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重慶區縣禁養犬名單

重慶區縣禁養犬名單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01:12:58

央廣網重慶1月31日消息(記者白刁尹肖慶華)2023年1月,時隔7年的一場雪,飄滿了重慶主城。

帶着2個孩子在三亞過冬的徐淼,每天都會通過手機查看家裡的攝像頭。家裡的2條中華田園犬,伸着懶腰惬意地躺在開着地暖的地闆上。它們的飯盆幹淨铮亮,水盆永遠不會缺水,每天還有人帶着外出遛彎。若幹年前,它們都是被遺棄的土狗,在路邊被人發現,送到流浪動物救助基地後被領養。

位于渝北區和九龍坡區的旺汪家園寵物中心,是目前重慶最大的流浪動物救助基地,收養着2000多隻貓狗。“冬天最難熬,保暖是大問題。救回來的不是生病就是受傷,天冷會加重病情。”中心義工馮成勇剛安置好救回的8隻流浪貓狗,準備将傷重的送醫。

重慶區縣禁養犬名單(棄養重罰)1

義工馮成勇查看流浪動物情況(央廣網發陳智列攝)

“中心目前處于超額滿員的狀态,我們隻收嚴重的流浪動物,但每月救助的數量仍在增加,處境不樂觀。”馮成勇依舊眉頭緊鎖,但心裡卻不像往年那般焦慮,因為他知道重慶養犬立法了。“養狗規範了,棄養要罰款。流浪狗會少些了。”

養犬“遺棄罪”成立最高罰千元

2018年,上遊新聞數據新聞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養寵比例重慶人全國第二”僅次于北京。2022年1月,由中國畜牧業協會寵物産業分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中國城鎮家庭養育寵物貓狗的數量超過1.1億隻。同年9月,京東寵物發布《2022年中國寵物行業趨勢洞察白皮書》,寵物貓狗規模将達到1.2億隻,寵物家庭滲透率達到20%。

随着養寵家庭和寵物數量的快速增長,各種問題也陸續出現。從《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的數據看:公衆最不能接受的不文明養寵行為中,棄養、随地便溺不清理、遛犬不拴繩排在前三位。

近年來,棄養寵物的現象明顯增加,直接導緻流浪動物的數量快速攀升,帶來了諸多社會問題。2021年兩會期間,有全國政協委員提議,将遺棄寵物行為納入征信系統。

在這樣的背景下,已經試行了14年的《重慶市養犬管理暫行辦法》,顯然有些力不從心了。

2022年12月14日,《重慶市養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重慶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條例》共7章,49條,将于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委副主任張山介紹,該《條例》明确了養犬管理職責,明确了每戶限養數量、烈性犬攻擊性犬禁養制度、犬隻個體識别制度、養犬登記制度等制度設計。

其中備受關注的“棄寵”行為,也有了相關規定。《條例》第二十六條明确規定,養犬人和管理人不得有遺棄飼養犬隻的行為。如違反,由公安機關處警告或者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罰款。這就意味着,棄養違法将被“重”罰。

《條例》公布後,網上一片叫好,但也有聲音認為懲罰過輕。去年實施的《福建省動物防疫條例》規定,随意棄養犬隻,造成動物疫病傳播的,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廣州市養犬管理條例(修訂草案)》第五十二條規定,虐待或者遺棄犬隻的,由公安機關對單位處每隻犬5000元罰款,對個人處每隻犬2000元罰款。

陸續收養了多隻流浪貓狗的徐淼表示:“相比立法前棄養人什麼責任都不承擔來說,這個處罰算重了。”但她擔心罰款這種方式會适得其反,一些原本就有棄養行為的人可能會仇視小動物,最後轉為虐待。她建議增加激勵機制,喚醒文明養犬意識,減少棄寵行為。

重慶區縣禁養犬名單(棄養重罰)2

被遺棄的犬隻很難追溯其主人信息(央廣網記者白刁尹攝)

棄寵成本低易成惡性循環

在重慶南岸的歡天喜地動物保護基地,54歲的負責人陳軍一個人要照顧70多隻流浪動物。聽說重慶為養犬立法,她擦去額頭上的汗欣慰地笑了。

“立法好啊,我們這種民間小規模的基地總算看到了曙光,僅靠愛心捐款,入不敷出,每年我都要倒貼,這也是我不敢随意擴大收容數量的原因,救助也需要量力而行,隻救不助是對它們的不負責。”前些年基地還請了一名護工,現在僅剩陳軍一人苦苦支撐。

談到招募領養緩解壓力,陳軍皺起了眉頭,“我對領養非常謹慎,從這5年救助經驗看,絕大多數人領養了仍會棄養,特别是‘土狗’很大可能被領養人賣掉,‘救助—抛棄—再救助’這就變成了惡性循環。在選擇領養人時我會仔細考察對方态度和經濟狀況,同意上門家訪才放心。”

