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幾天,各地都在大幅降溫,很多省份更是一夜入冬,前天還在穿短袖,今天已經雪花飄飄。但是在寒冷的天氣下,樓市卻出現了回暖迹象,十一假期的前幾天很多城市新房成交量漲幅明顯。有房産中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介:忙到沒時間吃飯,5天成交量趕上平時1個月,現在大戶型的房子還是走俏,說明改善型購房者正在入場。之所以過去幾天各地樓市都在回暖,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十一假期期間開發商降價促銷的力度比較大,購房者也有時間出來看房買房;二是樓市利好政策不斷,就是在十一假期前的9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通知,決定階段性調整差别化住房信貸政策:符合條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決定在2022年底前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新發放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
其實,2022年以來各地已經出台了很多利好樓市的政策,比如降低首付比例、放松限購、降低房貸利率、房票等等,這些政策如果放在過去肯定能夠讓樓市快速回暖,房價也會很快反彈大漲。但是,為什麼現在這些政策一起出台,反而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很多購房者依舊在保持觀望态度呢?主要是目前的樓市的市場環境已經徹底轉變,和過去已經大不相同,所以并不能用過去的經驗來看待現在的樓市。在過去,我國的住房資源非常緊缺,雖然房地産行業發展得也非常快,但是每年也同樣有近2000萬農村人口流入城市之中,因此住房資源緊缺的問題一直持續,這也是我國房價持續上漲的根本原因。
而對于現如今的樓市,最不缺的可能就是房子了,不僅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已經超過40平方米,同時我國的總體住房資源也已經過剩。根據央行調查組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96.86%的城鎮家庭都有房子,戶均1.5套,并且超過41.5%的城鎮家庭擁有2套以上的房子。很明顯,看看現在64%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44%的戶籍城鎮化率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我國的住房資源已經嚴重過剩,僅城鎮家庭擁有的房子就足夠城市中所有的人居住。更重要的是,我國的城鎮住房并不是隻有商品房,還有很多公寓、小産權房、安置房和公租房等等,加上未來新建成的商品房不斷入市,以後房子隻會越來越多。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住房資源過剩并不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情況,而是在多年之前住房資源就已經過剩了。那麼,為什麼在過去七八年我國的住房資源讓人有一種十分緊缺的感覺呢?原因大家也都知道,那就是投資客囤積了大量房産,并且這些房産很多都空置着,沒有流入市場之中,正是這種原因,才造成了住房資源緊缺的假象。“買漲不買跌”,這是人們共同的心理,就算很多人明知道這種情況,隻要房價出現大漲,很多人依舊會随大衆去買房子。也就是說,過去幾年我國的平均房價一直上漲是人為造成的。
而對于炒房客,他們手中已經囤積了大量房産,那到底囤積了多少呢?具體情況并不清楚,但是在A股上市公司的财報中卻暴露出我國最大的“炒房客”,那就是我國的企業。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在3743家A股上市公司中,持有投資性房産的公司占比高達49.31%,持有市值更是高達13340億元。那這到底是多少房子呢?按照一套房子100萬計算,就是133.4萬套,可以居住近400萬人。要知道,很多省會城市的城區都沒有400萬人,這樣大家就知道133.4萬套房子有多少了吧!
更重要的是,這僅僅是在A股上市公司持有的房産,在我國還有大量在港股、美股和其他地區上市的公司,以及還有大量未上市的公司,這些公司很多都投資了房産。除了公司之外,還有大量的炒房團,他們也同樣投資了大量房産。在炒房客中,以溫州炒房團最為出名,在2015年前後,溫州炒房客所到之處房價都會在短期内大漲。除此之外,炒房客的規模更大,可能大家身邊就有不少投資客,因為我國的人們實在是太愛買房了,很多人過去有錢就買房,沒錢借錢也要買房。公司、炒房團和個人投資客,他們數量很多,也投資囤積了大量房産,造成了住房資源緊缺的假象。
在筆者看來,相比于個人和炒房團投資房産,企業投資房産的危害非常大,特别是上市公司。原因很簡單,上市公司原本是各個行業頂尖的企業,上市融資原本是為了獲得資金去發展更大更強,但是随着這些公司投資房産,大量資金都投入房産中,主營業主發展受到影響。拿着股民的錢不去好好發展主營業務,而去投資房産,最終主營業務也發展不好,股價下跌,股民受損。另外,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就曾表示,高新技術企業,一旦習慣了通過房産掙快錢,就很難再按照去搞科研了。也正是這個原因,華為才一直不願意投資房産行業,這也讓華為成為了我國高新技術公司的傑出代表。
事實也是如此,社會中大量資金都流入房地産行業,就是很多企業的資金也都流入房産中,根本沒有多餘的資金去好好做研發。就像著名民營企業家曹德旺說的那樣:“當前除了老百姓的錢,連實體經濟的錢都流入到房地産裡面去了,我國未來發展壯大依靠的是實體經濟與高新科技,而不是蓋房子的技術”!但是房地産行業終究是房地産行業,最終的作用隻是解決住房問題,而未來的發展,最終還是需要看高新技術,因此,發展高新技術産業才是正途。對此《關于中央企業加強參股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确提出:
要規範央企參股投資,要求央企嚴把主業投資方向,不得為規避主業監管要求,通過參股等方式開展中央企業投資項目負面清單規定的商業性房地産等禁止類業務。非房地産主業的央企退出房地産領域,顯然有利于其進一步把資金和研發力量投向關系國家發展的關鍵高新技術領域,更好地解決那些“卡脖子”問題。
也就是說,現在國家也開始重視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了,高新技術産業發展需要大量資金,但是資金就那麼多,流入高新技術産業的資金多了,流入房地産行業的資金自然就要減少。而對于企業來說,掌握核心技術,有競争力才是長盛不衰的根本,房子未來不僅不會給企業帶來财富,還可能成為企業的負擔。雖然2022年以來各地都在放松樓市調控政策,但是“房住不炒”的底線依舊還在,這意味着國家對打擊樓市炒作的決心很強,這對于投資了大量房産的企業并不是什麼好消息。
對于熱衷于投資房産的企業來說,最終面臨的結果就是主營業務被其他公司搶占,失去市場占有率。當一個公司的核心競争力都沒有了的時候,這個公司被市場淘汰是遲早的事情。對于上市公司炒房,你有什麼看法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