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不做嶺南人是哪句詩裡面的

不做嶺南人是哪句詩裡面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9 02:40:54

不做嶺南人是哪句詩裡面的?為之于未有 ——關于《老子》第六十四章的思考及高中相關課文注解的商榷,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不做嶺南人是哪句詩裡面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不做嶺南人是哪句詩裡面的(為之于未有)1

不做嶺南人是哪句詩裡面的

為之于未有

——關于《老子》第六十四章的思考及高中相關課文注解的商榷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複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課下注釋】1【其安易持】事物安然未生變的時候容易持守。2【其未兆易謀】問題還沒有顯露迹象的時候容易解決。3.【其脆易泮】事物脆弱的時候容易分離。泮,同“判”,分離。4.【其微易散】事物細微的時候容易消失。5【為之于未有】在事情未發生時就做。6【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極微小的事物。7.【累léi土】一筐土。累,同“蔂”,土筐。8【為者敗之】動手去做的就會壞事。9【執者失之】有所把持的就會失去。10【無為】指順應自然,不求有所作為。11.【幾jī】接近。12【欲不欲】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13.【學不學】學習常人所不學的。14.【複衆人之所過】補救衆人所犯的過錯。

依據課下注釋,這段文字可翻譯為(這也基本上是甯夏教育出版社《學霸文言文 高中語文》的翻譯):

【譯文】事物安然未生變的時候容易持守,問題還沒有顯露迹象的時候容易解決,事物脆弱的時候容易分離,事物細微的時候容易消失。在事情未發生時就做,在禍亂還沒有出現時便去處理。張開雙臂才能抱得過來的大樹,是從其微小的萌芽生長起來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從一筐土開始建造起來的;很遙遠很遙遠的行程,是從腳下那一小步走出來的。動手去做的就會壞事,有所把持的就會失去。因此聖人順應自然,不求有所作為,所以也不會招緻失敗;沒有什麼把持的,所以也不會遭受損害。普通人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時候卻失敗了。如果一直謹慎像開始的時候那樣堅持到最後,就不會有失敗的事情了 。因此聖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重視難以得到的事物,學習常人所不學習的,補救衆人所犯的過錯,從而遵循萬物的自然本性而不會妄加幹預。

細讀課文及注釋,感覺頗多費解。就課文而言,“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與“學不學,複衆人之所過”明顯是對偶句式,為什麼中間是用“,”而不是用“;”呢?這雖然是極為微小的一個問題,但這是全國通用的語文教材,編排理應十分嚴謹才行,如果真該用“;”而用了“,”,出這麼明顯的錯誤就不夠妥當了。

就相關語句的注釋和翻譯而言,許多注釋由于沒有與前後的語境聯系起來,顯得孤立而牽強。《老子》中的每一章難道不應是個相對獨立的整體嗎?對原文開頭的四個“其”字,注釋分别譯為“事物”“問題”“事物”和“事物”,這是純粹并列的四種情形嗎?還是應該有其内在的邏輯聯系呢?“易持”譯為“容易持守”,“易謀”譯為“容易解決”,這是做人為的角度去解釋;“易泮”譯為“容易分離”,“易散”譯為“容易散失”,似乎又是從事物本身的角度去理解的,它們之間難道不應該有統一的角度,連貫的語意嗎?“為之于未有”譯為“在事情未發生時就做”,“事情都還“沒有發生”,究竟是要做什麼、怎麼做呢?“累土”的累,除了同“蔂”,還可不可以解釋為“累積”呢?“為者敗之”為“動手去做的就會壞事”,與其前文——“合抱之木”引起的排比句在内容上有什麼聯系嗎?為什麼前文說的是大的事物都是從細小的事物發展而來的,緊接着馬上将變成了不能“動手去做”,不“動手去做”又怎麼會有千裡之行呢?況且前面說“在事情未發生時就”,此時又說“動手去做就會壞事”,這不是前後矛盾了嗎?那究竟是要“”還是“不做”呢?“執者失之”譯為“有所把持的就會失去”,又怎麼能引出“是以對人欲不欲”這一結果?它們之間有什麼因果聯系嗎?“學習衆人所不學習的”,又怎麼能夠“補救衆人所犯的過錯”呢?本來課下注釋是幫助師生理解課文的,但我作為一個老師,認真揣摩了課文和注釋,卻覺得滿頭霧水,愈加糊塗,這真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嗎?

