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先兆中暑和輕度中暑的急救辦法

先兆中暑和輕度中暑的急救辦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18:05:37

先兆中暑和輕度中暑的急救辦法? 中暑是夏季常見的一種症狀,在高溫并高濕的環境中更容易發生哪些人是中暑的“高危人群”?出現中暑情況怎麼辦?如何預防中暑?新華網記者獨家連線了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陳憲海,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先兆中暑和輕度中暑的急救辦法?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先兆中暑和輕度中暑的急救辦法(新華網獨家連線)1

先兆中暑和輕度中暑的急救辦法

中暑是夏季常見的一種症狀,在高溫并高濕的環境中更容易發生。哪些人是中暑的“高危人群”?出現中暑情況怎麼辦?如何預防中暑?新華網記者獨家連線了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陳憲海。

首先,來了解一下中暑究竟是什麼?據陳憲海介紹,中暑是指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或汗腺功能衰竭,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的症狀的總稱。

中暑的症狀是什麼?

症狀:中暑症狀大緻分為三種類型。

先兆中暑:指在高溫環境暴露一定時間後,出現大汗、口渴、乏力、頭暈、眼花、耳鳴、胸悶、惡心、動作不協調等,伴或不伴體溫升高。此時若及時脫離高溫環境,轉移至陰涼環境,及時通風、降溫、補鹽水,短時間可恢複正常。

輕度中暑:指先兆中暑症狀繼續加重,體溫上升到38攝氏度以上,并伴面色潮紅、皮膚灼熱、脈搏增快等症狀。采用上述先兆中暑的處理方式,數小時内也可恢複正常。

重度中暑:指除上述輕度中暑症狀外,還伴有痙攣、腹痛、高熱昏厥、昏迷、虛脫或休克,嚴重的還會引起死亡。分為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

什麼人中暑的風險最大?

陳憲海介紹,老年人、嬰幼兒、孕産婦及有基礎慢性疾病者中暑的風險最大。

老年人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齡的增大,機體循環系統功能衰退,皮膚汗腺萎縮,這使得機體散熱不暢,故易中暑;

嬰幼兒則是由于年齡尚小,機體各系統發育尚未完善,體溫調節功能差,一旦體溫調節功能障礙,則易中暑;

孕産婦因為懷孕或産後身體虛弱,若再遇上溫度較高或通風不良的環境,就容易中暑;

有基礎慢性疾病者,平素體質就偏虛弱,尤其是像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炎熱天氣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心血管的負荷,當體内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而積蓄時,就易中暑。

高溫天氣劇烈活動的人群;特殊訓練人群。

陳憲海說,在高溫天氣裡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體育運動,即使是平時身體健康的年輕人,也可能發生中暑,所以應盡量避免在高溫環境下勞作或運動。

日常生活中應如何預防中暑?

要預防中暑的發生,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不可少!

衣—淺色透氣,穿對最重要

陳憲海說,高溫天氣容易出汗,所以應選擇淺色、棉質、柔軟、透氣的衣服,以利于皮膚“呼吸”,汗液易于蒸發而帶走熱量,不易中暑。但如果氣溫接近或超過37℃時,皮膚不但散熱功能減弱,反而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因此夏季赤膊露腿會感覺更熱,此時穿薄長衣、長褲,有益于防暑。

食—切忌貪涼,清淡為适宜

熱的時候一瓶冰飲料下肚确實會很涼爽,但不可貪圖一時涼爽,以免造成胃部痙攣。夏季飲食宜清淡,少油膩,多吃瓜果蔬菜,比如冬瓜、西瓜、番茄等,另外,還可以食用山藥薏米粥等,以健脾化濕開胃。及時飲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出汗較多時可适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

住—起居定時,避免熱濕閉

陳憲海提醒,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都是中暑常見的誘因,因此每天盡量要保證充足的休息。此外就是要避免長時間滞留于高溫、高濕、密閉環境中,居室要注意通風,早晚氣溫稍低時建議開窗透氣。處于空調屋的人們也應注意合理設置空調溫度,不可一味貪涼,否則可能适得其反。

行—注意防曬,全面防中暑

“外出盡量避開高溫時段,如果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塗抹防曬霜等,随身攜帶防暑降溫藥物,如藿香正氣制劑、風油精等。”陳憲海說,早晨或傍晚,天氣略微涼快時可以到戶外适當活動,勞逸結合,增加身體對環境的适應能力。

中暑了該怎麼辦?

停止作業,脫離高溫環境,快速降溫(濕毛巾、風扇、對流),病情監測,呼救。

小提示:莫把中風當中暑

老人:急性腦血管病(中風)

小兒:腦炎,注意防蚊蟲叮咬;中毒性細菌性痢疾(中醫叫疫毒痢)。

監制:朱永磊 邱小敏

策劃:李由

文案:袁晗 秦來玲

後期:陳正

海報:周木

攝像:龐黎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