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幹身體有什麼問題?口幹作為臨床上重要的自覺症狀,反映着全身氣血津液的輸布運化情況《素問·經脈别論》有雲:“飲入于胃,遊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意思是說,人體水液的輸送主要依靠腎氣蒸騰氣化、脾氣運化、肺氣宣降、肝氣疏洩、三焦通利,需要髒腑協調配合完成經常口幹意味着相應髒器失調,提示身體該調理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口幹身體有什麼問題?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口幹作為臨床上重要的自覺症狀,反映着全身氣血津液的輸布運化情況。《素問·經脈别論》有雲:“飲入于胃,遊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意思是說,人體水液的輸送主要依靠腎氣蒸騰氣化、脾氣運化、肺氣宣降、肝氣疏洩、三焦通利,需要髒腑協調配合完成。經常口幹意味着相應髒器失調,提示身體該調理了。
口幹根據程度不同,表現為口燥咽幹或口渴。口燥是覺得口中幹燥難忍,但不想喝水,常因水飲内停(人體水液運行輸布失常)、瘀血内阻、濕熱郁蒸、熱入營血、陽氣虛弱等導緻;口渴是主觀上想喝水,常因熱熾陽明、肺燥津傷、陰虛火旺等導緻。從口燥發展到口渴,常常是因為病勢增長的原因。由此可見,口幹病證頗多,有的是因為發熱病傷津或陰虛,津液不能向上濡潤口腔引起;有的是本身津液并不缺乏,因為有濕熱、水飲、瘀血等阻滞了水液運行或水液火力不夠,津液無法上承。因此,不同情況治療方法有所區别。
1.如因水飲内停導緻的口舌幹燥,臨床表現為喝水後反而不舒服、頭暈目眩、胃脹、心悸心慌、身體沉重、小便不利、舌胖苔白滑,宜用健脾祛濕、溫陽化飲的方法,可用茯苓、生白術、幹姜、陳皮等濃煎口服。也可配合艾灸足三裡、中脘、百會等。
2.如因瘀血内阻,多見于外傷、術後或久病之人,這類情況的口幹通常不想喝水,夜間症狀加重,并伴有舌質淡暗、有瘀斑瘀點、舌下絡脈怒張等,治療可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大家可用紅花、生地、當歸、川芎煲湯做成食療方食用。
3.如因濕熱郁蒸而自覺口渴,多見于長夏暑濕比較明顯的季節,并伴有頭重、胸脘滿悶、沒有胃口、大便溏稀、小便黃短、舌苔黃膩等症狀,治療應以清熱利濕、健脾升清為主。可以選薏苡仁、木通、綿茵陳、鮮荷葉、鮮蘆根做藥膳或者濃煎代茶食用。
4.如因陽氣虛弱導緻,多是由于嗜食生冷或誤用寒涼之藥引起,可見口幹但不欲飲,或畏寒四肢冷、短氣,治療應以溫陽益氣為原則,可服用附子理中丸。
總之,總感到口渴是津液已傷的表現,除了以上對症緩解治療的方法外,通用方為清熱潤燥、滋陰降火,可以選用生地、麥冬、玄參、川貝母、沙參、杏仁、西洋參、山藥、龜闆、枸杞、菊花等搭配進飲食,做成食療方服用。使用以上方法一周後,若症狀沒有緩解,建議及時就醫調理。(邝秀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