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疾病誤區?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不管哪一科的醫生,做哪一種疾病治療的科普時,差不多有一條總要講到,就是早發現,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重大疾病誤區?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不管哪一科的醫生,做哪一種疾病治療的科普時,差不多有一條總要講到,就是早發現。
比如大腸癌,其發生、發展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5年、10年甚至20年的時間。在這麼長的時間裡,有無數個機會發現它,幹預它,消除它。
此外還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病,都有早發現的機會。可人們往往不在意,在漫長的時間裡,任由不健康的生活因素不斷積累,身體上的小毛病不斷增多,到了一定時間,量變引發質變,才發現病程已經進入中晚期。治療起來,花錢不菲不說,自己遭罪,還不一定能治好。
健康的含義是不得病、少得病、得小病,如果很多疾病能夠實現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幹預,那就是最大的成功。而且,從技術層面看,大部分慢性病的早發現是能夠做到的。但是,為啥醫生、專家、媒體磨破了嘴,早發現的實現還是比較難呢?
研究表明,決定健康狀況的因素,醫療衛生服務僅占8%,遺傳等生物因素占15%,超七成主要是生活方式和社會環境因素。慢性病是生活方式病,難以早發現的根本,在于難以改變已經形成的生活方式。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中存在很多不健康因素:熬夜、飲食不規律、大魚大肉、高鹽高糖、運動不足、抽煙喝酒、心情陰郁焦慮……相信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沾點兒。
吊詭的是,對于這些不健康因素,人們不是不知道,不存在知識盲區,但好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飛蛾撲火一般。對此,不自律、沒恒心是最容易解釋的,但不是唯一答案,可能也不是根本原因。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大系統裡,這個系統高度精密,環環相扣,無限追求效率。但各種系統參數中,唯獨對人的健康不甚關注。因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想轉變就能轉變得了嗎?生活方式極大地受到工作方式的制約。
以前,工作效率低,一個星期隻能辦一件事。今天,工作效率高,一天能辦7件事。高效率的同時,勢必要壓縮吃飯時間、攪亂休息時間、推遲休閑時間。比如,一個程序員,經常要在規定時間裡完成一件工作,他必須加班加點,加上公司有晚下班報銷車費的制度,因此延長工時成了合乎邏輯的做法。
在緊張的工作節奏下,飲食無法規律,營養無法均衡,因為無暇顧及。就算養生專家介紹100種健康食譜,也無法、無力施行。
早發現、早治療,很重要,但知易行難。對于一個每天奔波于工作、忙碌于家庭,連個人愛好都不得不舍棄的人,健康的排序能靠前嗎?在不少人那裡,生活壓力之下,健康問題隻要不浮出水面,就不是問題。
因此,要想切實做到疾病早發現,僅靠個人生活方式的改變還遠遠不夠、也不現實,必須提升對社會和環境因素的關注,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也就是說,真正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