償債能力屬于财務報表分析嗎?#怎樣閱讀上市公司财務報表#财務報表是一家公司财務狀況最直接的體現,很多股民通過閱讀财務報表做出投資決策,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償債能力屬于财務報表分析嗎?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怎樣閱讀上市公司财務報表#
财務報表是一家公司财務狀況最直接的體現,很多股民通過閱讀财務報表做出投資決策。
但很多朋友有時候不知道财務報表的數字背後,隐藏着怎樣的邏輯關系,總是憑借前後期間直接數據的對比來判斷一家公司财務狀況的好壞。
實際上,财務報表有自身的語言,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你就會讀懂财務報表跟你說的話。
今天主要介紹财務報表反映出來的企業償債能力情況。
1、營運資本
營運資本=流動資産-流動負債
流動資産金額和流動負債金額是财務報表中都直接存在的數字,二者相減的金額反映了在資産負債表日可短期變現的淨額情況。
在一些财務課程中,老師會介紹營運資本越大越對企業有利,說明這樣的企業有很好的流動性、很強的短期償債能力、短期财務風險低。如果從償債能力的角度看,的确是這樣,但如果要分析财務報表整體的情況,也要充分考慮資産的質量、資産流動性等其他方面。如果資産質量不高,資産流動性差,那麼即使營運資本較高,也可能代表着有資産但賣不出去,變現能力差,有償債能力,但營運能力很差。
2、負債比率
負債比率簡單來說包括流動比率以及資産負債率。
(1)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産對流動負債的比率。
流動資産是一年内可以轉化成貨币的資産,流動負債是一年内需要償還的負債,所以從定義上來講,流動資産除以流動負債,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未來一年企業的償債能力。當流動比率大于1(也就是流動資産>流動負債),往往意味着流動資産對流動負債的保證程度較高。
但是,流動資産中有貨币資金、應收賬款等應收款項、交易性金融資産、存貨、預付款項等等,這些資産變現的方式不盡相同,貨币資金、應收款項、交易性金融資産等資産可以直接變現,收回現金;存貨需要銷售才會轉換成現金,且存貨的價值是沒有考慮利潤的金額,其最終變現的金額,還需加上經營的毛利;預付款項的變現流程更為漫長,預付款首先需轉變成存貨,存貨再轉變成現金。
另外,流動負債中也有一些項目,比如合同負債,雖然是負債,但一般情況下最終不會償還現金,而是以給客戶供貨的方式消減。一個企業如果行業地位較強、在銷售端較為強勢,其銷售過程中會先收款再供貨,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形成合同負債。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流動比率甚至資産負債率就會較高。
(2)資産負債率
資産負債率是企業負債總額占企業資産總額的百分比。
資産負債率反映的是企業整體的負債情況,很多人以資産負債率作為評價一個企業償債能力的核心指标,但與流動比率類似,資産負債率受财務報表結構的影響很大。如果資産中的固定資産、股權投資、在建工程等長期資産比重較大,則其變現周期則更長,償債能力與長期資産占比小的企業相比,會大打折扣。
同樣的,負債中如果長期負債較多,表明企業償債周期較長,其财務風險與長期負債較少的企業相比會低一些。
3、現金保障倍數
現金保障倍數是将現金流量表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作為評價标準,分别與利息費用、流動負債、負債總額做對比,用以評價經營活動現金流對負債的保證程度。具體來說,包括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現金流量比率、現金流量與負債比率。
(1)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
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應支付的利息
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是通過将企業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與應支付利息進行比較,來反映企業償還利息的能力。該指标主要保障的是對有息負債(金融負債)的償還情況,但企業的負債結構中,除有息負債之外,還包括大量的經營負債,對經營負債的保障情況,該指标未體現出來。
(2)現金流量比率
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淨流量/流動負債
(3)現金流量與負債比率
現金流量與負債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總負債
現金流量比率和現金流量與負債比率分别是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與流動負債和總負債的比值,反映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對流動負債及負債總額的保證程度。
之所以選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作為分子,是因為這類指标是以企業持續經營為前提,以企業經營産生的現金淨額償還負債。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經營活動流入-經營活動流出,上述指标基本可以涵蓋企業經營活動的主要資金情況。
綜上,存在合同負債這類并不是償還現金的義務,因此在計算這類指标時,在分析企業償債能力時,除了要看絕對金額之外,也要對報表項目具體情況進行了解,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有财務基礎的朋友,可以将傳統資産負債表轉換成管理用資産負債表,管理用資産負債表的淨負債項目,由于是金融負債-金融資産的淨額,可以有效去除資産負債表結構對指标的影響程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