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下架範圍的擴大,每一天都會給這個市場增加一絲未知。
文 | 馬可欣 萬珮
編輯 | 管藝雯 黃俊傑
久違的打車大戰又回來了。美團打車新近在北京上線,打開 App 就送 4.5 折的新人紅包。高德将 100 元打車券夾在抖音視頻中間。打開曹操出行、首約汽車、T3 出行、陽光出行等網約車應用,優惠通知即刻彈出。
這一輪補貼奔着剛被下架應用的滴滴而來,将持續多久取決于滴滴所面臨的監管和處罰力度。至少到上周末,政府部門對滴滴出行的監管範圍還在持續擴大,對業務的影響也越來越直接。
7 月 9 日晚,國家網信辦發布通報:“滴滴企業版” 等 25 款 App 因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被要求下架。
下架的 25 款應用,其運營方都是 “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即滴滴出行的母公司。範圍不僅覆蓋了網約車、代駕、貨運、大巴、滴滴金融等業務,甚至還包括了滴滴内部的溝通軟件 “ D-chat ”,該軟件未曾在應用商店上線,員工以往都是通過掃碼下載。
此前滴滴打車應用被下架,小程序訪問受限對滴滴的經營影響相對有限。多輪補貼大戰後,大部分中國打車用戶已經安裝過滴滴應用,或者在微信裡打過車——僅去年在中國就有近 4 億人用過滴滴的服務,下架後依然可以正常使用滴滴。
但下架車主應用直接打斷了滴滴的司機招募。打車市場供給少、需求多,每個城市的司機規模是網約車平台的護城河,每個平台都需要持續補充新司機。滴滴招股書稱在中國過去一年有 1300 萬司機用過滴滴的服務,這隻是全國潛在網約車司機的一小部分。
滴滴旗下未受波及的應用隻剩下 2020 年 7 月推出的低價打車新品牌 “花小豬打車”、“花小豬司機端”,“青桔單車” 和做社區團購的 “橙心優選”。這些應用在應用商店的發布者都不是本次涉及的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
滴滴自 6 月 30 日低調上市,兩日後即遭遇國家網信辦的網絡安全審查,被要求停止新用戶注冊,又過了兩日,滴滴應用被要求從應用商店下架,7 月 7 日上午,滴滴出行已從部分用戶的微信支付出行服務欄、微信搜一搜、支付寶等處消失。
距離滴滴上市僅過去 13 天,滴滴市值已跌至約 577 億美元,較上市首日超 800 億美元的最高點蒸發逾 200 億美元。
滴滴 25 款應用被要求下架的第二天,網信辦發布了關于《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的征求意見稿,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拟規定是,掌握超過 100 萬用戶個人信息的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要申報網絡安全審查。征求意見截止日為兩周後的 7 月 25 日,何時将正式實行并未說明。
能上市的互聯網平台公司,基本上不太會有注冊用戶小于百萬的。這意味着幾乎所有消費互聯網産品在去國外上市前,都需要接受審查。這多少會讓外資在投資中國互聯網公司前多一分考慮。滴滴上市所造成的影響,輻射到整個互聯網領域。
目前,主管出行的交通部、監管不當競争的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尚未就滴滴網約車經營或當年它與優步中國的合并是否合規發出聲明,對滴滴出行的處理都源于網絡安全審查。審查還會持續多久、具體到何種程度都尚未可知。
但目前的信号已足夠讓滴滴出行的競争對手們看到機會并采取行動。
沒人不想趁機分一杯羹
7 月 8 日,美團打車自營業務正式在北京上線。次日,于 2019 年 5 月下架的 “美團打車” App 也在各大應用商店重新上線。
運作 4 年多,美團打車在内部的重要性一度大幅下降。
美團打車于 2017 年 2 月開始在南京試點運行。10 個月後,美團和大衆點評應用在全國 7 個城市上線打車服務即将到來的提示。
滴滴随即在美團打車進入的城市投入高額補貼。随着網約車監管加強、臨縮減虧損的壓力,美團在 2018 年上市前夕收縮了打車業務的開城計劃,在南京、上海之外的城市僅上線打車聚合平台,為 T3、曹操等網約車服務提供流量,不再自己招募司機做自營打車服務。
目前美團打車在網約車市場的占有率不到 2%。在去年 12 月,美團打車的日均單量僅有 70 萬,第一名滴滴(包括花小豬)當時的日均單量超過 3000 萬單;高德約為 150 萬單,也有美團打車的兩倍;T3 出行、曹操專車等自營平台的日均單量都和美團打車不相上下。
突如其來的滴滴網絡安全審查事件,讓美團打車激進了起來。
美團打車開始推自營業務,在北京目前主要提供 “美團快車” 服務,由美團自己招募司機接單。7 月 8 日,美團打車公衆号發文招募美團司機,官方賬号留言稱正在 34 個城市招募司機。而此前,美團僅在南京、上海有自營業務。
在補貼上,美團也加大了力度,對司機也對乘客。對剛進入的新城市,一位行業人士表示:“(美團打車)開城需要準備的事情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運力。”
為争取新司機入駐,美團打車稱對新司機提供最高 1000 元的沖單獎勵,新司機完成首單後的 3 日裡,訂單流水增加 20%。美團還鼓勵老司機邀請新司機,邀請方最高能獲得 700 元獎勵。
據一位網約車司機介紹,在北京、上海,按照一位全職司機每天工作 12 小時、跑 300 公裡計算,一天工作下來,刨除油費後的利潤能在 600 元以上,差不多每公裡賺 2 塊多,由于最近的補貼,這幾天每公裡能賺 3 塊多,一天能多賺三百多元,很多司機都加長了工作時間,“瘋狂跑單,一天跑 15、16 個小時”。
