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以深刻而微妙的方式影響和規範着當今社會生活,其意義毋庸贅言,因而早有重要哲學文獻聚焦,初見于英國哲學家斯蒂芬的著作《自由、平等與博愛》,繼見于沃倫和布蘭代斯具有重要影響的著作《隐私權》,問題從對“私人生活領域”的關切發展為對“獨處權利”的關注。然而,縱觀隐私研究,西方傳統多聚焦與公共領域相分離的私人領域,重在探讨隐私的價值和類型,而鮮有關于隐私的産生及其性質的深層探究,從而缺乏對隐私的曆史線索和發展邏輯的深刻把握。
隐私産生的基礎
隐私是與自我有關的事情,自我延展的私密部分受文化制約,主體關系的展開受社會界定。因而,隐私觀念是人類自我意識發展的産物,并随着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演變,且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表現方式。
首先,隐私産生的認知基礎。人類意識的發展曆經了從“畜群意識”到“自我意識”再到“主體意識”的過程。起初,人類處于“畜群意識”階段,意識隻是對周圍可感知環境的一種意識,是對處于開始意識到自身的個人以外的他人和他物的狹隘聯系的一種意識,是對自然界的一種純粹動物式的意識。這個階段,人還沒有形成個人獨特的自我意識,尚無羞恥之心,遑論隐私,自由與尊嚴更是無從談起。自我意識,是從對感性的和知覺的世界的反思而來,本質上是從他物的回歸,是意識返回到自身,是在它的對方中意識到它自身。因而,從“自我意識”起,人就可以将自身與他物直接區别開來,且可以使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的意識的對象。毫無疑問,伴随着自我意識特别是自由意識的産生,羞恥之心與隐私觀念才開始萌發。随着自我意識的發展,人不但可以意識自己的生活,且不斷創造并生成自己的生活,實現自由發展。就此而言,自我意識實質為自由意識。自由意識是自我的主體意識,是人自立為主體并對自身的主體地位、主體能力和主體價值的自覺。随着主體意識的确立和實踐的發展,人們在實踐過程中不僅能将自我與外界區分開來,還能意識到自己的地位和能力,進而在群體間劃分出具有“為我性”的個體區域,隐私就是屬于“我”的東西,隐私的特性恰是以人類能夠認識和區分自己與世界關系為前提的。
其次,隐私産生的社會基礎。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産物,是基于人的“類本質”即他的社會性質産生,因而作為自我意識的隐私觀念的産生自然離不開社會情境。美國哲學家米德認為,“自我意識”是個體通過在一個有組織的社會關系背景中采取他人的态度對待他自己而成為他自己的一個對象,如果個體不是這樣成為他自己的一個對象,那他根本不會有自我意識。為了意識到自己,人須成為自己的一個對象,即作為一個對象進入自己的經驗,并且隻有通過社會手段,隻有通過采取他人的态度對待自己,人才能成為自己的一個對象。可見,自我意識是人對自身采取的一種社會性态度。所以,不難理解,當人開始從社會角度或他者角度審視自身時,隐私觀念方有可能。因而,隐私觀念不僅來自自我意識的覺醒,更是來自他者角度的審視與啟示。同時,正因為人是有自我意識的主體,才能夠在某些信息被他人知曉後感覺受到侮辱。因為人能意識到自己可以是被審視的對象,可以成為他人或公衆關注的焦點,由此産生了一種新的自我意識,這種意識帶有敵對性。斯坦利·本恩認為新産生的敵對意識即人們的隐私意識。我們不僅能夠意識到自身,且能夠意識到我們處于怎樣的一種社會情境,更重要的在于,我們還可以在自己的行動中針對那一社會情境作出反應,這個反應既是自我意識的覺醒,同時又是社會共同體的态度,是在自我意識中喚醒共同體的态度。因而,就此而言,作為自我意識的隐私觀念正是社會共同體态度的内化。
最後,隐私産生的文化基礎。界定隐私是異常困難的,因為隐私是一個與文化具有極強關聯性的概念。英語Culture的詞源是拉丁語Cultus,該詞原義為“耕作”,引申出教養和擺脫自然狀态而久經錘煉的意思。中國古文字學家徐中舒先生認為,“私”是農具,從厶,象耒耜之耜形,是農夫用以耕作,作為自己私有的工具。漢字“私”的詞源表明,“私”兼具實踐手段和主體所屬之意,前者是人的文化生存方式,後者是人對自己創造物的所有權。美國人類學家赫斯科維茨同樣認為,文化是個人适應其整個環境的工具,是表達其創造性的手段。由上可見,隐私觀念的産生離不開人的文化生存方式。人與動物最根本的區别在于有意識的實踐活動,而社會實踐的産物就是人的文化存在方式。實踐活動使人的本質對象化,在人創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确證“屬我性”文化本質;同時,使自然人化,變自然為我的作品和現實,生成“為我性”的文化世界。從“屬我性”與“為我性”不難看出,人類的文化生存中天然具有隐私的源因。文化是人的内在本質屬性,通過自我意識的對象化活動,使人類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體現人對自身及自然的控制能力及其自由的邊界,此正是隐私的“為我性”基礎。進而觀之,文化是人的本質力量,以實踐活動而确證,前者體現主體性和意識自由,後者體現權力性和改造能力,因而文化從某種程度上表現為權力意志。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隐私觀念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同時又因文化的權力特質而具有權力屬性。
