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換位思考的經典語錄?螳螂捕蟬,豈知黃雀在後--《增廣賢文》,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論語中換位思考的經典語錄?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螳螂捕蟬,豈知黃雀在後。--《增廣賢文》
【注釋】
豈:怎麼、哪裡
【譯文】
螳螂在捕捉蟬的時候,怎麼會料到黃雀就在它的後面。
【道理】
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不能隻顧眼前利益而忽視了潛在的危險。
【故事】
春秋時期,吳王拿定主意要派兵攻打楚國,于是就把大臣們召集了起來,當衆宣布了這個消息。哪知大臣們一聽,一下子炸開了鍋,這個說:“我們現,在還不夠強大,應該養精蓄銳才對呀。”那個也說:“再說了,如果其他國家趁我們,攻打楚國的時候來對付我們,那後果不堪設想啊。”
“啪”吳王聽到大家反對自己的提議,十分惱火地拍了下桌子,直接放出狠話,“你們不必再說了,我決心已定,誰要是敢來勸我,我就要了誰的腦袋。”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再多說一句話了。
有一位侍奉吳王的少年,聽到了大臣們的議論,想去勸說吳王,可是吳王已經下了死命令,這怎麼辦呢?他心事重重的在自家的花園裡,走來走去,無意間看到了樹上的一隻蟬,腦子裡忽然蹦出一個主意來。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背上彈弓,穿上彈丸,來到吳王經常散心的花園,在樹下走來走去,不時地擡頭張望,好像在尋找什麼。露水沾濕了她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這樣,他一連轉了三個早晨。
終于有一天,吳王在公園散步的時候,看到了這個年輕人的舉動,有些納悶兒,就命人把年輕人召來問他:“你每天拿着彈弓,呆在花園裡幹什麼?”年輕人恭敬的回答道:“啟禀大王,我在看那樹上的蟬和螳螂。”
“蟬和螳螂有什麼好看的?”吳王一臉疑惑的問道,年輕人一臉神秘地說,“大王,我發現了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兒。”吳王來了興趣,急忙問道,“什麼事啊?”
“大王您看,”年輕人說着指向了花園裡的一棵樹,“那棵樹上有一隻蟬,它一邊喝着露水,一邊得意地鳴叫着,它不知道啊,有一隻螳螂正跟在他的身後呢,悄悄的舉起前爪,準備抓住它,然後飽餐一頓呢。而這螳螂,一心想要抓住那隻蟬,卻不知道有一隻黃雀正在它的頭上緊緊盯住它,随時準備把它吃掉。可是這黃雀哪裡想到,我正在樹下,拿着彈弓瞄準了它,準備把他殺掉呢。”年輕人揚了揚手裡的彈弓,繼續說道:“蟬、螳螂和黃雀都隻看到眼前的食物,卻不知道回頭看看身後的危險,大王,您說它們是不是目光太短淺了呢?”
吳王聽到這裡,恍然大悟。哦,原來他是在借機勸谏我呀。吳王細想了一下,覺得這年輕人說的是非常有道理,自己現在不就是隻顧着眼前的利益,去攻打楚國嗎?到時候,如果其他國家趁機攻打吳國的話,那自己不就是犯了螳螂捕蟬,豈知黃雀在後的錯誤嗎?于是,吳王就打消了出兵攻打楚國的念頭。
蟬一心隻想着露水,哪知道背後還有等着吃它的螳螂;而一心隻想着吃蟬的螳螂,恐怕做夢都沒有想到,背後還有虎視眈眈的黃雀。同樣的,吳王隻知道為了一時的利益,去攻打楚國,卻沒有想到還有别的國家,在背後等着吞并吳國呢。
螳螂捕蟬,豈知黃雀在後,就是要讓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不能隻顧眼前利益,而忽視了潛在的危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