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稻谷主要害蟲?“今年的糧食市場太複雜了,幾乎是變态,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的走勢”最近有不少讀者打電話和我聊這個話題,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庫存稻谷主要害蟲?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今年的糧食市場太複雜了,幾乎是變态,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的走勢。”最近有不少讀者打電話和我聊這個話題。
還有的說,稻米市場太令人費解,玉米、小麥持續高位震蕩,中間利空因素一再出現,但是玉米、小麥的價格還是居高不下。因為這個原因,讓大多數人産生了太多聯想,玉米、小麥都這樣了,稻米作為三大主糧之一,沒有理由一直處于沉寂狀态,于是,今年上半年,一些稻谷經紀人和稻米加工企業一直都堅守庫存,對市場抱有較大希望。
其實,稻米市場的走勢是早就确定的,這在春節後稻米市場供應壓力空前一文中講得很透徹了。不過,這篇文章主要從宏觀層面對市場大勢進行分析,這次,我們就從微觀角度來探讨一下,歡迎大家留言讨論。
首先,簡單回顧供需矛盾形成的主要原因1.這要追溯到疫情之初的2020年,當年托市糧拍賣成交數量和成交價格均刷新曆史紀錄,交易持續火爆,托市稻谷總成交量高達1723萬噸,同比大幅增長460多萬噸,創曆史最高水平。
以緻于新糧上市後,所有收購主體更是紛紛搶購,價格也是持續走高,而托市糧并沒有停止銷售,這打破了每年中晚稻新糧上市前停拍陳糧的慣例。同時,由于市場收購價格持續處于高位,超過保護價較多,因此,中晚稻托市收購沒有啟動,全年隻有早籼稻和粳稻收了610萬噸,同比減少1670萬噸。中儲糧輪換糧入庫都出現困難,不少地方輪換糧補庫甚至申請延期收購。
話說回來,我國水稻自2008年開始,每年産需結餘均在1500萬噸以上。2015年達到1875萬噸,而2020年水稻總産量同比增長220萬噸,大米淨進口同比增加200多萬噸(相當于300多萬噸稻谷)。這樣一來,商品市場上增加的稻谷數量同比達到了2600多萬噸,這還不包括2020/21年度定向銷售的超期儲存稻谷2000多萬噸。
龐大的稻谷供應和低迷的需求,激化了稻米市場的供需矛盾。由于2020年當年生産的大部分中晚稻新糧和各種因素增加的稻谷主要都存儲在加工企業倉庫中,因此,隻能通過市場才能消化,這就造成了稻米市場嚴重供大于求。要消化這麼大的庫存,隻有兩種可能:一是需求突然大幅增長,二是下一年度供應出現嚴重短缺。這些顯然都不切實際,我們再看下一年度的供應情況。
2.2021年生産的新糧水稻總産量近2.13億噸,同比增長100萬噸。托市收購總量為1465萬噸,其中粳稻為1230萬噸。那麼,我們可以明确的是,2021年托市政策對籼稻的調控力度非常有限,也就是說本年度籼稻新糧的市場供應相當充足,沒有多少空間消化上一年度積壓的庫存。
3.消費增長仍難改供大于需格局。
近幾年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習慣也逐漸改變,對食物的需求也從溫飽階段慢慢進入到追求高品質和營養的階段,對食物的需求由相對單一向多元化方向轉變,人均對傳統口糧大米的消費需求呈持續下降趨勢。
有些人認為口糧大米需求下降,大米市場需求也在下降,其實這裡有一個誤區,口糧大米雖然下降了,但是食品加工和工業加工的需求卻一直在增長,因此我們對大米總的需求和消費是一直在增長的。
我們來看一下近幾年來大米的消費情況。2015/16年度全國大米消費總量為14102.8萬噸,2021/22年度大米消費總量為15510萬噸,七年共增長了1407.2萬噸。而2020/21年度我國大米消費總量為15057.8萬噸,同比增長452.2萬噸。數據表明,近三年來增長的速度明顯加快。
雖然大米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可以消化一部分上年度積壓的存量,但實際消化結餘的庫存能力也很有限,因為進口大米對沖了一部分增長需求。2021年我國進口稻米近500萬噸,其中大米200多萬噸,實際增長的大米消費量可消化上年庫存的隻有300多萬噸大米,也就是說上年度積壓下來的庫存還是不能得到有效消化,從而也還遠遠不足以改變供需關系。
2021年各省中晚籼稻種植品種大緻分布1.兩廣地區還是傳統種植香稻和絲苗類為主。
由于兩廣地區經濟發展較快,特别是珠三角地區,這就導緻水稻種植面積連年下降,而珠三角地區又是我國大米消費最大的市場,特别是香米和絲苗米類的優質大米。因此,兩廣當地種植的水稻不能滿足本地區消費需求,每年都要依靠進口大米和江西、湖南、湖北等地補充。
