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就是這樣
當它無所不在的時候,你當它是空氣
但當你失去它的時候,它分分鐘給你貴成奢侈品
而當我們聚焦蔬菜這件事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我們對上海的蔬菜了解的這麼少
▷ 你知道上海的蔬菜都是從哪裡來麼
▷ 你知道蔬菜得經過多少關卡才到你碗裡麼
▷ 為什麼平時蔬菜充裕的很,到關鍵時刻怎麼就不夠吃了
是時候重新認識一下蔬菜這件事了
目前上海市年消費蔬菜620萬噸,這個噸數是什麼概念呢
按上海市2400萬常住人口以及600萬流動人口計算,人均年蔬菜消費量206公斤
平均到每天就是1.12斤
這些蔬菜都是來自上海的麼,肯定不能夠
作為一個有着2500萬人口、城鎮化率接近90%的一線城市,一邊是不斷增長的人口,一邊是不斷減少的耕地,蔬菜自給率必然是低的
整理自©上海發布,來源:《上海市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5年)》
目前上海消費的蔬菜大部分是全國各地運來的菜,具體來看,外地蔬菜占60%,本地蔬菜占40%
也就是說,此刻我們正吃的蔬菜,大概率都是來自上海以外的地方
01
那這些外地蔬菜,都來自哪些地方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先得了解一個組織
上海蔬菜集團
它隸屬上海國資委,2021年1-10月蔬菜批發交易量為260.46萬噸,上海蔬菜集團經營的外地蔬菜約占上海市場供應總量的70%
根據上海蔬菜集團有限公司過往一份統計數據
整理自©《上海市場外埠蔬菜消費現狀及其特點研究 》,作者:周燕、奧岩松
可以看到排名前10的分别是,江蘇、山東、浙江、福建、河北、甘肅、内蒙古、廣西、河南、海南
這些城市可能根據不同年份不同自然狀況有輕微變化,但是主要的供應地就是這些,我們吃的外地蔬菜主要來自這些地方
但其實這麼說還比較籠統,畢竟蔬菜是講究季節的
也就是說,不能一年到頭,我們的蔬菜來源都是江蘇最多或者山東最多
所以更負責任的說法應該是
春、夏、秋、冬,上海的菜籃子分别在哪
為了更直觀反應菜籃子大小,我們将菜籃子分為:重要供應區、次要供應區、微量供應區
這麼一橫一縱,上海藏在外地的菜籃子就清晰多了
這是從12月到第二年5月,上海的外地蔬菜主要供應地
©《上海市場外埠蔬菜消費現狀及其特點研究 》,作者:周燕、奧岩松
這些月份裡,主要供應區就是江蘇、山東、廣東
這是6月到11月上海的菜籃子
©《上海市場外埠蔬菜消費現狀及其特點研究 》,作者:周燕、奧岩松
6月-11月的月份裡,就以山東、江蘇為主,河北、甘肅次之
總的來說,南方各省裡,周年大量供應的省份有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和海南則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供應
總體感覺,上海的菜籃子是跟着緯度走的,冬季、春季,吃南方的菜;夏季、秋季,就吃到北方去了,天氣轉涼,蔬菜主要供應基地也逐漸從北向南轉移
那都是些什麼菜呢
其實也不難猜,長途運輸來的,極少是帶葉子的菜,主要以大量耐貯運的蔬菜品種為主
▷ 北方省市主要供應茄果類、瓜類及薯芋類
▷ 南方省市則主要提供豆類、茄果類 、水生蔬菜類
而且為了穩定的供應,上海還和很多地方的蔬菜基地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這些基地大概有106個,都是上海蔬菜集團各批發子公司和批發市場在當地建成的
像江蘇徐州、山東臨沂、海南、雲南這些地區每年都是數十萬噸蔬菜直接銷往上海市場
02
40%的蔬菜,又來自上海哪裡
目前上海有9個行政區
寶山區、崇明區、奉賢區、嘉定區、金山區、闵行區、浦東新區、青浦區和松江區,都涉及到蔬菜種植
整理自©《基于穩定同位素的上海地産蔬菜種植模式及産地判别》,作者:劉星等
蔬菜産量占前3,分别是崇明區、浦東新區和青浦區
不僅産量高,而且質量也有保證,除浦東新區蔬菜外,其他産區蔬菜可能為綠色或有機種植的比例均超過一半
而這些本地蔬菜裡,上海對以青菜為代表的綠葉菜真的情有獨鐘
在本地蔬菜供應裡,幾乎穩定占50%
原因也很簡單,綠葉菜經不起折騰,長途運輸放一天基本蔫兒了,全程冷鍊這個成本,還不如去青浦、奉賢找塊地自己種
這也是為什麼各類外地蔬菜都有增加,但綠葉菜的供應90%都是上海本地的
青菜、杭白菜、生菜、油麥菜、苋菜、芹菜、菠菜、茼蒿基本都來自上海
為了保證這些本地蔬菜的穩定供應
12年前上海市跟9個涉農區縣以及光明食品、上海實業兩家企業簽訂了《确保蔬菜生産保障市場供應工作責任書》
