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深圳市成立;1980年,改革開放的第一個經濟特區在深圳成立;1999年,深圳市GDP第一次成為全國第四;2017年,深圳GDP超過省會廣州位居全國三強。如今的深圳,建市僅僅40餘年,用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 國家物流樞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國際科技産業創新中心、 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等一系列頭銜栓釋了什麼叫做“深圳速度”,中國矽谷。
1983年,這是深圳建市的第四個年頭,深圳大學成立。在深大成立之初,北京大學援建中文、外語類學科;清華大學援建電子、建築類學科;中國人民大學援建經濟、法律類學科。
深圳大學作為深圳市成立的第一所本土高校,見證了深圳從一個小漁村成長為如今的四大一線城市之一。而深圳大學作為一所省屬的地方普通高校,2021年的經費預算達到了驚人的75.33億元,甚至超過不少985高校。因此,深圳大學也一直被視為深圳教育的“皇太子”。
深圳作為我國科技最發達的一線城市,GDP雖然已經穩居前三,但在綜合實力方面一直被認為是不如老大哥廣州,原因就在于除了經濟方面,在人文、教育、醫療等方面與廣州相比還相差甚遠。僅憑深大一所本科高校無疑支撐不起深圳的高等教育格局,引進或者創辦新的高校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因此,在進入21世紀10年代後,深圳為了快速提升教育實力,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陸續成立,那這些高校會動搖深圳大學“皇太子”的地位嗎?
首先來看港中深、中山深和哈工深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立于2014年,是按照《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設立的。經過8年時間的發展,轄5個書院、3個學院及研究生院,設有14個本科專業和11個研究生專業;在校本科生、碩士及博士研究生4500餘人。在今年的9月份,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第五所書院——道揚書院成立。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
2015年11月由深圳市與中山大學簽署共建世界一流大學戰略合作協議,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正式成立,成為了中山大學三校區五校園的主體校園之一。深圳校區是中山大學三個主要的校區之一,規劃占地面積超過4700畝。前期以醫科和新型工科為主要學科,後期建設文理醫工完整的學科體系,本碩博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截止目前,深圳校區已有各類人才及教工800多人,在校學生10150人,其中本科生6861人,研究生3289人。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與中山大學一樣,是哈工大的三個校區之一,實行單獨招生。哈工深前身是始建于2002年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2017年開始進行本科招生,并擴建成為哈工大的第三個主體校區。
截止2022年,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的校園面積33.89萬平方米,設有10個學院、4個研究院;有8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有全職教師400餘人;有全日制在校生6200餘人,其中本科生2600餘人、碩士及博士研究生3500餘人。
以上三所高校都是以校區的形式在深圳辦學,雖然稱不上深圳的本土高校,但不差錢的深圳依舊給予了足夠的支持,網傳深圳對于哈工深的支持,每年的經費補貼不低于10億元。
深大的主要競争對手:南方科技大學
南方科技大學是在深圳本土成立的第二所高校。與深圳大學最大的不同在于定位,南科大是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是一所創新型大學。
南方科技大學成立于2012年,從辦學伊始,南科大的定位就是一所小而精的高校,作為一所創新型高校,最大的創新在與教育理念不同。與普通高校的本科教育不同,南科大的本科教育核心理念是根據學生特點,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鼓勵對知識的不懈探索。努力培養具有良好科學研究素養、科學創新精神與潛質,人格健全、基礎紮實、能力突出、具有全球視野和社會責任感、未來能在相關學科領域起引領作用、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成為國際一流的科學家、技術專家、企業家。
成立僅10年的南方科技大學,目前已設置理學院、工學院等八大學院,建成28個院系及若幹中心,開設34個本科專業。簽約引進教師1338人,包括院士58人,教育部特聘教授38人,“國家特支計劃”專家14人、傑青教授41人、優青教授25人;這其中不乏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獲得者等國際學術大牛。
從整體來講,南科大用比肩華五的師資力量,面對比中科大規模更小的學生規模,師生比全國最高,達到了驚人的1:4.6。在今年公布的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南方科技大學成功入選,成為深圳本土高校中第一所雙一流高校。
在深圳大力引進以及創辦本土高等院校,如今也算是名校遍地。港中深,中大深和哈工深三所引進的高校已經成功地在深圳這片土地生根發芽。但要論及于深圳的重要性。本土的深大和南科大才是最重要的,随着南科大的強勢崛起,深圳大學“皇太子”的地位會被動搖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