喜劇中也有很好的體現。我之所以特别要感謝譯者,就是因為在這些詩的中文翻譯上,足以見得朱生豪先生的功底和用心。
在《威尼斯商人》這部劇中,鮑麗娅有三個匣子,分别是金的、銀的、鉛的,隻有選對了匣子才能同鮑麗娅結婚。這裡,莎翁用詩歌的形式對這三個匣子進行了隐喻。從這三部分的中文詩歌的呈現可見,朱生豪先生的翻譯可以稱得上“信達雅”。
發閃光的不全是黃金,
古人的說話沒有騙人;
多少世人出賣了一生,
不過看到了我的外形,
蛆蟲占據着鍍金的墳。
你要是又大膽又聰明,
手腳健壯,見識卻老成,
就不會得到這樣回音:
再見,勸你冷卻這片心。
這銀子在火裡燒過七遍,
那永遠不會錯誤的判斷,
也必須經過七次的試煉。
有的人終身向幻影追逐,
隻好在幻影裡尋求滿足。
我知道世上盡有些呆鳥,
空有着一個鍍銀的外表;
随你娶一個怎樣的妻房,
擺脫不了這傻瓜的皮囊。
你選擇不憑着外表,
果然給你直中鹄心!
勝利既已入你懷抱,
你莫再往别處追尋。
這結果倘使你滿意,
就請接受你的幸運。
趕快回轉你的身體,
給你的愛深深一吻。
就此打住。
歡迎轉發,謝絕抄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