主打聚合模式的高德也沒閑着。
近日,與高德合作緊密的星徽出行、AA 出行等都推出了 “零抽傭” 政策,司機在 7 月 5 日 12 點之後的 72 小時将享受全部訂單免抽傭的福利。
這些平台為司機提供的激勵方式和平時類似,但這幾天力度大幅增加。
一位租車公司人士表示,補貼一直有,但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高過,“平台在打仗。目前司機就是 ‘撿錢’。”
高德面向乘客推出了 100 元打車券限時領取活動。這不是一個新的活動,去年就已經開始了,但滴滴事件後,高德加大了推廣力度。
網信辦要求應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的同時期,用戶打開抖音,會看到文案不同的多個高德打車券廣告;很多用戶在微信朋友圈中也能刷到高德該活動的廣告。
一位高德人士表示:“高德過去投入了大量資源去做打車,滴滴事件之後,之前的投入剛好能夠接得住市場的變化。”
相較剛剛開始大範圍開城的美團,高德覆蓋的城市更多,是很多用戶平日裡的第二選擇。《晚點 LatePost》了解到,今年 4 月,高德的日均單量還隻有 230 萬單左右,而近幾日在補貼激勵下日單量已經達到約 400 萬單。
一位行業人士稱,有出行平台公司預判這輪整頓期至少有 40 天,因此制定了一個 40 天的沖刺計劃。
“沒人不想趁機分一杯羹。” 他說。
滴滴的壁壘和未知
“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說什麼。” 一位滴滴員工表示。
7 月 2 日,國家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對滴滴進行調查,要求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戶注冊。“滴滴任何增長措施都沒有意義了。” 一位滴滴人士稱。
另一位滴滴人士表示,目前老用戶依然可以正常使用滴滴出行應用。如果整頓期不長,對滴滴的實際影響有限,“滴滴多年以來形成的運力、技術和品牌壁壘并不會被其他平台的短期補貼消解。”
《晚點 LatePost》了解到,滴滴計劃加大第三方聚合平台的扶持力度以應對競争。
更嚴峻的挑戰在司機端。7 月 9 日,滴滴車主應用下架後,滴滴網約車的新司機招募被迫打斷,同時一衆打車平台又在加大補貼争取司機。
一位行業人士表示,滴滴的當務之急是穩住司機。
打車業務具備典型的雙邊網絡效應,包括供給方(司機)和需求方(乘客)兩邊,目前市場的現實情況是供給少、需求多,因此隻要撬動供給方,就能争取到乘客。哪個平台補貼多、車多,能在最短時間打到車,乘客就會用哪家。
雖然滴滴對司機和乘客的補貼都沒有停止,但出于顯而易見的原因,它也沒有大力宣傳。上述行業人士稱,在 7 月 3 日美團更新了對司機的補貼計劃後,7 月 6 日,滴滴也在部分城市加大了補貼力度,比如在上海,一周的沖單獎勵最高能達到 660 元。
滴滴還有巨大的規模優勢。在網約車市場,滴滴已經占據超過八成的市場份額。滴滴招股書聲稱其中國出行業務 2021 年第一季度日均單量為 2500 萬單,是目前第二大打車平台高德的 10 餘倍。
滴滴招股書稱截至今年 3 月底的過去一年中,在中國有 1300 萬司機和 3.77 億用戶使用過滴滴的服務。這是滴滴成立 9 年累計融資金額超過 226 億美元換來的核心壁壘之一。
更多的司機使得乘客打車的成功率更高,吸引更多需求,反過來又保證了司機留在滴滴。數位網約車司機均對《晚點 LatePost》表示,隻要滴滴不倒,就不會棄用滴滴。
上述行業人士則認為,“隻要司機能穩住,(滴滴)後面恢複還是很快的。”
另外本次受影響的不止是消費市場,企業用車也将受到影響。“滴滴企業版” 在本次下架的 25 款應用中位列第一。一位行業人士表示,很多企事業單位,尤其是國企,以後或許都不會與滴滴合作了。
成立 9 年,這不是滴滴第一次面臨重大危機。在 2018 年兩起順風車安全事故後,滴滴的業務重點從關注增長轉為 all in 安全,所有的業績考核都以合規為主。
創始人程維在内部首次提出,“沒有安全,一切歸零”。2018 年 8 月 27 日滴滴在全國範圍内下線順風車業務,整改 400 多天後才重新上線。一位滴滴老員工甚至認為,當時情況比現在更嚴峻。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 Canalys 的數據,2020 年中國售出超過 3.3 億部智能手機,相當于大約 1/4 中國人在過去一年換了手機。換手機的用戶将無法從應用商店下載滴滴的應用。
根據《網絡安全審查辦法》規定,審查可以持續 30 個工作日,如果情況複雜,還可以再延長 15 個工作日,包括形成審查結論建議并征求相關部門意見,此後還需要最長 15 個工作日的書面回複意見時間。若各部門意見不一,将進入特殊審查,一般在 45 個工作日内完成。7 月 10 日的新規征求意見稿将特殊審查的時間延長到 3 個月。
這意味着如果應用下架時間與安全審查相等,就可以持續最多 60 個工作日,再加上特殊審查的 3 個月,将超過 174 個自然日,這不包括如果查出問題之後可能面臨的整改和處罰。
滴滴擁有着超過 80% 市場份額的先發優勢。它也有更多資金儲備。7 月 1 日上市,滴滴募資到 44 億美元,加上滴滴原本賬上擁有的現金和短期投資,滴滴手握着超過百億美元的資本可以調用。網約車的合規壓力比過去更大,這同樣是競争對手面臨的難題。
滴滴仍然擁有寬闊的護城河,9 年融資超過 200 億美元所鑄就。但随着下架範圍的擴大、時間的延長,這個市場每一天都會多一絲未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