旺汪家園寵物中心會長陳明才透露,“寵物棄養的原因五花八門,品種不喜歡、與預期反差大、吃得多,經濟負擔大、生病等等。流浪貓狗長期居無定所,性格不穩定,少部分會有攻擊人類的隐患。在髒亂差環境下生活的貓、狗身上很可能會沾染許多疾病,變成病毒的攜帶體,同時也污染環境,影響市容。”

“說到底,還是棄養成本太低。”陳明才強調,許多人飼養寵物責任感不強,缺少科學養寵的知識以及養寵的長期規劃,遇到結婚、生子、搬家等情況時,往往“一棄了之”。陳明才說,《條例》建立的犬隻個體識别制度,讓“汪星人”有了身份證。将犬隻身份納入數據庫,便于為遺失犬隻“找到回家的路”,也在一定程度上警示了養犬不負責、随意遺棄的行為。

陳明才表示,本次重慶發布相關條例,從法律角度對文明養犬作出進一步規範,說明政府在養犬觀念上有很大進步。

重慶區縣禁養犬名單(棄養重罰)3

重慶南岸歡天喜地動物保護基地(央廣網發王靖炀攝)

源頭下功夫減少“流二代”

2022年10月,在《條例》草案提請市人大常委會進行第三次審議前,市五屆人大常委會采取實地調研、專家論證、網上問卷調查等方式,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陳明才也是“建言”代表之一。據相關數據統計,網絡調查問卷總閱讀量超500萬人次,不少網友建言獻策。

在流浪狗的安置問題上,陳明才提出了“政府搭台,民間唱戲”的建議。他認為,僅靠民間力量遠遠不夠,政府要牽頭,加大投入精力,可以吸納民間力量,在政策上扶持傾斜支持民間流浪動物收容機構。例如政府提供場地,可以抽少量人力物力監管指導流浪動物的管理維護。

“目前寵物銷售市場魚龍混雜,很多商家沒有營業許可證仍在從事大量買賣活動,源頭沒控制,交易太随意,動物健康得不到保證,市面上出現越來越多被抛棄的動物,應該加強活體銷售整條産業鍊的監管力度,從源頭上提高寵物活體銷售買賣門檻,對活體銷售的環境空間以及衛生條件等設置達标标準。每隻動物設定對應的檔案,方便源頭管理。在相應法律法規的約束下,可以規範很大一部分人文明養犬,盡量減少‘流二代’‘流三代’的出現。”陳明才說。

旺汪家園寵物中心的前身是重慶小動物保護協會,陳明才曾經是協會會長。重慶的愛貓愛狗人士,都親切地稱呼他為陳叔叔。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他已經身患重病,卻依然惦記着那群“毛孩子”。

重慶區縣禁養犬名單(棄養重罰)4

志願者安撫收養的流浪狗,這可能是它第一次被人類擁抱(央廣網發旺汪家園供圖)

人寵“情”未了請善待它們

《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調研數據顯示:在中國城鎮家庭中,寵物貓的數量是5806萬隻,犬的數量是5429萬隻。貓的數量已經超過了犬,成為飼養最多的寵物。

既然養犬都立法了,數量更多的“貓咪鏟屎官”們很關心養貓何時也能立法。

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教師,重慶市律師協會民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重慶未言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黎乃忠表示,《條例》目的是規範人的行為,防止因養犬人的行為而對于他人财産和人身造成損害。該條例僅适用于養犬行為,因為養犬問題最為常見,目前人狗矛盾比人貓矛盾更大。但飼養其他動物的行為,也應當納入規範,比如有一些有毒動物。

重慶區縣禁養犬名單(棄養重罰)5

旺汪家園收養的流浪貓,相比狗來說“安靜”許多(央廣網發旺汪家園供圖)

未來是否會為養貓立法?黎乃忠說,不排除以後會有這樣的立法,法律都是一步步完善的,目前隻規定養犬行為,是因為發生狗傷人、擾民的事件較多。雖然貓對人身傷害的程度較狗輕,但貓有時也會傳播疾病、造成他人财産損害。本條例未來可進行相應地擴展,規範其他動物的飼養行為,增加條例适用的彈性和延展性。

“虐待、棄養犬隻的行為會給社會增加負擔。犬隻作為一條鮮活的生命,一旦人們決定飼養,就應該對其負責到底。”黎乃忠表示,處罰隻是手段,不是根本目的。既然文明養犬問題和每一位居民的切身利益都有關系,那麼也不妨發揮基層群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自治優勢,鼓勵鄰裡之間互相監督,鼓勵業主自發地參與社區自治。杜絕棄養犬隻,關鍵還是要提高大家善待動物的意識,從身邊做起,從社區做起,逐漸建立起全社會文明養寵的良好風氣。

(來源:央廣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