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2021年北京大宗交易市場共完成52筆交易,成交數量創下近年之最;全年成交額達652億元,僅次于2019年,刷新曆史第二成績,交易活躍度恢複疫情前水平。
1.投資型買家重倉北京,内資買家在超大宗交易市場非常活躍。
戴德梁行最新數據,2021年北京大宗交易市場共錄得52筆成交,總成交金額為652億元,成交金額和宗數相較2020年分别上漲26%和53%,大幅超越近年水平,充分體現買家對北京市場的巨大信心。
就買家類型來看,投資型買家占八成。投資型買家占比較2020年增加20個百分點至81%,其中保險資金尤為活躍。從内外資來看,2021年,内資買家在超大宗交易上非常活躍,使得内資成交金額進一步攀升,占全年總成交額的75%;外資總體占比略降,由去年的30%降至25%。
比如,平安人壽接盤凱德集團來福士資産包(包括北京來福士中心、上海來福士廣場、甯波來福士廣場、成都來福士廣場、長甯來福士廣場以及杭州來福士中心)的部分股權。不動産投資契合保險公司長期穩定的配置需求。
2.辦公商業仍為主流,公寓産品受關注。
就成交物業來看,由于SK大廈、來福士中心等大型辦公、商業綜合體的成交,2021年辦公和商業兩類物業成交居前,合計占比近八成。值得注意的是,公寓/住宅等快周轉、可散售的産品受到投資者追捧,成交占比明顯上升至7%。例如,美國鐵獅門以約21億元收購輝盛閣國際公寓,項目位于朝外區域,建築面積為37923平方米,現已對外公開發售。同在朝外商圈的新城國際公寓通過股權交易形式被萬通地産轉讓。
北京優質工業、物流倉儲、數據中心項目稀缺,成交量小。
3.朝陽區成交310億元,交易熱點重回核心區域。
在成交區域方面,交易熱點重回核心區域,其中僅朝陽區成交額達310億元,海澱區成交額上升至118億元,兩區成交額占比超過65%;豐台及通州等非核心區由于可售項目越來越少,大宗交易額較2020年有所下降;疫情帶來的不确定性讓買家更加重視核心區域的産業基礎和區位優勢。
4.法拍高性價比項目受關注。
今年北京大宗交易市場上,法拍項目不容忽視。比如,朝陽區的世茂工三、豐台區的金方商貿大廈等。太古地産1月份通過法拍競得位于三裡屯太古裡南區和北區之間的15号樓,雖然項目體量不足2000平方米,但經改造後,15号樓将連接起太古裡南北兩區。
5.快手安家,科技類公司自用需求旺盛。
在2021年北京寫字樓租賃市場上,高科技行業成交占比高達55.5%。快速成長的互聯網科技企業既是租賃市場的主力軍,也是大宗交易市場上的一支生力軍。年初,快手公布以28億元“安家”海澱區上地元中心;科大訊飛通過法拍競得位于海澱區的信威集團總部;人工智能公司拓爾思拟以4.27億元購買中關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園等。
戴德梁行中國資本市場部副董事總經理、北區資本市場部主管劉兵認為,2021年北京大宗交易市場,大額投資項目頻現,保險公司在市場内非常活躍。高科技企業自用需求旺盛,仍是市場内主要買家類型之一。公寓類項目的成交額相比去年有所提升,多城市物業資産包交易愈發頻繁,法拍項目性價比相對較高,備受市場關注。
預計2022年,保險公司将延續活躍的市場交易,外資募資額将會有所增長。同時,為緩解資金壓力,将有更多優質物業入市,市場成交将會更加活躍,開發商緊張的流動性将得以緩解。受政策調控的支持,長租公寓等物業類别投資熱度将會有所上升,生命科學、高端制造等園區将受到更多關注。此外,公募REITs的發行增強了資本的信心,優質工業、物流項目将繼續受追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