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蒲松齡為什麼能寫出聊齋志異

蒲松齡為什麼能寫出聊齋志異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15:18:37

現在說起我國古代名著,我們首先想到是《三國演義》、《水浒》、《紅樓夢》和《西遊記》這四大名著,其實我國曆史上有許多流傳甚廣的文學作品,比如《聊齋志異》、《金瓶梅》、《儒林外史》等作品,但無論從文學造詣,以及文言文的水平,《聊齋志異》都能名列第一,為何把這部優秀作品排除在外呢?

蒲松齡為什麼能寫出聊齋志異(蒲松齡聊齋志異文字水平很高)1

古人劃分

其實所謂“四大名著”隻是一種習慣說法,主要源于解放後出版社把《三國演義》、《水浒傳》、《紅樓夢》、《西遊記》結集在一起出版,于是時間長了就叫開了。

據資料記載,在清朝以前,被人推崇的四大名著并不是的最好的書籍,而以十三經儒家經曲被推崇為好書,但四大名著與儒家又不是同類書籍,因此古代并不是上層所推廣,隻在民間流行。

那麼四大名著如何選定的呢?其實是古人選定而順延下來的。

蒲松齡為什麼能寫出聊齋志異(蒲松齡聊齋志異文字水平很高)2

明朝時,民間就有“四大奇書”之稱,比如明朝中期的王世貞,他把《史記》、《南華經》《西廂》、《水浒》稱為“四大奇書”。

但後來馮夢龍又給推翻了,他認為這四部書體例不同,既有史傳,還有戲曲、通俗小說、子書,四者都不是同一體例,無法放在一起衡量。因此,馮夢龍把《三國演義》、《水浒傳》、《西遊記》、《金瓶梅》稱為“四大奇書”。

蒲松齡為什麼能寫出聊齋志異(蒲松齡聊齋志異文字水平很高)3

馮夢龍認為他所列四本書,都是章回體白話小說,而且字數上都差不多,是當時章回體小說的代表作。馮夢龍這一列,就被民間所推廣。

馮夢龍所列四大奇書與我們現在所說的四大名著不同,隻有兩本書有差異,一本是《金瓶梅》,後來換成了《紅樓夢》。

蒲松齡為什麼能寫出聊齋志異(蒲松齡聊齋志異文字水平很高)4

那麼《金瓶梅》為何後來剔除四大名著?

因為到了清朝時,清朝一些比較正統的人認為《金瓶梅》寫的太露骨,認為這是一本“淫書”,因此不僅從馮夢龍所列的四部小說剔除,而且被列為禁書。《紅樓夢》在乾隆時成為一部暢銷小說,不過此書與《金瓶梅》雖然都是情感家庭類小說,但《紅樓夢》在“雅”上比《金瓶梅》要強,在當時能被人接受。

而此時《聊齋志異》還沒有成書。《聊齋志異》成書時間是清朝時期,而此時明朝已經完成了對當時流行小說排序

蒲松齡為什麼能寫出聊齋志異(蒲松齡聊齋志異文字水平很高)5

皇家為準

古代文言文小說要比章回通俗小說流行要早,因此受古人推崇。即使後來四大名著興起後,由于并非是文言文小說,并未受到重視。由于民間流行,但地位很低。

而《聊齋》則是文言文小說,因此無論其體例還是文字水平上要高于四大名著,但讀起來很費勁,因此後人并未把其列為與四大名著同一類小說。

從曆史記載看,古代章回白話的小說,一些書籍的作者名都用筆名,比如《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至今還不知道作者具體是誰。因為小說用白話所寫,在當時不為上層人所接受,所以用筆名。

不過民間還是喜歡讀四大名著,但在清朝時收錄《四庫全書》,并沒有把章回白話小說收錄在内,而是收錄了部分文言文小說。可見在皇室正統思想裡,文言文小說被認可。

據有關資料考證,到清朝末年,在文學分類上主要出現兩種,一種就是章回白話小說,這類小說與西方文學有相似之處。另一種就是被四庫館收錄的“異聞”、“雜事”類的志怪小說,屬于“子部”小說。雖然這些文言文小說現代人讀起來難懂,但在古代卻是被皇家認可的小說。

蒲松齡為什麼能寫出聊齋志異(蒲松齡聊齋志異文字水平很高)6

定位不同

那麼《聊齋志異》屬于文言文小說,為何沒被收錄到四庫中呢。因為《聊齋志異》并沒有嚴格按子部小說去寫,隻是有一定關系。

雖然《聊齋志異》是文言文中的上乘之作,比章回類通俗文字水平要高,但是蒲松齡在寫《聊齋志異》時很放松,信馬由缰,并沒有在乎皇家所規定的那種子部小說寫法,而是自己憑着想象去寫。因此被認為虛構太多,不能編為“志怪”類。

由此可見,蒲松齡的《聊齋》既不是皇家所推崇的文言文小說,又不是民間所流行的章回類小說。因此他隻是一種特殊中間層,這也是後人沒有把他列入四大名著的一個原因。

結語

不得不承認《聊齋志異》古文水平極高,後來《聊齋志異》白話版在民間推廣并流傳,但并不是蒲松齡所寫的文言文,與原作有一定出入。

所謂四大名著是從古至今人們習慣叫法,隻要民衆喜歡,也可以叫七大名著或者八大名著。

蒲松齡為什麼能寫出聊齋志異(蒲松齡聊齋志異文字水平很高)7

現在很多人認為應該把《儒林外史》、《金瓶梅》、《三言二拍》列入名著系列。但以什麼标準列入名著總有一個受衆點。《儒林外史》是指科舉類的小說,有諷刺官場之嫌。

而《金瓶梅》對兩性描寫太露骨,與我國傳統内斂的民族性格也有抵觸,古代人們可以偷着看,但不可能公開傳播。

而《聊齋志異》是文言文中的佳作,如果提高古文造詣可以讀蒲松齡的原著,但普通人讀起來就有一定難度。

所以受衆面、政治、社會等綜合因素都是是界定一部小說能否成為名著的标準。《聊齋志異》成不了名著,但沒人說它不是好書。

參考文獻:

1.《四庫全書總目》,中華書局1965年版;

2.《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

3.人民文學出版社曆版“四大名著”系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