2.由于2020年中晚籼稻上市後,收購價格一路飙升,一般豐良優的收購價格都在1.5元/斤以上,而香稻和絲苗類優質水稻的收購價格也隻有1.6元/斤左右,優質水稻的産量相比豐良優系列水稻要低很多,綜合收益也遠不如豐良優系列水稻。這就導緻2020年種植優質水稻的種植戶,2021年紛紛改種豐良優和雜交等産量較高的水稻品種。
3.種植品種的巨大變化,直接就導緻市場自身調節功能減弱。本來市場積壓了一部分18-19-20年庫存,這些庫存都是陳糧和普通豐良優為主。2021年種植品種的調整,又增加了普通稻米的供應量,普通稻米的市場供應壓力可想而知,這就是到目前為止,普通大米的銷售持續疲軟的主要原因之一。
盡管去年以來,大米加工的各類副産品的價格一直都處于高位,但這些增加的收益并沒有用在大米促銷方面,一部分用于穩定原糧收購價格保庫存方面,另一部分則劃入利潤總額,銷量下降利潤适度增長,一般加工企業還能勉強維持正常運行。
4.同理,優質水稻品種種植面積大幅下降,也直接導緻南方優質稻米貨源補充困難,從去年中晚稻新糧上市以來,香稻和絲苗類優質稻米的銷售價格呈持續上漲趨勢,今年春節後,更是處于有價無貨狀态。連湖北鄂東南産區2021年生産的品質較差的黃華粘米,從春節前毛米出廠價1.8元/斤左右,到今年二季度上漲到1.95元/斤左右,南方生産廠家拿這種貨作為原料補充,可以看出是不得以而為之,因為誰也無非承受降低品質帶來的後果。
普通籼稻産區各省份走貨量及流向1.先看一下江西、湖南兩省
這兩個省由于離廣東比較近,水稻種植的品種受廣東市場需求影響,一直都在發展優質水稻種植,因此,相對于内陸其他省份來說,優質水稻品種種植面積的比重一直都比較高。雖然2021年優質水稻種植面積有所下降,但是大部分傳統種植習慣還是不容易改變。因此,這兩個省普通雜交水稻和豐良優的種植面積不大,像江西的中稻雜交水稻和兩優,基本是本地中儲糧各直屬庫和各級儲備糧輪換補庫就消耗的差不多了,還有一部分就近銷往福建省各級收儲企業補庫。
江西還有一些種植雙季稻地區,為了搶季節,二晚種植晚優水稻品種,這個品種生長期偏短,主要産于南昌、宜春等地。雖然是普通品種,但是經過這兩個地區的加工企業多年的經營,已經打造成了一個小衆品牌,在湖北省武漢、荊州、宜昌開發出了一個較穩定的消費群體,由于銷售價格相比一般豐兩優要高出不少,銷售量也很穩定,因此,這個品種根本不愁賣,而且每年春節後,加工這種産品的企業還要從江蘇、安徽等地采購品質較好的豐良優補充原料庫存。其他種植戶基本種的是優質水稻品種,更是供不應求,因此,整個江西省的新糧走貨很快,到今年二季度,一般加工企業的庫存基本所剩無幾了,部分有一些庫存的加工企業,基本也隻能勉強維持自己固有的市場供應。
湖南省的情況也大緻差不多,除了種植優質水稻品種之外,還有一些種植中稻雜交水稻和普通兩優,主要也是本地收儲企業補庫,還有一些銷往廣東各地的收儲企業補庫。湖南一些種植雙季稻的地區,二晚種植的是專供生産高檔米粉原料的桂潮水稻。由于近幾年來,各種米粉的銷量增長速度非常快,這個品種也是供不應求。
根據調研顯示,這兩省2021年本地産水稻基本銷售完畢,大部分加工企業庫存也較低,有些企業開始從外省采購補充庫存。
2.湖北省和河南省走貨情況
湖北省水稻加工企業龍頭基本都在江漢平原地區,該地區水資源豐富,地域廣闊土壤肥沃,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孕育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大米加工企業。衆所周知,豐良優質大米産品,最早也是江漢平原地區的大米加工企業在珠三角地區打出了名氣,銷售的價格也一直比較高,這就加劇了區内大米加工企業的競争,每年水稻的收購價格都比其他省份要高不少。
特别是2020年新糧上市後,稻谷搶購更加激烈,豐良優稻谷收購價格一直在1.5元/斤以上,刷新曆史紀錄,本地區搶完以後,還有不少企業到湖北襄陽地區、河南信陽地區外購品質一般的豐良優稻谷回去,另有一些企業在批發市場購買了大批18/19年稻谷捂盤待價。這樣一來,大大小小加工企業的庫存也都超過曆史最高紀錄,當時這個現象在全國都比較普遍,隻是江漢平原地區的企業庫存更多。
結果到次年,也就是2021年春節過後,大米市場銷售陷入低谷,銷售價格也是一降再降,到三季度,不但價格持續下跌,而且還根本沒有什麼需求,有價無市。這一波操作讓江漢平原地區大部分加工企業虧損嚴重,也是前車之鑒,2021年新糧中晚稻上市後,大家都小心翼翼邊收購邊觀望,收購價格也是盡量控制,市場價格一度跌至國家最低收購價以下,大部分地區都啟動了托市收購。
