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可以說是千年難遇的人才,一千年隻能出那麼一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在文學上的成就,那也是無人能夠超越,當年宋神宗與下面的大臣交談時,問到天下誰最有才華?有人說是唐朝的李白,但是宋神宗聽了不置可否,然後說出了自己的觀點,認為蘇轼最有才華,他覺得李白雖然才情很高,可是才氣不足,隻有蘇轼兩者兼備。可見在宋神宗的心目中,蘇轼的才華要超過了李白,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者,這種事情也是很難說得清楚,每個人心目中的答案都是不一樣,隻能說宋神宗偏愛蘇轼。
雖然蘇轼很有才華,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卻是處處不如意,始終是過着颠沛流離的生活,還一度被貶到外地。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蘇轼在湖州任上,給宋神宗上了一封《湖州謝上表》,從而被變法人士抓住了把柄,認為他抨擊新法,還污蔑皇帝,最終遭受到了打擊,先是被貶到黃州(今天的湖北省黃岡市),此後又是嶺南(廣東省惠州市)和儋州(海南省儋州市),在這些地方蘇轼過着極為痛苦的生活,同時也寫下無數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
蘇轼的詩自成一派,頗有唐詩風範,一些經典的作品,那也是脍炙人口廣為流傳,譬如這首《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相信大部分的人對于這首詩都不會陌生,這也是蘇轼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通篇寫得生動有趣,每一句都是千古名言,從而成為了宋詩裡名篇佳作。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蒌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這是一首很典型的題畫詩,當時蘇轼看到惠崇所繪的兩幅《春江晚景》圖,一時之間驚為天人,于是在旁邊題寫了這首詩,時間大約是在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創作的地點已經是無從知曉,從這首詩中我們就可以感受到蘇轼獨特的才情,還有他對于事物細膩的觀察,僅僅是憑借兩幅畫,他就能夠寫得如此生動有趣。
開篇的兩句便是千古名句,也是描寫春天最傳神的詩句,不過人們可能會難以理解,為什麼會是“春江水暖鴨先知”呢?而不是鵝,或者是其它的動物?其實這就要觀察鴨子的習性,鵝盡管也是會下水,但是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待在岸邊,隻有鴨子下河的時間最多,所以到了春天之後,鴨子最先感知春天,這也說明蘇轼觀察的極為仔細。
那麼開篇的這兩句也是比較好理解,它大緻的意思是:竹林之外,正好有兩三枝桃花,正在春風中盡情地綻放,河水中的鴨子最先感知春天,河水剛剛回暖時,鴨子就下水了,自然要比其它的動物更早感知到春天的到來。
最後兩句寫得極為巧妙,同時也表達出了蘇轼一種豁達的人生态度,另外也足以看出蘇轼就是一個吃貨,“蒌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到了春天之後,大地開始複蘇,地面上長滿了野草,茼蒿和蘆葦在春風中長出了新的嫩芽,而此時的河豚正在逆流而上,從大海裡遊回到河裡,人們可以開始抓河豚,品味這種獨特的美味。
蘇轼的詩非常接地氣,也充滿了詩情畫意,在這首《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中,他用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春色美景,同時也把自己對于春天的感受,還有春天的美食融入進了作品中,也就使得這首詩顯得别具一格,處處充滿了詩情畫意,每一句都生動有趣。盡管看似一首很普通的作品,可是讀來卻是朗朗上口,從而成為了蘇轼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而那一句“春江水暖鴨先知”也是成為了千古名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