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維生素軟糖品牌排行?來源:【中國食品報】花花綠綠的軟糖,就能解決孩子“挑食”“記憶力差”“不長個”等多種成長難題嗎?近期,多款造型可愛的兒童維生素軟糖在兒童及家長群體中風靡電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宣稱軟糖産品具有“強健骨骼”“保護視覺”等功效,更有一些家長将維生素軟糖作為孩子獲取維生素的捷徑但與此同時,這些維生素軟糖産品也遭到業内人士的質疑業内人士坦言,目前市面上的兒童維生素軟糖大多為打着保健食品“擦邊球”的普通食品,且兒童維生素軟糖并非補充維生素的捷徑,過量食用甚至會讓兒童面臨肥胖、齲齒的風險,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兒童維生素軟糖品牌排行?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來源:【中國食品報】
花花綠綠的軟糖,就能解決孩子“挑食”“記憶力差”“不長個”等多種成長難題嗎?近期,多款造型可愛的兒童維生素軟糖在兒童及家長群體中風靡。電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宣稱軟糖産品具有“強健骨骼”“保護視覺”等功效,更有一些家長将維生素軟糖作為孩子獲取維生素的捷徑。但與此同時,這些維生素軟糖産品也遭到業内人士的質疑。業内人士坦言,目前市面上的兒童維生素軟糖大多為打着保健食品“擦邊球”的普通食品,且兒童維生素軟糖并非補充維生素的捷徑,過量食用甚至會讓兒童面臨肥胖、齲齒的風險。
兒童維生素軟糖市場漸火
“孩子愛吃糖,不如給孩子有營養的糖”“陪伴兒童學習成長的營養軟糖”……近段時間以來,兒童維生素軟糖成為不少兒童的“新寵”,銷量一路走高。
“前段時間被母嬰博主‘種草’了一款兒童維生素軟糖,買回來給孩子補充維生素,這款糖的口感類似于QQ糖,孩子非常喜歡吃,會考慮回購。”來自浙江省杭州市的李女士表示。“聽朋友介紹說一款兒童維生素軟糖挺不錯,買回來孩子果然愛吃。”湖北省武漢市民李珊從跨境電商平台購買了一款軟糖,給孩子補充微量元素。電商平台上,兒童維生素軟糖也成為商家銷售的爆款單品,部分單品評價超過50萬條,部分店鋪的銷量暴漲。其中,麗貴小熊(lilcritters)被孩子們稱為“小熊糖”。此外,聯合利華旗下品牌貓頭鷹(SmartyPants)、日本悠哈(UHA)等國外品牌,養生堂、貝歐寶、金蓓高等國内品牌,也成為兒童維生素軟糖熱銷品牌。
不少品牌還在産品宣傳中打出“功效”牌,包括“強健骨骼”“保護視力”“增加免疫力”“促進食欲”等,宣稱能解決孩子“挑食”“不長個”“記憶力差”等困擾家長們的難題。在不少家長的跟風購買下,兒童維生素軟糖的售價也“水漲船高”。以麗貴小熊、聯合利華貓頭鷹品牌為例,兩款産品的售價分别為239元/190粒、228元/90粒,遠高于普通軟糖的售價。
确有其效還是智商稅
兒童維生素軟糖在消費市場趨火的同時也引發諸多質疑。在多個兒童維生素軟糖産品的網上評論區,有家長對産品的功效持懷疑态度。一位家長提問稱,“寶寶吃後有效果嗎,比如抵抗力好了、吃飯多了?”對于該條提問,多位家長回複稱,“沒有明顯效果”“給孩子當零食吃”。業内人士坦言,目前市面上的兒童維生素軟糖大多為打着保健食品“擦邊球”的普通食品。
通過浏覽各大電商平台後發現,僅有養生堂、金蓓高等少數兒童維生素軟糖品牌有“藍帽子”的保健食品标識。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上的特殊食品信息查詢平台也未檢索到貝歐寶、麗貴小熊等品牌的保健食品注冊信息。
根據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對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聲稱具有保健功能。”同時,我國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保健食品備案可用輔料及其使用規定(2021年版)》《保健食品備案産品劑型及技術要求(2021年版)》,也已正式将凝膠糖果(軟糖)納入保健食品備案劑型。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依據上述法律條例,沒有保健食品“藍帽子”标識的兒童維生素軟糖均屬于普通食品,國外進口食品品牌在我國同樣需要遵守。“上述商家在廣告中宣稱兒童維生素軟糖能夠‘強健骨骼’‘幫助保護視覺功能’,解決孩子‘挑食、飯量小’‘身高落後同齡人’問題等功效,均屬于保健功能的描述,屬于違法行為,易對家長造成誤導。”
中國人民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鵬指出,兒童保健食品制成軟糖,更契合少年兒童的口味,是商家的一種營銷策略,在這一點上無可厚非,但這必須是在産品具有足夠健康科學證據的前提下。事實上,有些兒童保健食品中的添加糖很多,并不符合少年兒童的生長需求,會增加齲齒、肥胖等健康風險。
監管執法不能疲軟
除了飽受“智商稅”質疑外,業内專家指出,兒童維生素軟糖非補充維生素的捷徑,且産品中的糖分含量或遠高于維生素成分,過量食用或存在一定的健康風險。此外,因濫用保健食品而影響兒童身體健康的案例并不少見,不少家長都在擔心孩子營養不足,或者覺得應該提高免疫力。事實上,有的孩子長期服用某類保健食品,有的孩子甚至同時服用多種保健食品。
針對當前這種過度消費問題,業内人士認為,除了對孩子和家長要進行正确的宣傳引導之外,還要多管齊下對違法違規者進行嚴厲打擊。
中國地質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法學教研室講師陳雪表示,防止兒童保健食品虛假宣傳、非法營銷、過度消費,和防止老年人購買保健食品受騙一樣,首先還是要大力普及保健食品的相關知識,使廣大家長知曉兒童保健食品不是“萬靈神藥”。同時,相關部門要強化網格化日常監管,打擊非法經營行為,監管執法絕不能疲軟,加大對非法經營重點區域的巡查力度。
我國對保健食品市場監管力度正在逐步加大,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的《假冒僞劣重點領域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1)》提出,開展特殊食品監管專項行動,聚焦“一老一小”,加大對保健食品和嬰幼兒配方食品的抽檢力度。
業内專家指出,對兒童保健食品的管理不能單靠政府部門,以社會治理的理念調動社會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引導家庭、學校、社區、政府部門等有序參與其中,形成治理合力,才能保障市場規範有序運轉。
“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兒童保健食品檢驗、動态監管機制,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監督。隻要監管到位,處罰跟進,再輔以相關知識的普及,就一定能有效消除市場亂象。”陳雪說。
“對保健食品要有一個正确、合理的預期。同時,對于保健食品生産企業,還要嚴加管束,行業自律要‘見血’。”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常務委員鐘凱說。
(朱美喬 綜合整理)
《中國食品報》(2022年12月28日06版)
(責編:朱美喬)
本文來自【中國食品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