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石榴紅了。它集觀賞、食、藥于一身,其葉、花、果、果皮、根皆能入藥。
石榴果實性味甘酸溫澀,無毒。《本草綱目》謂其可“止瀉痢,治下血、脫肛、崩中帶下”。《滇南本草》曰:“治日久水瀉,同炒砂糖煨服,又治痢膿血、大腸下血。”此外,石榴還能治療咽喉及扁桃體炎、口瘡以及皮膚瘡癬,并可殺蟲。
石榴皮可澀腸、止血、驅蟲。适用于久瀉、久痢、便血、脫肛、崩漏帶下、蟲積腹痛、疥癬等病症。可治療痢疾、腸炎。
石榴根能殺蟲、澀腸、止帶。适用于蛔蟲、縧蟲、久瀉、久痢、赤白帶下等病症。
石榴葉可制成石榴茶,能潤燥解渴。适用于口渴引飲、咽幹舌燥等病症;外用洗眼,可明眼目、消眼疾;敷患處可治跌打損傷。
石榴花有止血功效。内服可用于鼻衄、中耳炎、創傷出血等病症;外用亦可泡水洗眼,明目療翳。
值得一提的是,金秋燥氣主令,人體常表現出諸多“津虧液少”的秋燥症,如口鼻咽喉幹燥、皮膚皲裂、大便秘結等。石榴味道酸甘,可化生陰液,如水行舟,生津潤燥,對治療時病燥邪具有良好功效。
文/四川 副主任醫師 甯蔚夏
通訊員 王愛琴
編輯 陳師睿
圖/源自網絡
推薦文章:
關注我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