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周陽樂
嘔吐、腹瀉、發熱……連日來,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兒科急診接診的患兒中,很多孩子都是類似症狀。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是輪狀病毒的高發季節,傳染性極高。家長應如何識别輪狀病毒感染,又該如何應對?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兒科副主任兼PICU主任王霞教授。
傳染性特别強,高發年齡在6月齡至24月齡
輪狀病毒傳播的途徑主要是糞口傳播,傳染性特别強,10個病毒顆粒就可以導緻發病。在處理感染輪狀病毒的小朋友排出的糞便時,空氣中就可能飄浮很多病毒,被單、床單、玩具、書籍等都可能被污染。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大人雖然不會因為輪狀病毒感染生病,但是有可能作為病毒載體把輪狀病毒傳染給嬰幼兒。比方說,大人手接觸過被感染的物品,不洗手就直接給孩子洗碗、喂奶等,就可能導緻傳播。
輪狀病毒感染多發生在2歲以前,高發年齡在6月齡至24月齡。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感染以後,一般出現的是消化道的症狀,最常見的是嘔吐、腹瀉及發熱。其中,嘔吐的比例高達90%,腹瀉的占比也很高。
“越小的寶寶症狀越嚴重。在臨床上,發生死亡的案例多半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王霞提醒,不少家長認為小孩子出現腹瀉多半是飲食不幹淨引起的而放任不管,或是以為是細菌性感染而擅自給孩子喂服抗生素,這些都是不可取的。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孩子可能出現心肌損害、病毒性心肌炎,嚴重的還會出現神經系統受累,抽搐、脫水嚴重導緻的休克、多髒器功能衰竭,甚至導緻死亡。
沒有特效藥,最好的預防方法是接種疫苗
王霞指出,輪狀病毒感染沒有特效藥,主要采取的是對症支持治療。不過,隻要家屬和醫生認識到位,治療積極,一般都能很快緩解。
一般而言,輪狀病毒感染後,腹瀉病程在7—10天,但也有少量小朋友腹瀉持續半個月以上,甚至一個月。為什麼這些孩子的病程特别長?“因為輪狀病毒感染可能繼發乳糖不耐受。輪狀病毒腹瀉的患兒,大部分都會發生。”王霞解釋。
不少家長在孩子腹瀉後就着急給孩子補營養,孩子吃不進東西,就給他喝牛奶、糖水、果汁等,或是吃水果。但這些東西含糖比較多,繼發乳糖不耐受,也會導緻腹瀉,長期下來就會難愈。
王霞指出,孩子感染期間,可以添加一些乳糖酶,同時禁食含糖的食物,用無乳糖食物喂養,這樣孩子才會慢慢好起來。
“感染痊愈後可能還會再次感染,一般首次感染最嚴重。”王霞指出,輪狀病毒有很多種亞型,孩子感染了其中一個亞型,不代表不感染其他亞型。我國常見的輪狀病毒流行血清型為G1、G2、G3、G4、G9,占我國小于5歲兒童感染的輪狀病毒98.6%。
預防輪狀病毒感染,最好的方法是接種疫苗。如五價輪狀病毒疫苗可全部覆蓋上述輪狀病毒亞型。口服第一劑輪狀病毒疫苗的時間建議在孩子6周齡—12周齡期間,其後第二次接種要間隔4—10周,并在8月齡前完成3劑的全程接種。對大于12周齡的嬰兒而言,不建議再開始第一劑疫苗的接種。“因此,建議輪狀病毒的預防科普從産科做起,孕媽媽在孕晚期給孩子做好免疫規劃。”王霞說。
[責編:張春祥]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