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如今最緊俏的東西,非口罩莫屬!幾億網友天天在網上要口罩,連五菱都開始生産口罩了!
可你知道嗎?今天這一隻小小的口罩,我們等了至少1000年!
世界上最早注意到“飛沫”的是中國。
西周時期(公元前1046-771年),人們聊天談話時會側着頭,以免口中飛沫濺到對方臉上,大臣們入座的位置之間也會有明顯間隔。
《禮記·曲禮上》記載:
負劍辟咡诏之,則掩口而對
唐朝大儒孔穎解釋:”掩口,恐氣觸人。
怪不得我們号稱禮儀之邦,三千年前就注重社交禮儀!他們不知道的是,三千年後的2020年,子孫後代在說話時也要帶口罩,還得保持1米距離!
公元前6世紀,波斯拜火教奠定了口罩的顔色——白色。
拜火教認為火是神聖的,而人呼出的氣體是不潔之物,所以在祭祀的時候,祭司要帶上面罩,防止呼出的氣體污染聖火。
白色是拜火教最為崇尚的顔色,祭司的面罩一律使用白色。從考古出土的畫作上看,祭司面罩的款式和顔色與如今的口罩比較接近。
拜火教祭火時,祭司仍要帶白色面罩
這時人們還沒有意識到口罩和健康的關系。
直到公元1世紀,羅馬人意識到了口罩的保護作用。那時生産力有所提高,人們已經開始探索大自然。
博物學家普林尼開始倒騰朱砂,每次都被粉末嗆到懷疑人生。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就取了動物的膀胱,晾曬幹淨後捂住口鼻,阻擋了粉末。
而第一次想到隔離氣味傷害的是南宋(1247年)法醫學家——宋慈。沒看過《大宋提刑官》的同學,快點去補課!
宋慈在《洗冤錄集》中提到,驗屍官驗屍時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護自己!
隻是方式弱爆了——把浸了油的紙塞進鼻孔,去除污穢之氣的傷害。
南宋以後,口罩開始深入人們的生活。
13世紀初的元朝,中國人已經意識到食品安全問題,皇宮裡的廚師和侍者都要蒙上蠶絲和黃金線織成的絲巾遮住口鼻,防止口氣和飛沫污染食物。
這時,一個叫馬可·波羅的人遊曆到中國,他在《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
在元朝宮殿裡,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
并把這項“隔離術”帶到了歐洲。
此時的歐洲正是黑暗中世紀,“黑死病”肆虐,在“鼠疫”驚現北京——人類與黑死病的千年搏殺!中小樂描述過那時的場景。
幾場瘟疫下來,醫生發現“黑死病”是由空氣中的“瘴氣”引發,便開始研發“防護服”和“口罩”。
那時的歐洲生産力低下,人們就用塗蠟布料做成防護服,戴上鳥嘴狀面具。
在面具前端放香料和草藥來過濾空氣,這也是現在醫用防護口罩的雛形。
16世紀,歐洲出了個達芬奇,他除了畫雞蛋,還是“火災逃生指南”的發明者。他發現用浸了水的布捂在臉上,可以防止煙霧對呼吸系統的傷害。
直到19世紀,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了人類面對自然隻能挨打受屈的局面。
1861年,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通過鵝頸瓶實驗第一次發現空氣中存在微生物,創立“巴氏消毒法”。我們今天喝的牛奶很多都是用“巴氏滅菌”。
這項研究為以後發明細菌防護型口罩打下了理論基礎。
1876年,醫學界開始有“無菌外科”的概念,手術器具必須經過嚴格消毒。然鵝,沒人意識到醫生除了消毒,還需要戴口罩。
20年後,德國微生物學家弗魯格通過實驗發現:外科醫生的咽部和齲齒中可以培養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鍊球菌,講話時唾液内的細菌會污染傷口。
外科醫生米庫裡茲看到這項研究立刻提出:外科醫生在手術時應該戴上紗布消毒口罩!
從此戴口罩成了醫護人員的“标準形象”。在之後人類與病菌的鬥争中,扮演重要角色。
1910年中國人伍連德在東北鼠疫大流行時使用了雙層紗布的“伍氏口罩”。由于控制疫情貢獻突出,他成為第一個提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人。
這個豬鼻子般的防毒面具大家都不陌生——靈感真的來自野豬!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法聯軍被德軍的生化武器打得翻不了身,很多動物也中毒死亡,唯有野豬躲過一劫。
後來專家研究發現野豬一聞到刺激性氣味,就用嘴拱地,泥土過濾了毒氣。
受此啟發,軍方發明了“豬鼻子”防毒面具。
之後口罩種類越來越多,越來越普遍,成為生活中最不起眼的小物件,直到今天“一罩難求”!
大流感、霧霾、SARS、MERS、埃博拉......相似的悲劇在曆史中一次次重複。口罩一次次升級背後,是人類過于短暫的記憶——我們從曆史中什麼也沒學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