如果将老子的每一個章節當做一個相對獨立的整體來理解,許多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老子在此章中首先将事物的發展分為了七個發展期,分别是潛伏期(“其安易持”)、萌芽前期(“其未兆易謀”)、萌芽期(“其脆易泮”)、成長初期(“其微易散”)、成長後期(“為之于未有”)成熟前期(“治之于未亂”)及最終的成熟發作期。接着用一個排比句說明所有的大事物都是從細小的事物發展而來的,無論是“合抱之木”、“九層之台”,還是“千裡之行”,這并不像荀子在《勸學》中說“(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不是在說學習、成功需要積累,而是從解決問題的角度,說萬事萬物都有一個由小到大的過程,解決問題時一定要在事物發生的前期、問題還在微小的時候便去解決,不能等到問題坐大,火災都蔓延開了才去救火。如果問題都已經成熟并發作了,才去着手解決,就隻能是“為者敗之,執者失之”了。此處的“執”應該作“掌管”“控制”意來理解,問題已經坐大,火勢已經徹底蔓延開來了,此時才去救火,即算最終撲滅了火,火災終究極大地危害了百姓的生命和财産;叛亂已經暴發了,才想着去控制局勢,還想要繼續掌管叛亂的勢力,即算是最終平定了叛亂,終究免不了巨大的損失。(課下注釋将此處的“執”理解為“把持”,整句話翻譯為“有所把持就會失去”,真是讓我覺得比文言文本身還難懂。)

接下來,老子拿普通人與聖人的行為作對比,說普通人做事往往功敗垂成,原因就在于不能自始至終地保持謹慎小心——“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這樣自然也就不能居安思危,像聖人那樣敏銳地發現事物變化的細微征兆,從而看上去什麼都沒有做地把問題解決了。至于普通人為什麼不能始終如一地保持謹慎小心,老子并沒有在這裡給出具體的解說,但結合下文“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等内容及《老子》的其它章節,可以推知原因在于普通人被欲望蒙蔽了雙眼,“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普通人“貴難得之貨”,從而迷失了自我和本心。“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複衆人之所過”,以便引導萬事萬物回歸到其本來的樣子而不敢妄為。

這樣理解不就融會貫通而易于把握了嗎?

最後,依據上面的分析,翻譯一下此章:問題在安穩的潛伏期内容易控制,在萌芽初期尚未顯露變化的征兆時候找到解決的辦法(《說文》:“慮難曰謀。”),在萌芽期依舊脆弱的時候容易消解,在成長初期還在微小的時候也容易消除。一定要問題還沒有真正産生的時候便着手去解決,在叛亂還沒有真正發生時便着手去處理。合抱粗的大樹,是從細小的嫩芽生長起來的;九層的高台,是一筐一筐的泥土累積而成的;上千裡遠的路程,是從腳下一步一步地走過去的。等到問題都已經坐大了才去處理,等待着你的就隻能是失敗的命運;等到叛亂都已經暴發了才去控制局勢,損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聖人不會在問題已經坐大的時候才去解決問題(“無為”是“無為于已成”的省略),因此就不會失敗;不會在叛亂已經暴發時才去平定叛亂(“無執”是“無執于已亂”的省略),因此什麼都不會損失。普通人做事,往往在接近成功的時候卻失敗了。原因在于他們被欲望所左右,被金銀珠寶這些難得的東西迷惑了心智,不能始終如一地保持謹慎,如果他們能夠做到始終謹慎小心,就會居安思危,敏銳地察覺到問題的萌芽與征兆了,老早便着手去解決問題,自然也就能像聖人那樣沒有失敗了。正是因為如此,聖人往往以“不欲”為“欲”(清心寡欲),不會去稀罕那些難以得到的東西;以“不學”為“學”(“絕聖棄知”),修複衆人所犯下的過錯。以此來引導天地萬物回歸于其本來的樣子而始終不敢妄為(“之”:往、到、去 。“然”:……的樣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