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碳中和概念炒得火熱,很多人不明白什麼是碳中和,說道碳中和我們不得不提到碳交易,那麼碳交易是什麼呢?
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場機制。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通過艱難談判,于1992年5月9日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過了《公約》的第一個附加協議,即《京都議定書》(簡稱《議定書》)。《議定書》把市場機制作為解決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
2011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批準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等七省市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兩年來,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指導和支持下,深圳積極推動碳交易相關研究和實踐,努力探索建立适應中國國情且具有深圳特色的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先後完成了制度設計、數據核查、配額分配、機構建設等工作。2013年6月18日,深圳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全國七家試點省市中率先啟動交易。半年來,深圳碳市場運行穩定,深圳在運用市場機制實現低碳發展方面擔負起探路者的角色。我們知道了什麼是碳交易,那麼碳交易具體如何進行呢?
目前,碳市場的運行機制有如下兩種形式。基于配額的交易是在有關機構控制和約束下,有減排指标的國家、企業或組織即包括在該市場中。管理者在總量管制與配額交易制度下,向參與者制定、分配排放配額,通過市場化的交易手段将環境績效和靈活性結合起來,使得參與者以盡可能低的成本達到遵約要求。基于項目的交易是通過項目的合作,買方向賣方提供資金支持,獲得溫室氣體減排額度。由于發達國家的企業要在本國減排的花費的成本很高,而發展中國家平均減排成本低。因此發達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及設備幫助發展中國家或經濟轉型國家的企業減排,産生的減排額度必須賣給幫助者,這些額度還可以在市場上進一步交易。
我們舉個例子,假設北京市2021年年度碳排放指标是10億噸,那麼北京市各個企業會按照标準分配這一碳排放額度,假設A企業分配到1萬噸排放額,B企業分配到8000噸排放額,由于A企業進行節能減排改造,原本一年排放額為1.2萬噸,改造後預計年排放額為6000噸,那麼A企業就有4000噸的碳排放額盈餘,這部分就可以拿出來進行交易。如果B企業年排放額為1萬噸,那麼B企業就需要在市場購買2000噸的碳排放額度,B企業就可以向A企業購買碳排放額度,這一過程就被稱為碳交易。
碳交易有什麼意義?
碳市場是一種全新的環境經濟政策工具,其最大的創新之處在于通過“市場化”的方式解決環境問題通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交易過程形成合理碳價并向企業傳導,促使其淘汰落後産能或加大研發投資。
碳市場機制特别是碳金融的發展有助于推動社會資本向低碳領域流動,有利于激發企業開發低碳技術和應用低碳産品,帶動企業生産模式和商業模式發生轉變,提高企業的市場競争力,為培育和創新發展低碳經濟提供動力。
最後,碳交易市場目前逐漸成熟,未來碳交易市場會出現很多機會,但其中也存在風險,建議想參與的朋友想做好功課,了解什麼是碳交易以及交易具體的步驟,在考慮進場。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