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種“道理”,你從小聽到大,感覺無比正确,就連專家們都會常挂在嘴邊,但是它未必靠譜。
比如,每天吃一個雞蛋,營養又健康。
難道不是這樣嗎?隻要稍微較真一下,就會發現這句話還真站不住腳。
這個觀點的由來是因為雞蛋的營養豐富,但膽固醇含量也不少,吃多了害怕對身體不好,不吃又不甘心……
首先營養科學要接地氣,咱們先從烹饪雞蛋的角度來講。
即使是最初級的選手,也至少能掌握煮雞蛋、煎雞蛋、炒雞蛋、番茄炒蛋等多種做法,但如果遵守每天吃一個的規矩,那你就隻能吃煮或者煎的,也就是最單調做法。你也可以隻炒一個雞蛋,這樣做不犯法但會非常奇怪。
當然,自律的你完全可以每天隻吃一個水煮蛋,但不要以為這樣就可以确保每天隻吃一顆雞蛋了。
除了食材,雞蛋還有原料的身份,面包、餅幹、蛋糕、雪糕,以及各種零食的配料表中,都能看到雞蛋的身影。所以,一天當中,究竟吃了多少雞蛋,這個量很難計算。
其次要講理論。
事實上,學術界關于食源性膽固醇攝入是否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仍存在較大争議,也就是說對于雞蛋每天的适宜攝入量,還尚存在讨論的空間。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研究是,中國成年人每周超過吃6個雞蛋會對大多數血脂指标産生不良影響。每周吃3~6個雞蛋的人,可明顯改善血脂代謝,具體來說總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壞膽固醇指标均有所下降,好膽固醇有所升高。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顯示,每天食用一個雞蛋,可以改變血液中14種代謝物質,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我國新版的膳食指南也建議,每天吃一個雞蛋。
而在國際心血管領域頂級期刊《循環》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亞洲人群的,雞蛋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不相關。
在我看來,每天吃多少雞蛋合适,其實是一個很個性化的問題。對于一個健康的成年人來說,各項體檢指标均達标,那麼《循環》雜志上的觀點可能就更符合他的情況。但如果一個人,本身就血脂異常,那麼恐怕兩天吃一個雞蛋才适合他。
如果雞蛋不是含有那麼多膽固醇,那該是多完美的食物啊。
但我們的眼光不能隻限于雞蛋之上,通過這個案例,其實可以得出一個很樸素的飲食道理。對于健康的人來說,飲食的彈性更大,而對于健康情況堪憂的慢性疾病患者來說,想要合理的飲食也會變成一件苛刻的事情。
而堪憂的健康狀況往往來自于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所以一定要控制自己放肆飲食的次數和頻率。畢竟,與50歲之後就要在健康和美食之間做抉擇的人生,比起80歲之後依然可以大快朵頤來說,不隻差上100倍。以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