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新友
一位耄耋的老人,頭戴着一頂草帽,敞開着胸懷,在渭水的磻溪舉着釣竿在垂釣,他的釣鈎是直的,上面不挂魚餌,也不沉到水裡,并且離水面三尺高。他一邊高高舉起釣竿,一邊自言自語道:“不想活的魚兒呀,你們願意的話,就自己上鈎吧!”
一天,一位農人的來到溪邊,見他用直鈎在水面上釣魚,便走過來對他說:“老者,你這樣釣魚,能釣到嗎?!老者舉了舉釣竿,說:“我不是為了釣小魚,而是為了釣大魚啊!”
老者奇特的釣魚方法,終于傳到了西伯侯姬昌那裡。姬昌思忖道,怪了,難道老者是等候高人嗎?于是派一名士兵去叫他來。士兵到了磻溪,叫了聲老人家?但老者隻顧自己釣魚,連眼也不擡一下,并自言自語道:“釣啊,釣啊,魚兒不上鈎,蝦兒來胡鬧!”士兵見老者不理自己,隻好回去把經過禀報了姬昌,姬昌派一名官員去請太公來。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邊釣邊說:“釣啊,釣啊,大魚不上鈎,小魚别胡鬧!”姬昌這才意識到,這個釣者必是位賢才,要親自去請他才對。
對兒子姬發說:“渭河磻溪有有一位垂釣的老翁,是一個文武全才的大賢士,我們要完成興周大業,非他莫屬。你去把他來。”
姬發領命,帶着人馬直奔磻溪而來。一路上人歡馬叫,好不熱鬧,來到磻溪,聽得有人歌曰:垂釣磻溪樂悠悠,不知冬夏與春秋,哪管能釣幾條魚,隻釣世間君與侯。武王聽了,是大賢無疑,仔細觀察,隻見老翁雙腿跪在石頭上,背水執杆,雙目緊閉,釣鈎離水三尺,鈎是直的,覺得好笑,隻見老者邊垂釣邊口中念念有詞:“釣釣釣,釣釣釣,大的不到小的到。”
老者釣上一隻小魚,又抛到水裡。姬發走向前對老者說:“吾是西伯侯之子姬發,奉父王之命,恭請大賢出山,輔佐周室,救萬民于水火。”
老者說:老朽無食量,送你回去,說罷,随手一抛,将小魚抛入水中。
姬發見狀,眉頭一皺在思忖老者剛才的念念有詞,老者是一位隐居的大賢,歌詞已經明喻讓父王來請,于是就帶領人馬原路返回,向文王作了彙報,文王思忖道,一将都難求,況且一個文韬武略的大賢,豈是一個小兒能請到的。這是輕視人才啊!看來,知道大賢是想讓自己去。隻有自己親自去請了。
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換了衣服,帶着厚禮,帶着姬發與一批臣僚,以及大隊人馬,來到溪水邊,看到老者還在垂釣,就向前走去,隻見老者口中念念有詞:“釣釣釣,釣釣釣,大的小的一起到。”
文王一聽,知道老者是自己邀請的能臣。隻見老者仙風道骨,鶴發童顔,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隻見老者又歌曰:“西風起,雪花舞,鳳凰鳴,真主來。”聽罷,就走到老者面前,打恭請其出山幫助自己。
老者說:“老朽年邁,已過八旬,老态龍鐘,德薄才淺,隻怕難以從心。”然後道出了自己的名字姜子牙。
文王說:“大賢年事雖高,貴體安健,滿腹經綸,大器晚成,定能大展宏圖,振興周室,造福萬民。”
姜子牙聽了道:“尊敬不如從命。隻是老朽兩腿僵直無法行走,騎馬坐車,受不得颠簸。如何是好?”
文王聽了,心領神會,文王讓姜子牙坐上自己的馬車,老者也不推辭,就上了車,坐好後,老者說:“我年紀大了,行走不方便,見不得颠簸。”
文王一聽,說:“既然這樣,為了不颠簸,我拉你。”然後卸掉了曳車的馬,自己拉着姜子牙往回走,走到一個坡下,實在太累了,就停了下來,歇一歇。
姜子牙問文王:“你數沒有數你拉了多少步?”
文王回答:“我邊拉車邊數,一共八百步。”
姜子牙道:“你拉我八百步,我保你江山八百年。”
文王聽了,說:“那讓我再拉一段。”
掙紮着拉了八步,姜子牙說:“再保你八年。”後來周王朝果然坐了八百年江山。
姜子牙彌留之際,對前來探視的武王姬發語重心長地說,自己死後,把棺材挂在朝堂上,國家那個地方出事,棺材頭朝那個地方,就沒事了。
周赧王當了天子,看着朝堂上的的棺材,對臣下說:老先人把棺材挂在朝堂,八百年了,不知道裡邊裝的人怎麼樣了,打開看一下,于是吩咐臣下打開了棺材,隻見十八個鴿子從裡邊飛了出去。據說,這些鴿子代表天下十八路諸侯,是姜子牙把他們關在棺材裡,如今飛出去了,天下就亂了,周朝也就滅亡了。
這也是民間傳說的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的故事的來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