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需求,來源于企業的戰略分解。需求的邊界,亦受限于企業的邊界。需求的邊界問題,廣義上也是如何處理好部門和角色邊界的問題。本文作者對此展開了分析,與你分享。
在工作中,我們會經常聽到一個詞叫“邊界”,常規意義上的解釋是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界限,工作上的解釋通常是不同角色或業務域的界限。
從專業化分工角度,企業内部會劃分多個職能部門,專門負責某個專業領域,提高資源利用率。這裡的負責領域,即是職能部門的工作範圍,也是這個部門的邊界。
從角色職責角度,不同的崗位負責不同的業務模塊,即使在同一部門同一小組,不同的角色也有不同的分工,這也是為了專人專事,提高做事效率。這裡的不同分工,也即角色的職責邊界。
B端的需求,比較注重業務流程和規則,而流程和規則又是由部門或角色來控制的。所以,需求的邊界問題,廣義上也是如何處理好部門和角色邊界的問題。
一、為什麼要有邊界需求,來源于企業的戰略分解。需求的邊界,亦受限于企業的邊界。
1. 企業為什麼要有邊界
1)有限的資源
在市場經濟中,資源是有限的,而不同的企業活動,是對資源的重新分配。所以,我們通常聚焦于市場中最能滿足用戶需求的活動,然後優先調配資源來解決。
企業,是資源約束下的一系列活動的集合,它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權衡市場需求和可用資源,以期待用最優的成本滿足市場的需求。
市場中的資源是有限的,故而企業生産所能獲取的也是有限的,而有限的資源,限定了企業的業務範圍。
2)市場的聚焦
市場中的一塊蛋糕,如果利益足夠豐厚,會有多個玩家入局來瓜分,這就會産生許多業務同質化的企業。而用戶的心智模型中,一般隻能容納排名前幾的,而有選擇性地忽略排名靠後的。
所以,企業的業務不會是大而全的,一定是有聚焦的市場,有自己專屬的“一”,然後做到行業第一。例如:阿裡的電商,騰訊的社交,字節的推薦搜索,美團的本地生活等。
2. 需求為什麼要有邊界
從廣義的角度來說,需求受限于企業業務的邊界。
從狹義的角度來說,B端業務比較大的一個特點是多人決策,需要各個部門給出意見,并就相關問題達成一緻意見。
映射到産品身上,即需要定義每個版本需要做什麼,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麼,确保每個版本的範圍,都與業務和研發保持步調一緻,這樣才能保證所做的需求是有價值的。
二、如何定義邊界一個産品,按其所涉及的實體拆分,形成的實體關系圖如下,每一級的實體都是一對多的關系,分别是:産品->模塊->功能->頁面->字段。可以解釋為:一個産品會有多個業務模塊,一個業務模塊會有多個功能,一個功能包含多個頁面,一個頁面會有多個字段。
根據實體的顆粒度,可以将需求劃分為三個邊界:業務邊界,功能邊界和字段邊界,這三個邊界是包含關系,顆粒度從粗到細。
每個邊界的定義方法不太相同,業務邊界的定義方法主要是最小業務單元,功能邊界的定義方法主要是角色定義,字段邊界的定義方法主要是實體關系。
1. 最小業務單元
業務的開始到結束,一定是由多個角色或部門共同參與完成的。由多點參與完成一個完整的業務鍊,我們稱之為完整業務單元。
當我們處理業務需求時,比較難以控制需求蔓延,即需求範圍無限制的擴大。從用戶角度來說,他們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很難讓他們去定義優先級。這個時候,就需要産品經理把控一個原則,用這個原則把用戶需求有選擇性的束縛在某個範圍内,這個原則就是最小業務單元。
最小業務單元,是在完整業務單元的基礎上,以最小的工作任務走完整個業務鍊條,即完成業務的最短路徑。
其定義方法,可以用“有或沒有”的影響來衡量,如果某個業務需求沒有,也不影響業務的完整性,那就可以剔除;如果缺少某個業務,業務就完全無法進行下去,那就必須保留,所有必須保留的項,就形成了最小業務單元。
産品是業務線上化的結果,需求一定來源于實際業務。找到最小業務單元之後,最小業務單元中的某些部分需要按優先級排序,優先線上化對用戶體驗影響較大的部分。
假設一個最小業務單元,涉及的模塊有客戶、合同、商品、風控、訂單、配送和售後等,線上化過程中,客戶、合同、商品和訂單是用戶最關注的部分,優先級需要排前;風控、配送和售後等,都可以由人工對接來完成,優先級可以放後。由此,便可定義出需求的業務邊界。
2. 角色定義
确定好業務邊界之後,可以知道需要優先線上化哪些模塊,下一步要确定這些模塊需要哪些功能,即需求的功能邊界。
功能一般是需要人為操作某些事情,以确保業務流程能正确進入到下一步。這些事情要麼是需要專業人士錄入主數據,要麼需要用戶選擇确認,要麼是其他重要的且需要人為參與的事情。
所以,确定功能邊界的一種常用方法,就是角色定義。即在整個業務鍊中,按所涉及的角色劃分功能,泳道圖是最常用的表現形式。
在泳道圖中,橫向泳道是完整業務的幾個階段,一般是從開始到結束的順序;縱向泳道是業務中所涉及到的角色。角色與階段所對應的白色框内,是在這個階段需要這個角色做的事情,一般是與功能對應。
确認功能邊界的意義,是為了保證業務線上化後,有明确的人員對某個功能操作負責。B端需求很容易出現,在某個事情需要誰做的問題上糾纏不清,提前确認好功能邊界,也是為了更好的推進業務線上化。
3. 實體關系
功能的開始和結果,在産品上是以字段信息的形式承載,而字段在某個地方的聚合就形成了頁面。當這些信息以某種邏輯呈現出來後,就是信息結構。
頁面的多少通常由功能邊界決定,而頁面中的信息是由字段邊界決定,即需要多少字段和信息層級,才能定義清楚這一步的操作。
字段邊界的常用定義方法,是實體關系圖(ER圖)。
實體關系圖,是表示實體之間的關系及實體屬性的一種圖形。主要由實體、關系和屬性組成,實體是一個可以被定義的對象,可以是現實的,也可以是虛拟的。關系是每個實體之間的聯系,主要有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和多對多幾種。屬性是實體的表現,也是定義實體的關鍵字。
在字段邊界的定義中,實體一般為信息,實體的屬性一般為定義實體的字段,關系是信息的層級。例如,我們對商品報價,那報價頁面将會有商品和價格兩個實體,一個商品對應多個價格。商品的屬性有商品ID、類目、品牌、屬性和屬性值等,價格的屬性有價格ID、價格類型、價格和有效期等。
實體關系梳理清楚後,頁面的結構就清晰明了了(見下圖)。
作者:白不記,公衆号:有筆不記(ID:you_buji ),關注産品的學習與思考,用有序的眼光觀察無序的世界。
本文由 @白不記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