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你看這報告單,說我腫瘤标志物升高,這是怎麼回事呢?是不是說明得了癌症啊?”李大爺拿着報告單憂心忡忡地找醫生咨詢。
“大爺,你先别急,腫瘤标志物聽着吓人,但升高也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咱得具體分析分析。”
腫瘤标志物的臨床意義腫瘤标志物,簡單來講,就是可以反應腫瘤發生、發展,并能檢測腫瘤對治療反應的一類物質。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鄧婷醫師介紹,腫瘤标志物本身就是腫瘤細胞的一種,它可以存在于細胞、組織、血液或體液中,通過生物化學、免疫學等方法來檢測。
腫瘤标志物的臨床意義主要包括早期發現腫瘤,腫瘤篩查、診斷、鑒别、分期等,還能通過腫瘤标志物監測腫瘤患者手術、放化療的療效,判斷腫瘤的預後效果和複發風險。
而人體的腫瘤标志物有很多,比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前列腺特異抗原、糖類抗原等。不同的标志物可以診斷篩查出不同的疾病。如甲胎蛋白就可以在早期診斷出原發性肝癌,糖類抗原可以篩查出是否患有乳腺癌。
腫瘤标志物升高是癌症信号嗎?腫瘤标志物和腫瘤的發生發展存在一定的聯系,當腫瘤标志物指标超出正常範圍,可能與腫瘤有關。但要注意的是,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表示得了癌症。
一般來說,指數超過健康範圍太多,就要引起重視,首先建議再複查一次。若是高出幾十倍,是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很大,但也并不是絕對。
河南省腫瘤醫院陳小兵主任表示,目前臨床上來說,并沒有哪個腫瘤标志物可以具備100%敏感性和特異性。這意味着,一種腫瘤标志物能對應一種或多種癌症,但不是一一對應。
腫瘤标志物的升高除了與腫瘤發生、發展相關外,還受到生理狀态、良性疾病、身體炎症、檢測因素等多種因素影響。
以糖類抗原199(CA199)為例,許多患者發現抗原升高,都以為自己是患了胰腺癌、或是胃癌,但其實一些健康的人群,他們的膽汁、胰液和腸道消化液中本身就存在CA199較高的水平。
除了健康的人群,患有胰腺炎、肝炎、腎衰等胃腸道疾病患者,CA199的指數都會高于正常值。
另外,如果檢測的試劑盒不一樣、送檢時間不一樣、也會引起指數變動。因此并不能僅靠腫瘤标志物去确診癌症,除非是高敏感性的腫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前列腺特異抗原等,可以有效篩查出所對應的癌症,如要确診是否癌症,仍需配合其他手段去進一步确認。
比如懷疑是食管癌或是胃癌的高危人群,需要進行胃鏡檢查;如懷疑是乳腺癌的患者,可以複查時增加彩超檢查。
不少腫瘤醫院的醫生表示,許多患者在門診中拿着腫瘤标志物的報告來咨詢,患者一看到某個指标升高了,直接想到癌症,吓出一身冷汗。但其實很多患者多數都沒大問題,自己卻被吓得不輕。
腫瘤标志物升高的發現隻是癌症的“嫌疑犯”,并不是定罪,它不僅是細胞異常的産物,也是正常細胞的表達。因此對于單項标志物輕度升高而未見任何異常的體檢者,先穩定好情緒,也不用立刻急着複查。可以時隔一周或者半個月後,再次進行标志物水平的複查。
雖然腫瘤标志物有重要臨床意義,但是專家們并不建議人人都去進行腫瘤标志物檢測。由于癌症發病原因複雜,患者的年齡、家族史、生活方式和不良生活習慣等都有影響,如果盲目篩查,盲目恐慌,一看到異常結果就緊張到不行,反而容易讓自己處于焦慮狀态。
因此,腫瘤标志物隻是篩查的一種,它有必要性,但并不是人人都要查。
一般來說,以下三類人群應要注意:
雖然随着醫學科普,人們對于防癌篩查意識明顯增強。但由于缺乏有關腫瘤體檢信息上的認知,難免會對某些診斷結果存在誤區,導緻難以理性、正确地看待結果。
如果真擔心自己得癌症,想要篩查癌症,還是建議找專科醫生就診,讓專科醫生在對你全面評估後有針對性地給你安排相應的檢查。#清風計劃##關注她健康##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腫瘤标志物不必人人查》.生命時報.2021-03-05
[2]《腫瘤标志物升高怎麼辦?》.浙大一院腫瘤中心.2020-09-04
[3]《北平說 | 腫瘤标志物升高等于癌??當然不是!》.廣東省中醫院.2021-03-0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