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王羲之《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浙江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在微醉的狀态下寫出的“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蘭亭集序》
這幅作品,方圓互用,轉測相依完全暴露在眼前,行筆速度較快,運墨自然,前後呼應,錯落有緻,這與他對人對事果敢、有魄力,膽大心細,能動也能靜的性格相符。
王羲之《蘭亭集序》(片段)
王羲之的性格極具魅力,堪稱亦儒亦道的中華文化繼承較為完美的人。他性格的最大特點就是潇灑超脫,富感染力,樂觀豁達。
全篇雖有塗抹、漏字、補字,更體現了他真性情的流露,順應自然,崇尚自由,對人對事不刻意,也體現出他參透了官場和人生,但内心和諧,積極樂觀。
02
顔真卿《祭侄文稿》
在“安史之亂”中,顔真卿的兄侄為國家壯烈犧牲,顔氏家族“巢傾卵覆”。為悼念顔氏一門,他強忍悲痛,書寫創作《祭侄文稿》。
而今,這幅書帖也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顔真卿《祭侄文稿》
字随書家情緒起伏,純是精神和平時工力的自然流露。當時的他情緒難以平複,悲憤異常,删改塗抹更體現出不計工拙,一氣呵成,常常寫至枯筆,更顯得蒼勁流暢,他的英風烈氣,悲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裡行間。
顔真卿《祭侄文稿》(片段)
剛開始書寫時,尚能保持篇幅布局,字迹相對清晰,後字迹逐漸轉為草書,悲憤哀傷的情緒愈演愈烈,也與他剛而有禮、尤崇忠孝的性格特點匹配,是“筆迹乃心迹”的真實寫照。
03
蘇轼《寒食帖》
《寒食帖》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 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也是蘇轼的代表作。
他一生屢遭貶斥,卻并未因此消沉,反而走向了曠達清放。在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他寫下了這首遣興的詩作。
蘇轼《寒食帖》
《寒食帖》彰顯動勢,洋溢着起伏的情緒。詩寫得蒼涼惆怅,書法也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表達了蘇轼此時惆怅孤獨的心情。
蘇轼《寒食帖》(片段)
全篇書法起伏跌宕,迅疾而穩健,痛快淋漓,氣勢奔放,沒有荒率之筆。蘇轼将心境情感的變化,融于點畫線條的變化中,正鋒側鋒轉換多變,順手斷聯,結字變化萬千。這一特點正好與他豪放率真、曠達樂觀的個性相吻合。
04
顔真卿《顔勤禮碑》
顔真卿的行書氣勢遒勁,而他的正楷端莊雄偉,是曆代楷書的模範。《顔勤禮碑》是顔真卿晚年楷書的代表作。
顔真卿《顔勤禮碑》(片段)
《顔勤禮碑》用筆橫細豎粗,藏頭護尾,方圓并用;結體端莊大方,寬綽舒展,拙中見巧;氣息渾厚雄強,生機郁勃,不僅代表盛唐審美風尚,也是顔真卿楷書的最大特點。
在廊廟為官時,他的個性是剛正不阿,抗顔強谏,不畏強勢。起筆收筆藏鋒,筆力沉着,外圓内方等一系列特點,都與他寬厚博大的氣概相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