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淵
【取法】伸手仰掌,腕橫紋上,于桡動脈桡側陷中取穴。
【主治】⑴咳喘(解除支氣管痙攣,可代替藥麻做支氣管碘油造影) ⑵呢逆
【機理】太淵為肺經原穴,為肺髒原氣留止之處,太淵又為五輸穴中的“輸穴”,配五行屬土,土能生金,脾為肺之母,肺虛則應補其母穴;手太陰肺經起于中焦,和脾胃相聯系,故太淵宜治脾肺虛證,可用于肺脾氣虛,升降失司之咳嗽、氣喘、嘔吐、噫氣等症。
【刺灸法】直刺
【治療經驗】
◎吳旭初:本人與放射科合作,針刺患者兩側太淵穴做支氣管碘油造影100餘例,無1例失敗,拍片98.5%獲得成功。術後碘油大部分在1-2小時内咳出,24小時内即可排盡,無不良反應,對于麻醉劑過敏及心肺功能欠佳者尤為适宜。此外由于感冒後或咳喘難愈的病員,也可應用本法綜合治療,大多能很快控制症狀。
操作:皮膚消毒,用30号1寸毫針直刺0.3-0.5寸,行平補平瀉快速撚轉手法3-5分鐘,得氣沿前臂内側向胸部感傳,頓覺胸悶減輕,呼吸舒暢,間隔2-3分鐘再撚2次後出針。
按語:太淵穴系肺經原穴,具有宣肺降逆,止咳化痰之功效。臨床觀察對“老慢支”及胸悶咳痰不爽的患者有較好的療效。實驗報道具有較明顯的鎮咳祛痰解除支氣管痙攣等作用。
◎陳倉子:呃逆一症,多由胃氣上逆所緻。其臨床主要可見喉間呃聲連連,聲短頻發,不能自制。采用針刺太淵穴治療本症15例,一般針刺1、2次後即可痊愈。
操作:避開桡動脈,直刺0.5寸,提插撚轉3-5分鐘。
按語:太淵穴是手太陰肺經的原穴,又是八會穴之一。手太陰肺經起于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隔屬肺……。故針刺太淵穴不但可以調整肺胃的升降功能,同時可以疏暢三焦氣機,使氣機順暢,升降有度,呃逆自止。
更多精彩内容可關注“南星說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