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網6月9日訊 據東南網報道 竹刻,刻竹之事,以刀代筆,以竹為紙,移形刻意,做“竹”文章。中國竹刻藝術源遠流長,其中,莆田留青竹刻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文化内涵頗具特色,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界的一朵奇葩。
工盡其巧 劉氏竹刻名聲鵲起
劉志高創作留青竹刻。東南網記者楊超斌 攝
莆田市地處福建中南部,竹資源豐富,為竹刻藝術創作提供了保障。“毛竹兩年太嫩、四年太老,三年的剛剛好。”劉志高說,砍下毛竹後,剖成竹片,然後立即用熱水蒸煮、磨砂,做防止蟲蛀等處理,幾道工序走下來,才能制成竹刻的原材料。
據記載,留青竹刻始創于唐宋,明清時期漸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種類。劉氏竹刻作為中國竹刻的一支流派,主要分布在今天的莆田。清代乾隆中期,劉氏入閩第36代裔孫劉材成創辦竹木雕作坊。如今,莆田留青竹刻第七代傳承人劉志高秉持古學遺風,以為學創新為動力,打破家傳模式與演教授藝的傳承方法,先後在莆田建立了竹刻研究所,成立莆田雕塑學會。
據介紹,2004年至2018年間,劉志高參與非遺文化申報、保護階段的工作,以及中長期十年規劃綱要大綱的可行性報告研究及編制。他自創的陷地留青刻在全國及世界性竹藝術交流及展演中多次獲獎,也成就了福建竹刻藝術在中國單項非遺項目名錄的地位。莆田劉氏竹刻因此名聲鵲起。
劉志高的作品《延安歲月》。受訪者供圖
“留青是利用薄似紙張的竹皮,包括竹青、竹筠、竹底的不同層次顔色表面,應用刀法‘做文章’,表現筆墨、意韻和刀味。創造出立體與平面透視相結合的竹青層雕刻藝術形象,鏟去空白處的竹青,露出肌層作為畫面底色。由于雕刻時保留具體物象的竹青,故名留青。”劉志高說,陷地留青則以青皮做底色主調,所刻物像陷入不同纖維層間,深度和厚度可無限制放大,使色調形成鮮明的對比。
經過百年發展,劉氏竹刻藝術形成獨特風格,即“材盡其美、工盡其巧、器盡其雅、格盡其高”。劉志高弟子劉建新坦言,劉氏留青竹刻己往大多刻在筆筒、臂擱、鎮紙、折扇等文房雅玩上,受到文人青睐。創新後的陷地留青竹刻,在大型作品上突破了空間限制,增強了厚重感,可與木工藝相配置,镂刻屏風、插屏、挂幅之類作品。使其既有北方版畫之粗曠,又兼南方絲繡、繪畫之秀麗,具有水墨神韻般的藝術效果。
“竹皮為黃色,竹肌為紅色,曆年越久,竹皮、竹肌的色差越大,層次越豐富,視覺趣味越濃。猶如初熟之櫻桃、抛光之琥珀,頗受市民、收藏家青睐。”劉志高告訴記者。
匠心獨運 手藝人接力傳承
劉志高的留青竹刻作品。東南網記者楊超斌 攝
藝術需要傳承和創新,才有特色和價值。上世紀80年代末,國内工藝品市場尚未形成規模,許多“手藝人”靠手藝僅能維持生活。留青竹刻更屬于冷門藝術,那時花一兩個月刻的一片作品還不值百元。因喜歡留青竹刻,劉志高将其作為修身養性的習慣。
“小時候,在前輩們的熏陶下,我對留青竹刻情有獨鐘,常跟在他們背後觀察學習。念初中時,我邊學功課邊學雕刻。希望世代相傳的劉氏竹刻工藝不要到我們這一代荒廢。”劉志高回憶說。
留青竹刻工藝技法要求創作者具備繪畫、書法等功底。“先有基礎,才能入刻。”劉志高從小閱讀家中古籍,同時學畫。1992年初中畢業,自幼酷愛繪畫的劉志高進入廈門鼓浪嶼學國畫,并到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研修山水畫。他接過祖傳的“接力棒”,潛心鑽研留青竹刻藝術。此後,整整7年時間,他甘于寂寞和清貧,常常獨守雕刻室,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用繡花針般的刀具勤練刀法。
留青竹刻制作工具。東南網記者楊超斌 攝
在工作室裡,劉志高向筆者展示了形如楔子的刀刃。他說,每次創作都是漫長的過程,有時一天隻能刻三、四個字。刻畫比刻字更複雜,用的刀具更多。有圓頭的、扁頭弧形似鏟子的,大大小小超過20把。一幅30厘米×10厘米的作品,得刻一兩個月。
刻刀掠過,竹花翻卷。劉志高“刀起刀落”,技法娴熟,将尋常的竹子化為栩栩如生的藝術作品。“留青竹刻制作順序為描畫、割線、刮面、鏟底、采皮、挑腹、打磨等。隻有沉下心來,才能在竹刻技法上不斷突破,雕出精品。”
劉志高創作留青竹刻。東南網記者楊超斌 攝
功夫不負有心人。劉志高傳承前人精華,幾乎每個月都能鑽研出新的刀法。古人雕刻時,留下青皮為底,底是留青藝術的關鍵。如今,他推陳出新,凝聚了閩派文人竹刻技法理論體系,創造出三種技法:陷地陽文雕、留陽去陰雕和薄文皮刻,成功地嘗試着把青皮全部去掉,沒有留青,卻依舊用留青技法雕出藝術精品。此外,他還大膽嘗試把玉、石、木、磚、牙、角等不同材料的幾十種刻法引入竹刻中。“作為一名傳承者,必須要有創新,讓家族傳承的藝術适應新時代。”劉志高說。
經近30多年的潛心專研,劉志高博取衆長,雕刻“乾坤”,其作品層出不窮,先後榮獲杭州西湖精品博覽會、中國國家級藝術大師精品創新金獎、米蘭世博會藝術創新金獎、世界華人藝術成就獎等,被多所大學援予客座教授。
老藝新傳 設置學科創新發展
劉志高開展竹刻教學。受訪者供圖
随着市場經濟的發展,不少竹刻人改行或打工、經商,加上竹刻對傳承人素養要求高,劉氏留青竹刻面臨傳人缺乏、從業人員少的窘況。
劉志高認為,非遺傳承不是靠人為制造存在的,而需要學術成果落地。“讓非遺融入高校,是解決傳承與創新的一個有效途徑。”去年,應莆田學院工藝美術學院林院長的邀請,劉志高将竹刻融入工藝美術學科教學課程。
關于竹刻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命題,劉志高認為,要先做好學術研究,分解糟粕與精華,融入美育教育、兼融其他優秀文化,深化工美院校合作,創造良好的傳承環境,讓“老藝術”在高校的“新土壤”中“落地開花”。
正在制作中的留青竹刻。東南網記者楊超斌 攝
“凡事預則立。”目前,劉氏留青竹刻在整理、保護、傳承原有道具及史料的基礎上,根據非遺文化項目的相關政策及主管部門的指導,正努力将具有文化價值的理論、研究建設為學科課程體系,進一步提升保護與傳承留青竹刻的工作成效,獲得了廣泛的認同和支持。
此外,劉志高還計劃将其正沖刺報考美院的兒子作為主體傳承對象。“我希望他大學畢業後把祖輩的留青竹刻傳承下去,延續‘血脈’。”
(記者 楊超斌 通訊員 易振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