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心電圖查心髒病什麼類型最準

心電圖查心髒病什麼類型最準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4 09:01:37

心電圖

體檢中最重要的檢查項目之一,可輔助判斷患者是否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還可以觀察心髒是否出現了結構性變化。

需要注意的是,僅憑一張心電圖并不能明确診斷疾病,心電圖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疾病,請看今天這篇文章!

心電圖查心髒病什麼類型最準(體檢必查的心電圖)1

心電圖的原理

心電圖是檢查心髒情況的一個重要方法。心髒在每個心動周期中由起搏點、心房、心室相繼興奮,伴随着生物電的變化,通過心電描記器從體表引出多種形式的電位變化的圖形,形成心電圖。

出現如下症狀:如呼吸困難、胸痛、頭暈、胸悶、心悸、暈厥、浮腫、紫绀等,建議做心電圖檢查。

心電圖檢查結果解讀

正常的心髒節律起源于窦房結,稱為窦性心律,頻率為60-100次/分。

窦性心動過速:窦性心律頻率大于100次/分,常見于運動、精神緊張、發熱、甲狀腺功能亢進、貧血、心髒疾患等情況。

窦性心動過緩:窦性心律的頻率小于60次/分,常見于運動員心率,相對較緩;或者窦房結功能障礙、顱内壓增高、甲狀腺功能低下、服用某些藥物等亦可引起窦性心動過緩。

窦性心律不齊:較常見的一類心律不齊與呼吸周期有關,多見于青少年,一般無臨床意義。

早搏(過早搏動、期前收縮):早搏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是指異位起搏點發出的過早沖動引起的心髒搏動,按起源部位可分為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可見于喝濃茶咖啡、吸煙、飲酒、過度勞累、情緒激動等,但更多見于器質性心髒病的患者。

如果早搏持續加重,起源于心房者将形成房速、房撲、房顫;起源于心室者将形成室速、室撲、室顫。

《對照你的體檢報告》:

ST段:

擡高多見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早複極等,壓低多見于心絞痛、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肌肥厚等。

Q-T間期:

延長見于心肌梗死、冠狀動脈供血不足、低鉀血症、低鈣血症、藥物的影響,也可見于遺傳性原發性Q-T間期延長。

T波改變主要包括三種情況:

T波低平見于心肌缺血、心肌勞損、低鉀血症的患者;T波高尖見于急性心梗的早期、超急期或者高鉀血症的患者,體格消瘦的人也可能會出現T波高尖;T波倒置見于陳舊性心梗患者,在通氣過度、交感神經張力增加、心動過速等情況下可能會出現生理性T波倒置。

心電圖還可以判斷心髒結構性的變化:P波增高或增寬往往提示心房增大,左室高電壓往往提示患者有高血壓或心肌病的病史,确診需要進行心髒超聲等其它輔助檢查。

心電圖查心髒病什麼類型最準(體檢必查的心電圖)2

溫馨提示

心電圖對心律失常和急性心肌梗塞的診斷具有特異性,心絞痛一般在發病時做心電圖有助于明确診斷,不發作時記錄的心電圖可能完全正常。确診需要做冠狀動脈造影和其他輔助檢查來綜合判斷。

24小時動态心電圖檢測儀(Holter)

是否比心電圖有效?

普通心電圖因記錄時間很短,一般隻有1-2分鐘,因而往往造成漏診。為了彌補其不足,提高心電圖診斷的敏感性,可記錄24小時動态心電圖(Holter)。

Holter是一種可以24小時連續記錄人體心髒在日常活動狀态下心電活動情況的方法,其優勢在于記錄時間長,能反映活動狀态的心電變化,可以捕捉到常規心電圖難以發現的偶發、短陣心律失常或一過性心肌缺血發作,從而使病人得到明确診斷與治療,并進一步明确心律失常的類型、發生頻率及風險程度等,顯著提高心肌缺血的檢出率,還能顯示缺血發生的時段、持續時間、出現頻率、缺血程度及其與患者活動、症狀之間的關系,從而為缺血性心髒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更全面的切實可靠的客觀依據。

總結:

發現心電圖出現異常,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進一步到心髒科就診,完善心髒彩超、冠脈CT/冠脈造影、Holter、心内電生理等檢查,從而明确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先天性心髒病等診斷,确診後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另外,心髒病的預防重在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低鹽低脂飲食、改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北京114預約挂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