以上說了這麼多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江漢平原地區的豐良優米,相比其他幾大豐良優稻米主産區,本身在品質、加工工藝、市場較早進入、銷售價格等方面都有一定優勢,當稻谷收購成本降下來後,大米的銷售價格自然也就降下來了,大米的銷售價格隻要不高于其他幾大主産區的價格,市場的競争力就非常明顯。因此,湖北江漢平原地區自中晚稻新糧上市至今,市場銷售一直較為理想,走貨很快。
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汽車長途運輸價格同比下降較多,這也助力江漢平原地區大米更好地拓展了西南和西北的廣大市場。到今年二季度,江漢平原地區的稻谷收購量明顯減少,一部分提前消化完積壓庫存擺脫困境的企業,日常收購的原糧已不能滿足維持正常生産和銷售,與之毗鄰的湖北襄陽和稍遠一點的信陽地區就成了首選糧源補充基地。
由于襄陽和河南信陽地區的豐良優質稻米的品質一般,市場競争力不強,但是銷售價格有一定優勢,自二季度開始,這兩個地區的稻米就持續補充到江漢平原地區的部分加工企業,這些企業通過将外購稻米摻入本地稻米一起加工後對外銷售。
話說回來,去年中晚稻新糧上市以來,湖北襄陽地區和河南信陽地區稻米由于品質一般,缺乏市場競争力,銷售一直不暢,現在往江漢平源地區的加工企業補充,也算是增加了一個銷售渠道。
3.安徽和蘇北豐良優質米走貨情況
蘇北豐良優由于品質穩定,口感适中,近幾年在各大主銷市場表現出了較強的競争力。但蘇北豐良優米也有它的痛點:首先銷售運輸主要是依靠海運和鐵路,這個有優勢也有弊端,優勢是成本較低,弊端是運輸時間長、夏季對水份要求高,否則很容易因為長時間的高溫運輸途中出現變質。
因此,蘇北地區加工企業采取的策略是,每年新糧上市一直到春節前的氣溫較低的期間,把水份偏高的糧食大量加工低價出售,到次年汽溫上升時再加工水份較好的稻谷。這種銷售模式多年來效果一直都很好,因此每年新糧上市,各主銷區的大買家幾乎都大量采購蘇北豐良優米,而其他幾大産區都隻能等着蘇北豐良優米快點走完,因為蘇北豐良優稻米不算大産區,一般春節前大批貨走了以後,春節後貨源減少,加工企業也就開始漲價了。
這種比較先進的銷售模式在2021年新糧上市後被區域内加工企業打破了。蘇北豐良優稻米不但品質好,而且出米率相比其他幾大産區要高不少,蘇北豐良優每百斤稻谷可加工出70斤米左右,有些地區還更高,而安徽、湖北、河南等地每百斤稻谷隻能出65-68斤米,這個是大自然的饋贈,是絕對優勢。
也正因為這個天然優勢,蘇北地區的豐良優稻谷收購價格一直都比其他幾大産區要高一些,去年新糧上市蘇北的水稻收購價格基本穩定在1.35元/斤左右,當時湖北和安徽的收購價格從1.3元/斤開稱後不久,很快就下降到1.25元/斤以下,而蘇北的收購價格基本沒怎麼調整,主要還是對品質和出米率太過自信。
但是,這樣大米的銷售價格就沒有優勢了,當湖北和安徽的豐良優米銷售價格下降到1.8元/斤以下時,蘇北的豐良優米一直都在1.85元/斤以上。因為安徽米也同樣有海運的運輸優勢,2021年安徽豐良優質米的品質又有所上升,再加上價格便宜一百多元一噸,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珠三角和福建等地的海運定單基本都優先選擇安徽豐良優米,汽車運輸基本都選擇湖北豐良優米。蘇北加工企業都選擇挺價觀望,寄望于安徽豐良優米主要貨源走空後海運訂單回歸。蘇北豐良優和安徽豐良優主要都有海運運輸優勢,兩個産區互為最大的競争對手。
但是,沒有想到,安徽豐良優米今年貨源充足,一直都不缺貨,這也是前面講的,不少企業還有上年度的庫存積壓,豐良優米和普通米很難出現斷貨現象。到三季度,蘇北加工企業終于坐不住了,七月份江西、湖南、鄂東南、皖南等地早稻先後上市,八月份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地中稻上市,九月份各主産區一季晚稻全面上市,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于是,上周開始,蘇北有部分加工企業開始降價銷售了,消息一出沒兩天,安徽也跟着開始降價了,安徽隻要還有一定庫存的加工企業,這個時候肯定會牢牢抓住老客戶定單,因為畢竟大部分庫存前面都已消化的差不多,剩下的庫存無論如何也要搶在新糧上市前消化掉,因為新糧上市後,2021年之前的就都算老糧了,現在所有加工企業都面臨同樣的問題,誰先清完積壓的庫存,誰就能輕裝前行。
最後想說的是,大米加工行業已進入深度整合階段,居民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産品銷售模式都在發生深刻變化。這種關鍵時期,企業經營理念也要随之調整,沒有把握的盲動是大忌,風高浪急方能看出掌舵人的智慧,越是困難時期越要守住本心,行穩方能緻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