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辛棄疾詩黃沙道中

辛棄疾詩黃沙道中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3 00:42:14

唐有李杜,宋有蘇辛。辛指的就是辛棄疾。李白杜甫是唐詩的代名詞,蘇轼和辛棄疾則代表宋詞的最高成就。今天我們來讀一首辛棄疾的代表作《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别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公元1181年,也就是宋孝宗淳熙八年,辛棄疾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回到江西的上饒居住,就是今天上饒市市中心的帶湖山莊,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過着投閑置散的退隐生活。

辛棄疾詩黃沙道中(家國田園西江月)1

帶湖山莊

南宋朝廷是出了名的昏庸無道,嶽飛那樣的大英雄都可以被直接坑死,何況其它忠良之士。可以說被罷免的官肯定是好官,辛棄疾自然也不例外。辛棄疾文比蘇轼,武比嶽飛,一生極具傳奇色彩,見證了南宋王朝由盛轉衰的曆史,同時期著名的詞人還有陸遊和李清照。他們最終的結局和這個國家的命運一樣,郁郁不得志,最終寄情于田園,相忘于江湖。

帶湖山莊風景優美,辛棄疾在這裡寫下了許多優美的田園詩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就是其中的傑作。

“明月别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這是一個涼風習習的夏夜,已是夜半時分,明月剛剛升上來。從月相分析,可以推斷出這首詞描繪的場景的時間,應該是農曆二十一或二十二左右的月亮。因為隻有這兩天的月亮是晚上十點半後至淩晨零點之間升起。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江南一帶古時候每年都是隻種一季稻,開稻花的時間可以推斷出應該就是農曆七月。七月二十一的晚上半夜時分,辛棄疾走在上饒縣黃沙村的路上。有感于眼前的美景與自身的際遇,寫下了這首清新秀美的《西江月》。

辛棄疾詩黃沙道中(家國田園西江月)2

稻花香裡說豐年

一路行來,伴随清風明月,耳聽鵲聲蟬鳴。目遇成色,耳得為聲, 再加鼻嗅香味,下阙就轉到身體的觸覺描寫。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古時候的鄉村沒有燈光污染,夜半時分的天空可見度極高,正常情況下可以看到滿天的繁星,但作者卻看到天外隻有七八個星星。這是為什麼呢?一是因為月明,自然就星稀;二是因為開始下雨了,天空被一部分烏雲籠罩着。那麼我們就此判斷,辛棄疾當時看到下雨了嗎?我們可以置身處地到那個時點上去體驗作者的感覺,我認為作者并沒有看到下雨。但是被雨淋了,是身體的感覺,具體來說應該是面部、手背上感覺到的,隻有兩三點雨,在夜裡是看不到的。夏天夜裡的微小陣雨,我相信大部人都有過那樣的細緻體驗。

辛棄疾躅躅獨行,走在黃沙村山前的道路上。讀到這裡,對照上阙詞境,我們會很自然聯想到曹操《短歌行》裡的名句:“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曹操寫的是對人才的渴望,有能之士不得其時不得其主,當時曹操旗下可謂人才濟濟,謀士衆多。郭嘉、龐統、諸葛亮等人都在尋求明主,仁人志士都棄暗投明。但什麼是明,什麼是暗,在家國動蕩不安的社會裡卻是非常矛盾的。曹操當然有光明的一面,但在三國裡卻好像又代表了黑暗的勢力。同樣,南宋時期面臨的國家長期分裂的局面,也讓人陷入無盡的愁思與矛盾之中。辛棄疾為國為民的抱負得不到伸展,雖然隐居山野,寄情于山水之間,但心懷天下,憂思難忘,就像在黑夜中尋找光明一樣。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最後一句是詞眼,蘊含了這首詞的中心思想。舊時茅店代表的是緻力于國家統一的理想與信念,南宋王朝偏安于祖國的東南一隅,皇帝不思進取,任用宦官奸臣,夜夜笙歌。對“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樣的呐喊也充耳不聞。辛棄疾作為一朝臣子,是無可奈何的,能夠避開嶽飛那樣的結局,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

