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時工作制固然好?“五天工作制可以說是改革開放帶給老百姓最大的實惠之一了”作為五天工作制的推動、見證者,80多歲的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原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孔德湧對整件事的始末記憶猶新他還能清楚說出那曆史性的時間節點:1994年3月全國開始實行單雙周,1995年5月正式實行雙休制為了減掉這個“一天8小時”,相關人員前後奮戰了接近8年,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八小時工作制固然好?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五天工作制可以說是改革開放帶給老百姓最大的實惠之一了。”作為五天工作制的推動、見證者,80多歲的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原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孔德湧對整件事的始末記憶猶新。他還能清楚說出那曆史性的時間節點:1994年3月全國開始實行單雙周,1995年5月正式實行雙休制。為了減掉這個“一天8小時”,相關人員前後奮戰了接近8年。
自近代逐漸步入工業社會以來,中國人一直每周工作六天,從沒聽說過五天工作制。“改革開放初期,胡平經常出國參會,他發現聯合國到周五下午就不開會了,其他國家也都普遍一周休息兩天。”孔德湧告訴記者,五天工作制是自己到任研究中心主任後推動實行的,但最早萌生五天工作制想法并着手組織調研的,是前任主任胡平。
上世紀八十年代,六天工作制已明顯暴露出效率不足。孔德湧說,一周隻休息一天,周末比上班還累,特别是女同志,洗衣、做飯、帶孩子、看老人……休息日成了戰鬥日。工作日的上班時間,工廠裡卻有聊天的、嗑瓜子的、織毛衣的、溜出去買菜的等等。
1986年初,胡平趁一次開會的機會,私下向時任國務委員兼國家科委主任宋健提出五天工作制的想法:可以提高效率、節約資源能源,讓大家有更多自由時間休息、學習、做家務。孔德湧說,宋健了解後很支持,1986年5月,“縮短工時課題組”成立。
在我國推行五天工作制能不能提高效率?會不會造成經濟損失?帶着這些問題,課題組廣泛搜集了國際勞工組織對勞工工作時間的統計資料,逐一分析。“蘇聯是1967年從六天工作制改成五天的,其對70個企業的調查數據顯示,勞動生産率提高了8%。”孔德湧說。而根據在國内開展的大規模抽樣調查結果,當時中國大部分單位有效工時隻占到40%—60%——六天工作制的48小時裡,有效工作時間不足30小時。
課題組針對不同調查群體設計的問卷裡都有同一個問題:“增加一天工資”和“不增加工資,增加一天休息”,選哪個?結果80%以上的人選擇多休一天。假設周末變成兩天,從經濟學角度出發,課題組還測算了社會服務業的承受力,認為縮短工時将帶來第三産業發展。1988年課題結項,一份《關于在我國逐步實行五天工作制的政策建議》報告提交給了宋健。
不久,宋健告訴胡平,已經看了報告,基本同意一些重要觀點,但這是關乎全局的大事,涉及問題很多,還需要充分準備。“你們就好比燒開了一壺水,這壺水早晚要喝,但究竟什麼時候用來沏茶,要等合适的時機。”
胡平随即向國家科委提出在研究中心先行試點五天工作制,沒想到碰了個大釘子。當時國家科委分管此事的領導認為五天工作制是天方夜譚:“什麼五天,七天還不夠呢!”就因一句話,整個事情就此被擱置了。
轉機出現在兩年後的1990年,胡平退休,孔德湧接任,翻查資料時發現這項重要研究成果。“我之前在國家科委政策局當總工程師,分管國家軟科學項目,五天工作制課題立項就是我主持通過的,印象很深。”孔德湧立刻決定重新啟動這項工作,研究人員繼續深入探讨和補充,并聯絡相關行政部門勞動部聯合推進。
勞動部收集了136個國家的工時情況,發現一周工作40小時是世界主流。但在我國一下子從48小時減至40小時,會不會太猛?于是按44個小時開始醞釀折中方案。據孔德湧了解,當時考慮到一些行業安排半天工作很困難,最後,隔周五天的方案得到各方贊成。1994年3月1日,中國人終于迎來了“單雙周”。
待到孔德湧得知五天工作制正式實行的消息時,他正在美國紐約,擔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科技參贊。1995年5月1日,孔德湧永遠記得這個日子——當年燒開的一壺水,終于在這天沏出了一杯好茶!(楊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