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裡有一期辯題是讨論“女性專屬停車位是歧視嗎”。如果有了自動泊車機器人,這個問題恐怕就不存在了。一家杭州創業公司看中了機器人自動泊車市場。
“停車難已經是現代人出行的最大痛點之一”,極木科技創始人祁衛告訴界面新聞記者,該創業項目是基于自己的生活體驗。祁衛是一名連續創業者,他之前曾擔任過聯想集團副總裁、億航無人機聯合創始人兼CTO。
我國汽車保有量增長迅速,根據公安部交管局的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04億量,其中汽車2.05億量,而2003年這個數字隻有2400萬量。按照國際城市建設經驗,停車泊位應達到機動車保有量的1.1至1.2倍。
這種大需求背後,除了修建更多的停車場,祁衛想通過機器人的方式解決。由此開始研發第一代産品:能夠将汽車當作“貨物”一樣夾取、舉升、移動、停泊的泊車機器人。
據界面新聞記者看到的Demo展示,每個機器人呈扁平狀,厚度不超過10厘米——這些機器人不用借助任何如載車闆、梳齒、地面挖坑等輔助設施,直接鑽到汽車底盤下面,伸出“機械手”,卡住汽車的四個輪子,将汽車舉升擡離地面,然後載着車輛在停車場裡自動行駛、找到空車位、把車停好。
這對機器人的要求很高,一是它本身高度受限、體積也不能太大,因為要能鑽到各種車量的底盤下面;第二,要能載重高達2.6噸,算重載機器人;第三,要能動态适應小到緊湊型車和微型車,大到七人座商務車這樣汽車尺寸的較大範圍的變化;第四,産品融合了視覺、激光、超聲等多傳感器融合技術和自動駕駛技術,必須實現精準的停泊和避障,否則任何失誤,都有可能給車輛帶來剮蹭,給客戶和停車場運營者帶來損失。
而基于極木泊車機器人的解決方案,對停車場的改造做到最小,這是有利于商業推廣、能被停車場運營管理者所接受的一個關鍵因素。
在整個過程中最難的是什麼?祁衛回答稱“這是個系統工程。涉及機械結構設計、電子電路、軟件算法(感知、決策、運動控制)、調度服務器等等,到最後變成一個産品,還需要考慮成本、可生産性。從概念,到原型樣機,到試産,最終到量産,把這個事情做完整,并最終實現可靠的實際運營,才是真正考驗團隊的地方。”
按照祁衛所述,目前機器人已經進化到第二代,在為進入量産階段做準備。
對停車場來講,由于機器人自動停取,停車場變成了無人車場,所以不需要為打開車門預留左右空間。而機器人具有360度靈活轉向移動,所以也不需要停車場為汽車進出車位留出較寬的通道,這些都能夠提升停車場的平面使用效率。而相同面積内停車位的增加,就将成為停車場運營管理者獲得的直接經濟收益,極木智能泊車機器人的設計目标是希望能讓傳統的平層停車場平均多容納30-40%以上的車輛。
“我們現在主要是和一些大型停車場和連鎖型的物業管理公司談。希望先在一些城市核心區的停車場進行試運營。”祁衛說。
全國經營停車場的有五萬多家公司,大小停車場逾百萬。祁衛認為,停車機器人破解停車難,而極木科技解決停車痛點。隻要能先找到其中一些典型客戶,解決駕駛員停車的體驗問題,并提升了停車場運營管理者的經濟收益,實現了雙赢,就是極木創造的價值。
目前我國傳統停車場仍然占據主導地位,但是未來随着我國城市化率的提高,對城市空間利用率要求将會越來越高,一些地區也興建了立體車庫和機械車庫,基于泊車機器人的智能無人車庫應該是一種更加智能化、更加靈活、并具有可擴展性的解決方案,極木科技非常看好這個方向,并願意為之付出努力。整個停車産業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玩家進入,行業正慢慢熱起來。
“我國城市建設用地資源稀缺,智能化立體停車泊位建設在十年内将成剛性需求态勢。” 國際綠色經濟協會副會長關銳捷表示。據了解,智能停車位的造價會高于普通平面停車位,接近于立體停車泊位,每個車位造價大概是2萬到7萬元。目前我國停車位缺口超過5000萬個,這相當于有上萬億元的市場。
全世界各個國家都開始嘗試智能化停車場:Serva公司此前在德國杜塞爾多夫機場中運用了自動泊車系統“Ray”,隻占我們典型的6米車位的一半距離;華盛頓瑟古德·馬歇爾國際機場也在經營智能停車場。
看起來,自動泊車已經成為了一門各家都看中的生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