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或者職場上,你有沒有發現自己總會“想太多”呢?或者會不會常常被诟病“想太多”?
其實,對于人腦的運作機制,思維、意識的産生原理,以及它們之間錯綜複雜的關系,科學家們還沒有給出一緻的認知。
但随着新興技術的發展,人們的認識也在不斷地深入。
現代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競争壓力,也空前巨大,這種種原因,讓人們總是會犯“想太多”的“毛病”。
今天,我想和你分享的話題,就是這個“想太多”的毛病。
我将帶你一起深度拆解,帶你認識“想太多”的人具體會有什麼特征,這些人為什麼會想這麼多,以及最重要的,如何改掉“想太多”的毛病?
“想太多”的人有什麼特征?
首先,那些“想太多”的人,具體有哪些特征呢?
根據我這麼多年臨床咨詢的經驗,我主要總結了四個特征。
第一個特征,是内心比較敏感和脆弱,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聯想到自己。
比如說,在電梯裡,你老闆恰好走過來,但是他的神情很嚴肅的樣子,本來這是他慣有的樣子,你卻會聯想到昨天,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情,才會讓老闆感到不高興?
第二個特征,很在意别人的感受。當别人有一件事情,問你有沒有空幫忙的時候,你害怕拒絕他,對方會不會不喜歡自己,所以就答應了。
第三個特征,你總是以為别人時刻在關注着自己,害怕别人的拒絕。因為“聚光燈”效應的心理,你做什麼事情都感覺不自在。
第四個特征,做什麼事情,總是考慮最差的結果。
比如說,在年尾公司開總結年會的時候,你被安排上去做PPT彙報工作,這時候你想的不是怎麼把PPT做好,怎麼樣讓别人知道你彙報的内容?你想的是萬一我搞砸了怎麼辦?老闆會不會開除我?
以上這四個特征,都是“想太多”的典型特征,你中招了嗎?
為什麼會“想太多”?
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為什麼這些人會想太多呢?我主要總結了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源自自卑的心理。
自卑的人,會怕别人看低自己,身上總是帶着很低的能量。相反的,那些自信的人,帶着很高的能量,每天都會熱情滿滿,無暇去想太多。
第二方面,個人壓力,充滿焦慮。
在心理學上,個人的壓力太大,充滿焦慮,會觸發過激反應,對自己的下一步應該怎麼做茫然無措,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究竟在何方。
因此,壓力和焦慮,都會讓人深陷自我懷疑之中,導緻陷入“想太多”泥潭之中難以自拔。
第三個方面,讨好型人格的影響。
著名的心理學家、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曾經将人格劃分為三類,其中一類,就是讨好型人格。
具備這種讨好型人格的人,他們總會忽略自己的存在,特别重視别人的感受。甯願自己受委屈,也不願意讓别人讨厭自己。
因此呢,總會去想着如何去讨好别人,這個就是“想太多”的毛病的根源。
如何改掉“想太多”的毛病?
最後,也是我們今天分享的重點,我們應該如何改掉“想太多”的毛病呢?
首先,我們要學會遺忘,讓大腦處于放空的狀态。
大腦就像計算機一樣,運行的時間長了,就會産生很多的垃圾,因此,定期清理垃圾,釋放内存特别重要。
當你總是想太多的時候,先讓自己安靜下來,找一個不被人打擾的時間和空間,正念冥想,不斷的放松下來,試圖忘掉所有的讓你感到負擔的事情,讓自己處于放空的狀态,感覺身體很輕盈的狀态。
這樣持續訓練之後,你就會慢慢地改掉“想太多”的毛病。
其次,不要試圖解決所有的事情。
你之所以會想太多,感到壓力很大,很大的可能是因為,你總是想一股勁、一下子就解決所有的事情。
但是要知道,事情是永遠也幹不完的,問題總會不斷地發生,你要學會先解決關鍵問題,其他的問題也自然會迎刃而解。
最後,給自我積極的暗示,擺脫負面的情緒。
“想太多”本質上也是一種負面的情緒,因此,你要給自己積極的暗示,讓自己不斷充滿能量。
法國有一位心理學家弗雷德裡克·方熱寫了一本書,《自我苛求中解放出來》,書中介紹了一個極其有效的方法。
這種方法,就是将你所有想太多的東西的,都轉化為一個小家夥,這個小家夥就坐在你的肩上,每當你感到不自在的時候,就是他在不停地拽着你。所以,你隻要想象着把他狠狠拽開就好了。
這個方法親測,你可以試試,真的很管用。
寫到這裡,我的分享就結束了,但你的分享正在開始。今天,我們互動的話題是:你有沒有哪些小妙招,可以改掉“想太多”的毛病呢?期待你在留言區精彩的答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