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每日電訊》8月13日刊發。
本報記者張璇、高皓亮、李興文
早上10點,正值業務總查房時間。人群中,帶隊的餘健民不時停下腳步,俯下身子和藹地寬慰眉頭緊鎖的患者,向一旁焦慮等候的家屬交代注意事項,拉幾句家常,并揀重要的記到随身攜帶的本子上。
在江西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餘健民俨然是行走的“病曆本”。
“将心比心,換位思考,患者來到醫院,此時的他們心理很脆弱,醫生一定要理解他們,有時即便是一兩句簡單問候、一個不經意的微笑,對他們都是莫大的安慰。”餘健民說。
↑餘健民在為患者檢查身體。本報記者張璇攝
很多患者并不知道,這個每到病房總會放緩腳步、耐心回答人們問題的醫生,已83歲高齡。
退休前,餘健民擔任江西省人民醫院副院長。退休後,餘健民作為一名普通醫生依然在崗。近七年來,這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老專家,以平均每年一本專著的速度,寫下1300餘萬字《實用藥物學》系列叢書。
“面對患者,再怎麼耐心細緻都不為過”
在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生、33歲的李星印象中,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一貫雷厲風行的餘健民,隻要見到患者,腳步就會緩下來。
“面對患者,再怎麼耐心細緻都不為過。”從醫六十餘載,這是餘健民始終不變的信條。
嘴上寒暄着,手上沒停下,用手指觸摸查看發病部位,提醒身旁的醫護人員注意觀察,臨走還不忘窩一窩被角,餘健民把這一過程,稱為對患者的“心理建設”。他總挂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做醫生,有時候慢工出細活”。
曾經,一位不明原因發熱一年多的患者輾轉多地,經過多次會診,就是找不到原因。後來經人推薦,患者找到餘健民。經過持續多日細緻觀察,餘健民發現,患者隻有在發熱的短暫時間内,頸部淋巴結才會腫大凸顯,一旦退燒則消退不見。抓住這短暫“窗口”,餘健民給患者進行淋巴結活檢病理檢查,确診為淋巴瘤,治療後退燒。
患者連連道謝,科室裡新來的年輕醫生連連稱奇。餘健民說,事實上并沒有什麼秘訣,行醫問診,唯一個“細”字而已。
這份耐心和細緻,不僅僅在病情診斷上。
采訪中,記者翻開餘健民随身攜帶的本子,除了病情,還密密麻麻寫着很多看似和病情無關的話。其中一頁上寫着:潘某,45歲,江西廣豐區人,慢性乙型活動性肝炎、肝硬化合并肝功能不全,先後在外省多地住院治療。家裡有孩子讀書,家庭經濟負擔很重。
診室裡,餘健民先是詳細詢問潘某的病情和用藥情況,了解到這幾年的治療幾近掏光了所有積蓄,便想方設法為他減少一些開銷。
“沒有餘老,就沒有今天的我,他是我生命中的貴人。”潘某說。
經過手術治療,潘某出院時,餘健民為他寫了一份詳細的用藥指導,推薦療效好又價格适宜的藥品。兩人經常保持電話溝通,在餘健民悉心指導下,潘某的身體逐漸康複。
從醫至今,餘健民的本子上,這樣的患者不在少數。對基層患者的病痛感同身受,使得餘健民診斷開方時,總習慣性問問患者的家庭經濟情況,再結合病情給出更加适宜的診療方案。
因為這份耐心和細緻,有的患者一家兩三代人都成為餘健民的朋友。
對專業的不懈追求和敬畏
每當學術上遇到難題,科室裡的年輕醫生都喜歡找餘健民。讓他們由衷欽佩的是,盡管年歲已高,餘健民引用的文獻卻往往是國際國内最新研究發現。
在餘健民看來,醫生尤其是一個需要終生學習的職業,不論何時,都要保持對專業的不懈追求和敬畏,“吃上這碗飯,就一定要盡全力做好”。
盛夏的萬安縣贛江兩岸,風光旖旎。20世紀50年代,這裡是血吸蟲病重災區。當時,還在原江西醫學院在讀的餘健民,暑期來到萬安開展血吸蟲病流行情況調查,寫下了自己第一篇醫學論文。
為獲取第一手材料,餘健民與當地血防站工作人員一道走村串戶,冒着被感染的風險深入一線采集樣本。曆經數月紮實調查走訪,餘健民撰寫的論文《江西省萬安縣百加鄉血吸蟲病調查報告》,為當地消滅血吸蟲病提供了數據支持,還被《江西醫學院學報》全文刊載。
餘健民始終瞄準前沿醫學技術,為的是給患者帶來更加精準的診斷、更好的治療。
如今,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技術已成為呼吸内科領域常見的技術,但在20世紀70年代初,這在國内卻是個新生事物。
傳統的金屬硬質氣管鏡,操作時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纖維支氣管鏡具備的軟性、可屈性等特征,不僅能減輕患者痛苦,還能幫助發現早期病變。餘健民便想盡一切辦法,在科室率先開展這一技術,很多外省患者都前來檢查。
六十餘載筆耕不辍,餘健民始終堅持教學、醫療、科研三者緊密結合,把寫在病曆本上的點點滴滴感悟,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驗證,變成一篇篇論文、一本本書籍。在他看來,隻有這樣,才能幫助到更多的患者。
從醫以來,餘健民編寫出版了《呼吸内科臨床手冊》(二版)《鄉村醫生手冊》《新編實用醫師手冊》《肺心病家庭自療》等專著20本;在國内外發表論文100餘篇。在一次國際會議上,他的5篇論文入選并在會議上宣讀,引發與會者重點關注。
把名字改為“健民”
從小目睹基層缺醫少藥的困境,餘健民上初中時把名字改為“健民”,并立志成為一名醫生。在他看來,疾病和貧窮總是交織在一起,許多來自基層的患者,原本隻需一些适宜的藥物即可治愈,卻因缺醫少藥,小病拖成大病。
1960年,以優異的成績從江西醫學院畢業的餘健民,正式成為一名醫生。當時的大學生在單位是寶貝疙瘩,但每當省裡選派赴基層醫療隊,餘健民總是率先報名。
1965年,由餘健民擔任隊長的醫療隊來到銅鼓縣。當時,很多地方未通公路,隻能走路前往。一天夜裡,一位老人找到醫療隊求助,他的老伴突發疾病,餘健民背起藥箱,深一腳淺一腳連夜走了15裡山路,趕到位于山頂的老人家中。患者被診斷為冠心病突發急性左心衰,用藥後病情逐漸得到緩解。因擔心病情反複,餘健民在老人家中守候至天亮。
這樣的經曆并非個例。20世紀五六十年代,江西撫州市一些縣絲蟲病流行,這種疾病是因一種叫微絲蚴的生物進入人體血液,成蟲寄生在淋巴系統,進而導緻患者雙腿腫脹,俗稱“象皮腫”或“冬瓜腿”。
人體内的微絲蚴一般在患者入睡後出現在血液中。餘健民和醫療隊員便手提馬燈,趁着夜色走家串巷叫醒群衆采血,連夜化驗後,第二天一早再上門送藥。就這樣沒日沒夜、挨家挨戶排查治療,當地的絲蟲病最終得到解決。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江西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走廊上,夾着“病曆本”走過的餘健民總是眼角帶笑、步履平緩。“病曆本”上一筆筆記錄的,不僅是患者的病情,更是一份醫者仁心。
來源: 新華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