隐私的基本性質
随着社會的發展,自我意識向主體意識飛躍,主體意識的覺醒使人們開始審視并确立自身的地位,主動維護個體的自由和尊嚴,隐私觀念随之産生。因而,從隐私産生的認知基礎、社會基礎以及文化基礎三個方面來看,隐私具有三個基本性質:主體性、社會性和權力性。
首先,隐私的主體性,體現獨立人格。主體能意識到自己是自己命運的主宰且具有不依附于他人的獨立自在的人格。漢娜·阿倫特認為,在古代人的情感中,“隐私”這個詞所表示的私人性質無比重要,它本質上意味着剝奪了什麼東西,甚至被剝奪了人的能力中最高級的、最屬人的東西的狀态。因而,我們說到隐私,本質而言是對人的主體性的确認。保護隐私,就是在反抗對人的最内在領域的侵擾,關乎“不受侵犯的人格”。美國學者布魯斯汀認為這一原則包含個人尊嚴和正直、個人獨特性和個人自主權,侵犯我們的隐私會威脅到我們作為個人的自由。布魯斯汀研究了沃倫和布蘭代斯寫作《隐私權》的原因,認為他們擔心大肆宣揚私生活的媒體會破壞個人的尊嚴和正直,削弱個人的自由和獨立。因此,布魯斯汀将人的本質定義為擁有尊嚴、自主性和獨立性的個體,并指出,“一個完全受公衆監督的人将失去他的獨特性、自主性和他作為獨立個體的自我意識,簡而言之,失去他的道德人格”。可見,隐私對于維護主體性極為重要。根據薩特的觀點,當我們遭遇他者,意識到自己是一個被審視的對象,這會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并尋求一種不限制行為的自由;想從不可把握的“為别人的對象存在”中掙脫出來,就相當于謀劃實現一個别人在其中不存在的世界。就此意義而言,隐私就是這個世界,是自我與自由的邊界,其本性在于對于主體性的捍衛。可見,隐私是尊重人的基本要素,如斯坦利·本恩所說,因為我們是理性的個體,而不是因為我們僅僅是痛苦或愉快反應的儲存者,所以我們的隐私應該得到尊重。事實上,對于隐私的重視可以讓主體意識到自己是有道德價值的獨立存在者,為人類尋找生命的意義指明新方向。
其次,隐私的社會性,體現社會距離。隐私是社會的産物,是在一定的社會生活中,基于社會視角審視自身的結果。隐私并非與生俱來,而是逐步發展的,是在社會生活中确立與調整個體與社會關系的結果。因而,關于隐私的探讨主要圍繞社會關系展開。傑弗瑞·雷曼認為,隐私是一種社會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種社會實踐,社會認識到個人的存在,并與個人進行交流,使個人認識到自己的存在是理所當然的。雷曼推測,一個人的自我意識,既不能在社會制度之外發展,也不能在社會制度之外生存,這種社會制度教導和支配人們認識他人的私人領域。社會交往中保持距離是有益的,根據米德的理解,自我概念是由社會互動賦予我們的,因而考慮到社會關系中存在着特有的威脅和危險,參與者需要使自己保持自主性和自尊心,而保持距離有助于部分和暫時保護自己,因為太親密會滋生威脅。墨菲研究了圖阿雷格人長期戴面紗的原因,發現他們正是通過面紗來與外界保持距離,以此維護自己的隐私。因而,就隐私而言,社會距離就是自我的邊界。至此,我們不難發現,自我概念雖然是社會所給予,但同時卻又受到社會的威脅,因而隐私的存在就具有了生存論價值。美國學者威斯汀對于動物的研究同樣表明了這一點:動物的生存有小團體或獨居需要,這一點與人類相似。“對領地的研究甚至粉碎了知更鳥唱歌或猴子尖叫純粹是為了‘動物生活樂趣’的浪漫觀念。實際上,在動物的私人領地範圍内發出警告,警告可能的入侵者,這常常是對隐私的公然呼籲。”
最後,隐私的權力性,體現主體自由。隐私源于人類的文化生存,具有尼采所說的“權力意志”的含義,等同于類似生命力或保存與增強有機體活力及其對環境控制的沖動那樣的東西。安東尼·吉登斯認為,權力同人類行動邏輯地結合在一起,權力強調行動的效果,具有權力等同于自由的傾向。因而,文化與權力具有相互交織性,權力概念指做某事的能力以及這種能力的實際行使,等同于“使外部世界産生顯著變化”的能力。邏輯上,最原初的隐私概念是私人的簡單狀态,即不與任何其他人分享經驗。隐私的一個更複雜的變體概念是這樣一種“狀态”,其中或者沒有共享,或者雖然有共享,但隻是因為主體想要共享,因而隐私是一種權力。作為允許共享的狀态,隐私概念自然地導緻作為控制他人訪問私人對象(私人場所,信息或活動)的能力或權力。所以,隐私是一種能夠維持私人狀态或放松狀态的能力,體現主體的自由程度。權力體現的是主體自我實現的能力,正因主體具有這種能力,主體的權利才能得以保護。就此意義而言,權力意味着權利。因而,隐私既是主體維持自身狀态的權力,同時亦是主體應該享有的權利。如果一個人具有決定是否維持私人狀态的能力,那麼他就享有權利,即“人的個性的權利”。
作為當今社會的核心概念,隐私深受不同社會和文化的影響,有着千差萬别的形式,卻以相似的起源、性質,影響和規範着我們對于社會生活的體驗。現代性技術生存境遇使我們面臨着前所未有的隐私危機。探索隐私觀念的曆史生成、基本性質,目的是喚醒人們對隐私的自覺和警醒,為人們守護自身的情感和智力空間提供合理基礎和有效辯護,以促進個體的自主生存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作者單位:安徽大學哲學學院;東南大學人文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金柱 張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