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蘇轼這一大文豪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了解。
蘇轼的性格樂觀豁達,偶爾還會調侃調侃自己的朋友,其詩詞也是充滿幽默。蘇轼若是在現代大概是一個才華橫溢的段子手吧。
今天我們來看看“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個典故吧~
網絡上傳的最廣的是: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對,一樹梨花壓海棠。
據說這是調侃好友張先八十娶妾而作的一首詩。
話說啊,這張先娶了妾之後啊,是春風得意,随口便作了一首詩: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顔我白發。 與卿颠倒本同庚,隻隔中間一花甲。
那蘇轼這麼愛調侃肯定也不甘示弱啦,于是便有了開頭那首七言絕句。
尤其是最後一句“一樹梨花壓海棠”意味深長。
大意是說,你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娶一個18歲的少女為妾。此處梨花暗喻白發老人,而海棠則指代少女。
這麼一說,好像有點污……但這個比喻也是很有意思,後來也常常被人拿來調侃老年娶妻。
But,事實真滴是醬紫嗎?
NO NO NO
其實,“一樹梨花壓海棠”是明代迄今筆記小說的民間段子,目前發現最早的版本是出自《堯山堂外紀》,并非蘇轼說作之詩,就連這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顔我白發。 與卿颠倒本同庚,隻隔中間一花甲。
也并非出自張先之手。不過呢,《石林詩話》中倒有兩句殘句:
愁似鳏魚知夜永,懶同蝴蝶為春忙。
意思大概是說:我愁思不眠,孤獨寂寞(我太南了)感到夜晚漫長,孤枕難眠,所以才來找個伴兒。
當時張先已經85歲高齡了
大家都知道古代人醫療不好,平均壽命也短,能活到70的都是長壽了。
張先此時納妾,簡直令整個北宋咋舌。
據記載,
錦裡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眉蒼。
詩人老去莺莺在,公子歸來燕燕忙。
柱下相君猶有齒,江南刺史已無腸。
平生謬作安昌客, 略遣彭宣到後堂。
這才是出自蘇轼之手啊~
原來,
在流傳過程中,通俗直白的民間段子流傳的更加廣泛,而典雅的原詩則知之甚少
這也就是許多人誤以為真的原因啦~
想必不止筆者一人被誤導了。
其實呢,中國的文化豐富多彩,具有多樣性。特别是古代的文化,異彩紛呈。
既有直白樸素的民俗諺語,也有古典高雅的詩詞。
但不管是下裡巴人還是陽春白雪,都有其存在發展的道理,不是嗎?
其實偶爾讀讀一些詩詞也蠻能陶冶情操的,沉浸到書中整個人都能安靜下來,大家覺得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