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彤寶媽(原創)
有一段時間喜歡聽相聲,開始時不明白為什麼說"三分逗七分捧",出彩的不都是"逗哏"嗎?
後來慢慢明白,捧與逗之間唇齒相依,好的"捧哏"很難得。
嶽雲鵬說每次上台有孫越在他就覺得踏實。還說做噩夢,夢到上場時孫越沒來。
孫越對嶽雲鵬來說就像一根定海神針,能接得上他的話;能在他發揮過頭時,把他拉回來;能在他說錯話時圓回來。
有人評論:
"孫越是一個很好的捧哏演員,能認清自己的位置,該說的時候說,不該說的時候,絕對不插話。"
忽然有一天,我想到:育兒路上很多時候也需要"捧哏"式智慧啊。
不做"一錘定音"式家長。因為年齡問題,成人眼裡很簡單的問題或事物,孩子卻理解不了。
個人認為孩子思維能力發育的過程中,家長更多地應引導孩子去觀察、去自己找答案,而不是直接抛出答案。
相聲裡"捧哏"給"逗哏"遞話,讓表演流暢、連貫地進行下去。
爸爸媽媽的任務就是做好"捧哏"的工作,在孩子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适時提供幫助。
前一段時間,單元門口的草叢裡不知道是誰種的一棵葡萄樹結了小小的兩串葡萄。
彤寶問:"媽媽,你看那是什麼?"
我答:"什麼?"
彤寶答:"我看着像葡萄。"
我說:"是的。"
彤寶繼續說:"媽媽,它熟了沒?"
我說:"你覺得呢?"
彤寶笑眯眯地說:"沒熟,因為它還綠的呢。"
我說:"那什麼時候它就熟了?"
彤寶回答:"變成紫色就熟了。"
這個過程中,她自己得出了"葡萄變紫才熟"的答案。
我和她約定每天都來看看葡萄的變化。
這兩天,那葡萄真的慢慢變紫了,她開心極了。
後來,特意給她買了綠色的葡萄,告訴她大部分葡萄成熟後是紫色的,但也有不會變紫的葡萄。
其實,我可以直接告訴她,那是葡萄,還生着呢,等變成紫色就熟了。
但那遠遠沒有她通過觀察來印證自己的答案印象深刻,而且一件看起來很小的事情,她卻做得很開心。
同樣一個問題,家長用告知的語氣,孩子的接受度并不高;讓孩子當主角,家長做提問的一方,不僅會增進他的行動能力,而且會讓他更自信,并覺得受到了尊重。
運用"拉波波特法則"和孩子溝通。幼兒期是爸爸媽媽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時期,但沒有幾個孩子願意心甘情願地遵守那些規矩。
在一次次對抗賽中,家長被氣得七竅生煙,孩子則委屈地大聲嚎哭。
找到一個和孩子有效溝通的方法很重要。
"拉波波特法則"就是我在實際操作中比較有用的一個方法。
拉波波特法則是世界著名的博弈論專家阿納托爾·拉波波特提出來的,專門用來解決如何讓對方心平氣和地接受批評、不同意見,并達成共識。
拉波波特法則"四步走"步驟如下:
第一步,複述孩子的想法。
第二步,表示理解孩子。
第三步,肯定孩子的感受。
第四步,提出反對觀點,并給出理由。
整個過程,尤其是前三步特别像"捧哏"說的話,現在用前幾天我和彤寶的一段日常生活場景拆解還原一下。
我的右腳不小心撞到沙發上,非常疼,好多天走路都是一拐一拐的。
那天送彤寶去她爺爺家玩,也就幾分鐘的路程,我一隻手拿着手機和鑰匙,另一隻手提着一大袋她的東西。
下樓沒走幾步,彤寶就開始撒嬌:"媽媽抱抱!"(逗哏戲精上身)
"哦,想讓媽媽抱啊。"(第一步,複述彤寶的要求:捧哏幫腔解釋)
"嗯,媽媽抱我!"(逗哏伸手要抱抱,繼續表演中)
"今天可真熱,太陽曬得彤寶都不想走路了。"(第二步,猜彤寶的想法,表示理解:捧哏插話幫腔解釋)
"曬得我都累了。"(逗哏立馬表現出對太陽的厭惡)
"是啊,出門忘戴帽子了,曬得臉都疼。"(第三步,肯定她的感受:捧哏表示贊同)
(逗哏眼巴巴等着我去抱她)
"你看媽媽腳受傷了,還提了這麼多東西,萬一沒把你抱好,摔了怎麼辦?"(第四步,給出不能抱她的理由)
最後達成一緻意見,走快點少曬會兒。
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溝通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為什麼很多孩子與父母的隔閡越來越深呢?
就是因為一次次無效溝通導緻的。
"捧哏"式讀繪本。
現今,繪本幾乎成了孩子們案頭不可缺少的讀物。
親子閱讀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按着文字内容讀,也可以自行創作一番再給孩子講,還可以和孩子分角色演繹……
但在我的實際經驗中還會遇到如下情況:
彤寶有時并不想聽我按順序講,而是随機打開一頁;
她有時還會執着于一張圖畫,指着這兒問問,又指着那兒問問;
甚至有的時候,她的想象力發揮得完全超出了故事的本來情節……
對口相聲中,整個表演中"捧哏"的話并不多,但起的是穿針引線、推進故事情節甚至也"逗一逗"的作用。
孩子不按常理出牌時,家長不妨把主動權教給孩子,以"捧哏"的角色陪孩子看繪本。
繪本的靈魂是圖畫,圖畫本就沒有文字那般死闆,讓孩子自由發揮想象吧,既鍛煉觀察力,也可以豐富語言能力。
“捧哏”的由來是對口相聲發展早期時,師傅、長輩怕初學乍練的徒弟或晚輩在舞台上出錯,他們就作"捧哏"給兜着點,提點着點。
父母們怕孩子犯錯,擔心孩子做不好,往往越俎代庖,什麼都替做好,那孩子還有機會學嗎?
很多時候,我們做的該是"捧哏"的活兒,而不是代替孩子去"逗"。
彤寶媽育兒心得:
"捧哏"演員一方面要努力地去捧"逗哏"演員,讓包袱扔得更響;另一方面還得甘于退居二線,不争搶風頭。
為人父母的就該像個"捧哏"演員,放手讓孩子在舞台上發揮,我們掌好舵,牽緊線就好。
當初嶽雲鵬在小劇場慢慢火起來時,說過很多"不高級"的段子,孫越告訴他:"你要是再說這些,我就不給你捧了。"他告訴嶽雲鵬眼光要放得長遠些,否則永遠走不出小劇場,上不了大舞台。
這是孫越給嶽雲鵬的人生路做的一次"捧哏",效果可見一斑。
育兒路上需要"捧哏式"技巧,孩子的成長中也需要家長"捧哏式"的深謀遠慮。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