也就是區(縣)長責任制,上海市長與郊區9個區(縣)長簽訂了蔬菜種植面積、綠葉菜上市量和質量安全保證的責任書
蔬菜種植面積也在不斷擴大
有土地,還得有經營
各個區的蔬菜經營基本都以“專業合作社”的形式出現
©《上海設施蔬菜經營狀況調研》,作者:孫占剛
一般這種合作社的存在,可以從整個生産流程上把控菜農們的生産方向和生産規模,以防大家都種同一種菜或者價格過高過低,畢竟菜賤傷農、菜貴傷民
在産品銷售上則是通過和樂購、家樂福這類超市的合作,實現“農超對接”,盡量減少中間環節,盡力把新鮮的蔬菜送到消費者飯桌上
03
為什麼這麼多菜的樣子,我們現在卻沒得吃
不是說本地、外地的菜來了,直接進入菜市場就好,大城市群蔬菜穩定供應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體系
蔬菜的流通環節主要包括運輸、倉儲、包裝、加工、配送、銷售等環節,因為這不是供應20萬、200萬人,而是2500萬人的供應
這裡面必須要跟大家說一個關鍵角色
批發市場
批發市場,是外地蔬菜的主要銷售渠道,90%的外地蔬菜通過農産品批發市場進行銷售,同時也是本地蔬菜的重要渠道
上海比較大的批發市場有上海西郊國際農産品交易中心、上海江橋蔬菜批發市場、上海江楊農産品批發市場等,其中以江橋市場為最大
圍繞批發市場,這些蔬菜就進入了真正流通體系
©《上海城市群蔬菜産銷及其特點分析》,作者:陳潔等
上海市的大部分蔬菜市場和農貿市場都到江橋蔬菜批發市場批發所需的蔬菜
它可以把菜農、合作社、零售商、超市、配送中心等各方随機的組織起來,也間接将菜農、銷售者和消費者連接起來
本地蔬菜的供應體系稍稍簡化一些
©《上海市蔬菜供應鍊管理分析》,作者:劉旭
以批發市場為主,在整體的流通鍊上,再向末端繼續流通和輸送
整理自©《上海新型蔬菜營銷模式的調研與發展對策》,作者:孫占剛
所以我相信上海的蔬菜供應一直是充足的,這個不管疫情如何,一直都如此
但是跟以往不同的是,疫情期間很多地方是被封閉起來的,有菜也得能流通進來才能被吃到
外地蔬菜能不能進入批發市場,上海周邊蔬菜能不能進入批發市場或者超市,這都需要打問号
就算流通渠道依然有效,通過效率相比疫情前肯定也不同
不過這一點在疫情防控面前是值得的,加大防疫監控才能最大程度阻斷病毒從物流貨運傳染給宅在家的我們
另一方面,宅家裡的我們真的不太需要着急,庫存是穩定的,不存在說同樣的人口數量,疫情前夠吃,現在就不夠吃了
與其慌亂覺得沒吃的了,不如多開辟幾個買菜渠道
04
所以我們的菜價,主要是受什麼影響
最近菜價的波動現在也被大家關注到,其實蔬菜價格的波動也是有“道理”的
價格波動裡面,最常見的就是季節波動,這是最穩定的
比如每年8月,處于夏季和秋季交接期,蔬菜種植處于換種換茬階段,北方蔬菜生産能力減弱,貨源吃緊,價格就會上漲
其實蔬菜供應有自己的淡季,有夏淡、冬淡,為了方便理解,你可以往立春、立秋這兩個節點去靠
突然有種CCTV7農業頻道的味道,也突然想起來,現在正值上海蔬菜供應的夏淡期
同時,極端天氣自然也會影響菜價
2021年7月,上海受到台風 “煙花”的影響,蔬菜批發月均價為3.77元/kg, 環比上漲3.79%
這個價格漲上去,被居民狂買的因素,占比很小,更多的是從産地方面的影響
外地蔬菜産地省份也受到惡劣天氣影響,那麼這個蔬菜供應的影響就會一環套一環的影響到你碗裡
原以為“煙花”過後價格會回落,沒想到的是台風持續北上,然後北方的蔬菜産區降雨頻繁,山西、 陝西等地普遍遭受洪澇,自然蔬菜供給下來了
于是去年9月,蔬菜從 “北菜南下” 夏季模式,又調轉為 “南菜北運” 秋季模式,價格也自然随着波動
當然了,擺在我們眼前的影響因素,就是疫情了
最新的數據還沒有,但是看去年11 月上海也經曆了一輪新冠疫情, 疫情及各種疫情防控措施也導緻菜價上漲
疫情排查及防控措施的執行等讓蔬菜運輸成本、 人工成本、 時間成本等有所上升
©《2021 年上海蔬菜價格回顧與 2022 年展望》,作者:馬瑩等
所以從産地、南北搶菜、疫情阻斷運輸幾個方面,2021年菜價要比2020年要高一點
包括我們最愛的青菜價格也是
©《2021 年上海蔬菜價格回顧與 2022 年展望》,作者:馬瑩等
人工成本也在不斷提高,去年9-10月間,上海有的蔬菜産地就出現用工荒
從每人每天80-100元漲到每人每天150-160元,有時候還找不到人
而且外地蔬菜價格裡面,運輸費用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油價和司機師傅工資上漲,去年蔬菜運輸費用普遍漲幅也在30%左右
這些都成了影響菜價的細瑣
05
所以此刻家裡的一顆土豆、一顆白菜
可能都是跨越了萬水千山,才能和我們相見
疫情結束後,我們也要始終記得,蔬菜的得來不易,不要浪費,要珍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