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皮囊有關的文案

皮囊有關的文案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3 15:11:57

皮囊有關的文案(皮囊一個失去家鄉又無法抵達遠方的人)1

2020年,我走出那個一直以來很喜歡的城市——泉州。

一個很有情懷的部落,住着一群純樸熱情的人,那裡的人既摩登,也質樸。

我記得,那裡的一片片紅牆瓦磚

大塊大塊不規則石頭拼成的街道

被墨綠色香樟樹保護起來的柏油路

始終有佛音回蕩和香燭環繞的老寺廟

學校後街的烤魚和拔絲地瓜

什麼都懂的學長學姐和青春懵懂的學弟學妹

打打鬧鬧四年終于磨合的沙雕室友…

這個地方,有我們随處可見的記憶點。


翻出蔡崇達的《皮囊》來讀,是因為離開了那座城市,想看看别人筆下的它是否和我記憶中的重疊,或者,我還期待在他的描述裡找尋自己的故事。

讀完《皮囊》,我不僅看到印象裡的泉城氣息,也意外看到了我們身邊都曾出現過的一些人,發生在其中的一些事。

皮囊有關的文案(皮囊一個失去家鄉又無法抵達遠方的人)2

《皮囊》的作者—蔡崇達,2004年畢業于泉州師範學院。

大三時就被破格聘為一個本地媒體的新聞主編,畢業後,先後任《中國新聞周刊》、《三聯生活周刊》、《生活》等雜志的主編,也曾負責過央視汶川地震專題紀錄片策劃及撰稿工作。

27歲的他,就任《GQ》中國版報道總監,是當時全球17個國家版本的《GQ》裡最年輕的報道總監。

作為媒體人,他是功成名就的,所以當他轉戰服裝時尚界時,很多人為此費解和懷疑。

而他創立的時尚品牌——MAGMODE名堂,在後來被稱之為行走的時尚雜志,并且還成為了唯一落位頂級購物中心國際品牌區的中國品牌。

皮囊有關的文案(皮囊一個失去家鄉又無法抵達遠方的人)3

《皮囊》這本書是他27歲時寫的,那是個還保有些自己的堅持和高傲的年紀,也摸索出了些自己的風格和喜好。

寫下這本書的時候,他說自己是在找回那些路過自己生命列車的人。

而我看到的,其實是他在尋找自己。

這些故事看着像是講完了,也結束了…然而不是。

我迷戀故事的生命力就在于此,不斷延伸,隻要聽的人不忘記,就一直存活,一直進展。

《皮囊》裡講述的是家鄉小鎮的人跟自己之間的故事,包括癱瘓前後的父親、堅強固執的母親、兒時玩伴阿小和文展、有點“冷血”的阿太、小鎮上傳說般存在着的張美麗、“熱血燃燒”的大學同學厚樸...

這些故事或多或少帶着泉州的風土人情、信仰情懷,還有低調和神秘感。

1.神明是是因為有人需要才被創造

皮囊有關的文案(皮囊一個失去家鄉又無法抵達遠方的人)4

我不清楚神明是否真的存在,隻不過,越長大越希望答案是肯定的,遇到以為自己過不去的坎,不願接受既定的事實,遺憾錯失的良機……都在想,如果有神明,他們可一定要聽到我的虔誠啊。

從那一刻,神明就已經存在了。

泉州之所以被稱為刺桐古城,其中一個原因是泉州的古寺古廟真的很多。寺廟裡,不說特别的祭拜日,隻是平常的日子裡也能看到很多虔誠的人。

作者父親過世之後,母親一直沒法接受這個打擊。她說父親托夢給她,希望幫他完成一些事情,他才能順利地走向“另一個世界”。

這多半是個自欺欺人的騙局,但當時的母親确因為這個“托夢”而重新打起對精神和熱情,為它奔波,完成所謂的公益和善事,直到寺廟的方丈“代替”神明告訴她,父親的心願已經完成,為超度所做的善事已經足夠,他可以安心地離開了。

這時的母親才真正接納現實,也放下了心裡的重擔,繼續好好地生活。

應該有很多人都一樣——從不信鬼神,隻是當見到或聽到時,都報以敬畏之心。

看到書裡母親對待神明的執着和虔誠,發現原來經曆着極緻悲傷的人是會需要神明來寄托情感的。也開始接納——他們可能就以某種形式存在,因為他們實實在在地影響着信徒們的生命狀态。

