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分級标準

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分級标準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5 05:02:13

一 冠心病與超聲心動圖

目前超聲心動圖的分辨率還不能夠對冠脈狹窄程度給出準确判定,這方面的診斷有賴于冠脈造影、心髒CTA和血管内超聲檢查。而對于川崎病、冠脈畸形、冠狀靜脈窦等病變,超聲心動圖檢查有一定參考價值。

此外,超聲心動圖檢查對于冠心病引起的室壁運動障礙、室壁瘤、乳頭肌斷裂、室間隔穿孔、心腔附壁血栓、心功能改變的判斷有重要參考價值,也是臨床醫生關注的重點。

正常心肌在收縮期向心運動、舒張期向外運動。當心室某區段供血不足,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運動漸弱、運動消失和矛盾運動。2000年美國超聲心動圖協會推薦采用左室壁16分法觀察心肌運動。這種分法最符合臨床特點、心肌血供分布,也和心電圖心肌缺血定位相互呼應。

采用這種分法,左室分為前室間隔、後室間隔、左室前壁、左室側壁、左室後壁、左室下壁這六部分,在左室短軸的二尖瓣切面、腱索乳頭肌切面和心尖切面切成3部分18段。因為心尖切面前後間隔融合為一段,且下壁消失,減去兩段,故一共是十六段(圖1)。

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分級标準(綠寶書冠心病)1

圖1. 左室壁16分法解剖示意圖。

心肌梗死時,相應室壁節段性運動消失或明顯減弱,正常心肌表現出代償性運動增強,收縮增厚,幅度增加。心梗後室壁瘤形成可以發生于任何節段,多見于左室前壁和心尖部。其超聲特點是局部變薄,局限性膨出,該處運動漸弱或呈反常運動。

心梗後如果出現二尖瓣收縮期不能閉合到二尖瓣環水平線上,呈“帳篷樣”拱起或伸入左房呈“揮鞭樣”改變,伴有彩色多普勒藍色反流信号,要考慮乳頭肌功能不全或腱索斷裂。如室間隔回聲失落、連續性中斷伴有彩色多普勒湍流信号,要考慮出現室間隔穿孔。

二 心包積液與超聲心動圖

在心包髒層和壁層之間,有10~20 ml液體起潤滑作用。心包積液時,心包髒層和壁層分開,心包腔被液體充填。大量心包積液影響心髒的舒張和收縮,可緻心包填塞。在我國,結核性心包炎是心包積液的最常見原因。化膿性心包炎、尿毒症、急性心肌梗死、系統性紅斑狼瘡、腫瘤也可引起心包積液。超聲心動圖是診斷心包積液的首選方法,其主要觀察切面見圖2。

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分級标準(綠寶書冠心病)2

圖2. 心包積液在主要診斷切面示意圖。

胸骨旁左室長軸切面可顯示左室後壁後方、右室前壁前方的無回聲暗區,其中左室後壁後方因位置較低,少量心包積液常在此首先被發現。随積液量增多,向下達心尖部。

心尖四腔切面可顯示左室外側壁、心尖部、右室外側壁、左右房室環處的心包腔有積液回聲。

胸骨旁左室短軸主動脈根部切面可顯示右室前壁、肺動脈外側心包腔内的液性暗區。

至于心包積液的定量,100 ml以内的心包積液為少量積液,液性暗區最大寬度一般小于10 mm;積液100~500 ml為中量心包積液,液性暗區寬度小于20 mm;積液大于500 ml為大量心包積液,液性暗區寬度大于20 mm。

三 主動脈夾層與超聲心動圖

各種病因導緻主動脈中膜的彈力纖維病變,内膜出現裂口,血液流入,将中膜與内膜分隔,形成夾層動脈瘤,累及升主動脈和降主動脈。大多數患者有高血壓史,青壯年發病往往繼發于馬凡氏綜合症。當主動脈夾層累及主動脈瓣根部時,産生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左心室擴大,如破入心包腔時,可引起心包填塞。

1. 二維超聲心動圖

主動脈内徑增寬、剝脫的内膜将主動脈分為真腔和假腔,真腔多狹小,假腔一般較大。Debekey I 型夾層起始于升主動脈并延伸到降主動脈,Debekey II型夾層局限于升主動脈,Debekey III型夾層起始于降主動脈,并向遠心端延伸。

2. 多普勒超聲心動圖

夾層累及主動脈瓣時,引起主動脈瓣反流信号。多普勒超聲在真腔與假腔内顯示的血流信号,方向相反,血流信号亦不同,真腔内流速快,假腔内血流緩慢。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顯示升主動脈真腔内為明亮的紅色血流,假腔内為暗淡的藍色血流。

四 肺動脈高壓與超聲心動圖

肺動脈高壓是一類以肺血管阻力進行性升高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發病率、緻殘率、死亡率都很高,也一直是近年來臨床研究的熱點。2009年ACC/AHA和ESC相繼發表肺動脈高壓專家共識、肺動脈高壓指南,對2003年威尼斯會議的臨床分型、診斷标準和治療方案做出修正。

2015年ESC再次公布肺動脈高壓指南,超聲心動圖是肺動脈高壓的重要無創性檢查、治療随訪、預後評估的手段,但肺動脈高壓的确診、血管反應性試驗和肺毛細血管楔壓測量有賴于心導管檢查。

超聲心動圖測定肺動脈壓常用間接方法。通過多普勒超聲測定三尖瓣口血流最大反流速度,計算三尖瓣跨瓣壓,再加上右房壓,計算出肺動脈壓力。三尖瓣口反流壓差的計算方法和右室心導管測量法之間有很強的相關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間接測量法,還是直接測量法,超聲心動圖目前尚不能準确評估肺動脈壓,同時也無法準确評估肺毛細血管楔壓,故在肺動脈高壓的早期診斷、亞型分類和血管反應性試驗評估上有一定局限性,尚有賴于心導管檢查。

1. 二維超聲心動圖

顯示右房擴大,右室肥厚。

2. 頻譜多普勒超聲心動圖

2015年ESC肺動脈高壓指南已不提倡将肺動脈收縮壓作為診斷和分層标準,但由于該指标比較直觀、簡便,臨床實踐中仍在沿用。肺動脈高壓的超聲診斷标準為肺動脈收縮壓>40 mmHg,較導管法測得的收縮壓高10 mmHg。

按超聲測得的肺動脈收縮壓将肺動脈高壓分級,30~50 mmHg屬輕度,50~70 mmHg屬中度,>70 mmHg屬重度;按肺動脈平均壓分級,25~35 mmHg屬輕度,36~45 mmHg屬中度,>45 mmHg屬重度。

3. 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CDFI)

收縮期經三尖瓣口至右心房以藍色為主的反流。

  • “綠寶書”丨7種心髒瓣膜病,超聲心動圖特點總結好啦!

  • “綠寶書”丨總結四種心肌病的超聲心動圖表現

  • “綠寶書”丨超聲評價心髒舒縮功能,這樣解讀才對路~

  • “綠寶書”丨心超報告中各指标的正常值,你都知道嗎?

  • 敲黑闆!《心血管内科醫生成長手冊》來啦

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分級标準(綠寶書冠心病)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