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早上不大便中午才大便這正常嗎

早上不大便中午才大便這正常嗎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6 17:25:17

網上一直有這麼一個傳言:早上9點還不吃早飯,腸道就會吸收糞便,也就是說你的身體會自動“吃屎”。

還有很多人發現,每天排便得在固定的時間,要是到時間了沒去,就拉不出來了,難道便便被身體重新吸收了?

身體就那麼愛“吃屎”嗎?

要解釋這兩個問題,得先看看便便的形成過程。

便便出生要經曆幾道彎

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腸。等到小腸把營養成分吸收後,會剩下的不能吸收的食物殘渣,如膳食纖維,還有水分和一些電解質,這時候的渣渣還是稀稀的狀态。

然後渣渣就來到了大腸中的結腸,結腸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電解質,水分被吸收之後,渣渣逐漸成形,才變成了一條條的便便。

便便儲存在直腸裡,到達一定的量之後,就告訴大腦:“我要出來了”,這時候我們才有了便意,将便便排出體外。

早上不大便中午才大便這正常嗎(早上不吃飯到點不排便)1

腸子會餓到“吃屎”嗎?

如果把小腸吸收不了的食物渣渣就當作便便,說身體在“吃屎”,好像也沒什麼毛病,大腸的吸水過程,可以理解為在喝便便汁。

但大腸一直在做蠕動和吸收的工作,跟吃沒吃早飯沒關系。吃或不吃,它一直在喝汁。

那麼食物渣渣或已經成型的便便,會再次被小腸吸收嗎?

答案是否定的,小腸和大腸的連接處是回腸和盲腸,回腸屬于小腸的末端,盲腸屬于大腸的起始端,在它倆之間有一個結構叫做“回盲瓣”,它的作用就是防止盲腸裡的東西進入回腸,說白了就是防止便便倒流回到小腸。

所以,小腸是不會重新吸收便便的。

憋不住的便便,去了哪?

其實人家哪也沒去,乖乖地在你的大腸裡躺着呢。由于大腸一直在做吸水的工作,便便長時間待在大腸裡面,就會導緻水分被過度吸收。便便越來越幹燥,自然很難排出體外,越排不出來,就會越幹燥,形成惡性循環。

久而久之,便秘就發生了。

早上不大便中午才大便這正常嗎(早上不吃飯到點不排便)2

不想便秘,定時排便

有了便意千萬别憋着,一定要及時排便。雖然身體不會“吃屎”,但便秘的危害可是不容忽視的。

便秘會誘發痔瘡、肛裂、疝氣、口臭、食欲下降等,還會引起焦慮情緒,老年人便秘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造成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晨起或早飯後是一天最佳的排便時間,形成規律的固定的排便時間,有利于産生排便反射,使便便順利排出。每天應最少排便一次,每次不超過5分鐘。

人類經過長時間的進化,不會那麼傻去重新吸收要排出的廢物,如果身體感到了饑餓,它可以選擇分解自己儲存的糖、脂肪、蛋白質這些有營養的物質,人家并不愛“吃屎”!至于沒用的便便,還是讓它安心地去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