嶽飛死于1142年,辛棄疾生于1140年,嶽飛死的那一年,辛棄疾才兩歲。辛棄疾生于今山東省濟南市的一個官宦練武之家,父親早亡,從小跟随祖父辛贊生活,辛贊原來是北宋的一名官吏,後來金兵侵犯中原,山東淪陷,為了保全族人,隻得忍辱擔任金國官職。辛贊雖委身金國,卻心懷大宋,常帶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把希望寄托在辛棄疾身上。辛棄疾不負祖望,長大後南歸,回到了南宋為将,出生入死幾十年,建立了不朽戰功,一心想要收複失地,卻落得被罷官鄉居的下場。

但辛棄疾不是嶽飛,更不是李清照,他隐居鄉野的同時升華了強大的内心,創作出大量熱情滿懷又意境深遠的詞作。

茅店是指茅草蓋成的旅舍,應該就是辛棄疾此行的目的地,要到這裡安歇入住的地方。舊時茅店和眼前即将到達的茅店顯然不是同一間茅店,舊時茅店是兒時社林邊的茅店,兒時社林邊的茅店應在濟南,現在是在上饒。兩處茅店具有用途和形象上的相似性,但出現在不同的地域裡,自然代表着不同的内涵。

辛棄疾詩黃沙道中(家國田園西江月)3

茅店

路轉溪頭的時候,看到了過去熟悉的茅店,那是辛棄疾今晚的憩息之所。在舊時的茅店裡,辛棄疾曾經壯懷激烈,懷着舍身報國之心。現在見到溪頭邊上的茅店依然那麼熟悉那麼親切,舊時的茅店卻在金國的土地上,那是大宋失去的故土,那是以前社稷宗廟下的江山,那裡懷着曾經年少的夢想,在新的茅店裡,夢想依然那麼清晰,那麼美好。

如果明确社林一詞的含義應更能把握該詞的内涵。或許有人認為社林就是村頭的一片水口林而已,但事實上社林并不是指簡單的樹林,而是社廟叢林的意思。比如山東的孔廟、孔林,炎帝陵、黃帝陵,還有各家族的宗祠,社林都是受人祭拜、祭祀的大型場所,一般都是大氣端莊高大的建築物,具有高度概括的社會和國家象征意義。茅店則是旅客寄居的非常簡陋的地方,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

眼前即将到達和舊時一樣的茅店,但眼前未必有社林。詞的題目叫夜行黃沙道中,夜行暗含在黑暗中前行的意思。辛棄疾遭受排擠,從朝廷大員成為鄉野村夫,他當然還有複出的渴望,有報國的熱情,如此一來,辛棄疾身住茅店,心在社林的強烈願望呼之欲出。然而辛棄疾個性是灑脫豪邁的,對自身的不平遭遇并沒有像其他同樣境遇的人那樣自怨自艾,而是自得其樂地享受那種清新與自然,與大道合一。

知道易,行道難。儒家的道在于守中,《夜行黃沙道中》是陰陽和合的高度統一,是中國文人傳統道德觀中退則獨善其身,進則兼濟天下的具體體現。

《西江月》本身的田園意境清新幽遠,讀者往往被描繪的外在景象吸引,從而忽視了作者詞中飽含的深厚家國情懷。

我們還可以發現,《西江月》和唐詩《楓橋夜泊》具有異曲同工之妙。明月别枝寫的是月升時的情景,而月落烏啼寫的是月落時的情景,明月代表着希望與光明,在夜半的黑暗裡,烏鵲驚起,心理的悸動跨越千年,與我們共享了那一刻詩人内心甯靜卻又惆怅,外境美好卻又驚心動魄的深遠意象。

辛棄疾詩黃沙道中(家國田園西江月)4

夜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