或許這世界上,還有許多東西就像神明一樣,是因為人們需要,所以他們就存在了。無迹可尋,但理所當然,又深受其影響和恩澤。

2.父母愛情我們可能這輩子都理解不了

皮囊有關的文案(皮囊一個失去家鄉又無法抵達遠方的人)5

《皮囊》裡面寫在父親癱瘓後,家庭尤其困難拮據,在這種情況下母親堅持翻新家裡的房子,且不止一次,甚至在父親離開人世後,小鎮也即将被拆遷時,還想把家裡破舊的角落拆除,重新斥資修建。

家族裡的長輩,包括作者一開始都是反對的,不明白母親這麼規劃的用意是什麼。

多年以後,才明白過來,建房子為的不是她或者作者的面子,而是為了父親——“她想讓父親發起的這個家庭看上去是那麼健全和完整。”

這是母親從沒表達過,也不可能說出口的愛情。

還不懂事的時候,總以為爸媽這一輩人,走到一起不過為了順應時代的規則。到了年紀理所當然的跟一個人生活,生兒育女,一輩子就這麼稀裡糊塗地跟這個人過下去...說感情,我是不相信的,我也見過許多長輩夫妻間的打罵争吵,包括我的父親和母親。

直到一次回老家收拾舊物,翻出了一沓信件,信的時間周期是從爸媽初識,到我出生後爸爸一個人在外打拼。那些家長裡短,圍繞着老人、彼此、孩子...的半正式半莊重的話語,滿頁的都是厚重、複雜的情感。

爸爸交代外面的工作情況,詢問老人們是否一如既往安康,答應過女兒的小裙子她是否還記得,你過得好不好......

突然就覺得自己人生的幸福感上升了許多,因為知道自己生在了一個有愛的家庭。

父母輩的感情常常是被我們這一輩忽視,在我印象裡,那還是不善表達的一代,他們用笨拙的方式、舉動堅持着對一個家庭的承諾和期待。就像《皮囊》筆下的那個母親一樣。

3.不敢交心做朋友,因為遲早都要離開

皮囊有關的文案(皮囊一個失去家鄉又無法抵達遠方的人)6

重症病房裡面有一個特别的現象,裡面的人大多看起來冷漠,不敢走心,因為你不知道今天跟你談天說地,互訴衷腸,相見恨晚的人,明天還能不能再回到這間病房裡。久而久之,這裡的人就自發形成了一種默契,既然不想忍受有人走進自己的生活,又永遠走出去的痛苦,那幹脆一開始就不讓這些人走進來。

剛畢業那會兒做藥代,每天穿梭與病房、門診之間,有時候給病人送藥,看見病人或者家屬強撐着也掩蓋不住沉重的神情,我不敢過多的表露自己的情感,盡可能地“官方”的回答問題,不做一句多餘的寒暄和評判。

我知道,我們互相走進生命以後,他們的無力、沉重、焦慮和一點一滴的心酸我會都感受得更加真切。這是我所害怕和逃避的。

其實身邊也總有一些人,明知道遲早要離開的,是無緣也好,無奈也好,總之會在知道對方即将離開的時候,就本能地停止進一步交付,外人看起來像是冷血、市儈的角色,其實隻是一種自我調節和保護。

所以我突然就理解了那些不願輕易打開心扉接受别人走進他的世界的人,如果注定逃不過過路人的結局,那最好還是“保持距離,保持體面”地相處,因為分開時的難過和失落遠遠超過原本生活的平淡感。

隻要是身邊的人,離别時也都是殘忍的。

這是結尾

皮囊有關的文案(皮囊一個失去家鄉又無法抵達遠方的人)7

懂事以來,遇到過很多很多有趣又可愛的人,TA們在我的生命列車裡上車,又下車,有些還在努力挽留,依依惜别,有些已經在時光的洪流裡沖刷開來。

想要把一些人留在身邊,身邊留不住,就想要留在記憶,記憶也會被時光浸泡至模糊,那就隻能把跟TA有關的一切附在文字裡。

《皮囊》裡記錄的就是我們生命裡的甲乙丙丁,一個個鮮活、質樸,複雜又生趣的人。

有人說《皮囊》有“敗筆”,“毀在了後1/4”,描寫兒時玩伴、大學室友的結局不夠客觀,真實的情況是,自己并沒這麼特别,他們也沒那麼不幸,每個普通人都有别人看不到的快樂。

接受作品的不完美,就像接受自己也不始終完美的内心。作者是真實的記錄,我們卻不一定能接納真實的他,還有我們自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