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空腹和飯後胃痛是什麼原因

空腹和飯後胃痛是什麼原因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18 21:09:50

文/王小衡

空腹和飯後胃痛是什麼原因(飯後胃痛為哪般)1

人到中年的張師傅是一名出租車司機,由于工作原因飲食不是很規律。最近一段時間,他老是說胃飽脹不适,很容易餓,但是進食後不久就胃痛,有時需要吃止痛藥才能緩解。幾個月來飯越吃越少,人瘦了一圈。妻子很心疼,陪他到醫院就診,經消化科醫生全面檢查,并做了胃鏡,最後診斷為胃潰瘍。經過正規綜合治療數月,張師傅的胃病明顯好轉。

由于超負荷的壓力和無規律的飲食,導緻很多人的胃得不到休息和保養,胃痛、泛酸、燒心等胃部不适症狀反複發作。調查數據顯示,近70%的胃部不适是由于胃酸過多引起的,這類疾病被稱為“酸相關性疾病”,發病率在全球呈逐年上升趨勢,主要包括消化性潰瘍和胃食管反流症。

空腹和飯後胃痛是什麼原因(飯後胃痛為哪般)2

“酸相關性疾病”的症狀及診斷

胃痛,特别是飯後胃痛是成年人的常見症狀,而消化性潰瘍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疾病。根據潰瘍發生的部位可分為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多數胃潰瘍患者表現為進食後上腹部疼痛加重,空腹時疼痛較輕。這是由于進食刺激了胃酸分泌,加重了胃酸對潰瘍面的傷害,猶如在傷口上撒了一把鹽,且大量的食物使受了傷的胃黏膜“帶病工作”,疼痛因而愈發嚴重了。

少數胃潰瘍患者特别容易餓,一餓就胃疼,但是進食後疼痛往往就緩解了。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常見表現為劍突下疼痛,多發生于餐前饑餓時與夜間,常于進食後好轉。

目前檢查方法有兩種:胃鏡與胃腸X光攝片。胃鏡檢查是診斷消化性潰瘍的金标準,應該作為患者的首選。

除了消化性潰瘍外,胃食管反流症也是飯後胃痛的原因之一。本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甚至口咽部,分為功能性或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成年患者多為病理性反流,患者表現為食欲差、泛酸、惡心、飯後胃痛、腹脹、嘔吐等。不少患者以空腹及夜間胃痛為主,時間長了會導緻營養不良和貧血,誘發反流性食管炎、反複呼吸道感染或哮喘等疾病;長期嘔吐又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導緻營養不良和多種維生素缺乏,症狀嚴重者可引起機體脫水、電解質紊亂或酸中毒。

診斷本病的方法很簡單,根據典型臨床症狀結合食管pH監測結果可以确診。

空腹和飯後胃痛是什麼原因(飯後胃痛為哪般)3

“酸相關性疾病”的調養與治療

調整生活方式是此類疾病的基礎治療措施。人的胃是一種情緒器官,首先要保持精神上的放松和愉快,心安則胃舒。

消化性潰瘍患者日常飲食要有規律,不暴飲暴食,避免食用能引起胃酸分泌的強刺激劑(如咖啡、酒精),睡前兩小時内不進食。可嚼一塊口香糖,刺激口腔産生唾液,讓其中和胃酸。每天堅持飲用200毫升西紅柿汁,對胃黏膜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這是因為西紅柿的酸味由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等有機酸組成,具有消除胃部不适、緩解胃痛和胃炎的功效。

胃食管反流患者用餐後可以直立一段時間,避免用力提物;其次是墊高枕頭或擡高床頭約15〜20厘米,讓頭部和胸部位置高于腳部,部分患者可達到治療的效果。本病患者應戒煙酒,少吃高脂肪、高糖飲食及咖啡,并要控制體重。平時不要穿腰部過緊的睡衣,特别是一些肥胖的女性,更要避免束腰。

“酸相關性疾病”的藥物治療原則為抑制胃酸分泌和中和胃酸(代表藥西咪替丁等),強化胃黏膜防禦能力(代表藥硫糖鋁等),抗幽門螺杆菌治療(代表藥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等),目前多主張聯合用藥,需在消化科醫生指導下使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